APP下载

丹增平措藏医药的神秘性不能丢掉

2013-12-05撰文摄影索穷

西藏人文地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法会医典藏医

撰文、摄影/索穷

走进200平方米的藏药材加持法会大厅,首先看到的是大厅中央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两座坛城,一座是药师佛坛城,一座是藏药材修供坛城。

这是西藏自治区藏药厂每年举办一次的甘露藏药加持仪轨的场地。所有采摘的药材都要通过这个加持仪式才能加工,这是“甘露”藏药最为独到的工艺程序,藏语称之为“门珠仪式”。仪式的主持者、藏药炮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丹增平措先生说:经过“门珠”加持仪式后,这些藏药的药力和药效就会“成倍的发展”。

拉萨的老百姓信息很灵,每年的加持法会都会有很多人过来,磕头念经,点香上供,聆听《宇妥心要秘诀》,参拜药师佛,体会藏药材修供仪轨的庄重和祥和。人们走进这个大厅能闻到酥油灯散发出的芳香,听到肃然起敬的宗教乐器吹奏声,看到坛城下顶礼膜拜的芸芸信徒磕着长头的场景。

根据丹增平措药师介绍,藏药材加持仪轨最早可追溯到8世纪宇妥·云丹贡布时期,时断时续。藏历第十二饶迥火鸡年(1696年),第司·桑杰嘉措创办药王山迦惹日结卓潘林藏医学校时决定定期开展藏药材加持仪轨使之得到较快的发展;藏历第十五饶迥土鸡年(1888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委托摄政王德木·呼图克图洛桑成来饶结为了政教大业和众生的安康,将这一活动固定下来;1959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藏医院院长强巴赤烈主持于1988年恢复了这一历史仪轨,距今又过去了20多年时间。

藏药材加持仪式上的吹奏手

加持即为开光。藏医药的神秘性之一在于其所采摘的药材都要通过加持仪轨仪式才能进行成药的加工,这是藏药最为独到的工艺程序,藏语称之为“门珠仪式”,也是藏文化里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瑰宝。一般认为,经过“门珠”加持仪式后,这些藏药的药力和药效就会“成倍的发展”。丹增平措先生现为藏药炮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丹增平措为病人诊脉。

为期七天的藏药材修供仪轨每年藏历6月8日到15日进行,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包括火供,佛乐伴奏,合诵《宇妥心要秘诀》等。还有一条内容是修持“耸踏”绳。“耸踏”是一条彩色毛线绳,贯穿法会全场的每一幅药神唐卡和神器并连接到药材库,正是这条经过诵经加持的毛线将《宇妥心要》的力场传达到藏药库里的原料上,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需二十四小时连续值守。

谈起这个据说能为藏药增加功效的藏药材修供法会,73岁的丹增平措颇有些自豪。他说藏医药学的发展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藏药的采集、炮制、制作要严格遵守一定的宗教仪轨。丹增平措介绍,按照祖先的惯例,西藏藏医院每年举办一次修供法会,祈愿药物效果灵验。经过这番加持,“(对藏成药)形状、类型(所需要)的效果、庆典仪轨本身的效果和药师念诵的咒语的效果等都能发挥到成药上,这样生产出来的藏药是与众不同的。”

为什么必须经过加持仪式才能生产藏药呢?这位老藏医认为,同样的药材制成的同样的药品,藏族人更愿意使用经过法会加持的产品,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的药品被赐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病人们私底下也会交流,说这个药没有加持,那个药是加持过的,是否经过了加持(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信赖度和公信力完全不一样,经过加持的药病人“信得过,用的放心”。念经加持能使功效得到巩固和加强。因此他一再强调,藏医药的这种神秘性不能丢掉。

……

公元8世纪,藏医宇妥·云丹贡布等人用了10年的时间,在吸收了原来藏医学著作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古印度、波斯医学,编著成著名的古代藏医巨著《四部医典》(共56章,约24万字),使藏医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1703年,在摄政王第司·桑结嘉措主持下,名医、画师们根据《四部医典》的内容,绘制成一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共79幅),形象地说明了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病因症状、诊断医疗、药物等内容。

藏药厂新址。

丹增平措(中)在药材库检查药材质量。

丹增平措老人对古老的《四部医典》再熟悉不过,他说当时药王山利众医学院的学生必须能背诵整套《四部医典》才能毕业,这一点跟学经僧人区别不大。藏传佛教尊奉的佛和菩萨,其实都是信徒心目中的“药王”。在著名藏医白玛丹增的经典遗著《藏医精要》开篇即有“向随时护佑众生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闻名即刻能解救病痛的药师璃琉光佛顶礼致敬”的颂辞。由此看来,在当今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藏医藏药,也可以说是一门充满宗教色彩的科学。

丹增平措认为藏传佛教经典中的“内时轮”,实际就是人体内脉息运行的规律。掌握了天人相应、内外结合的修证方法,便对人体生理有了较为完整的科学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于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也便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机制。于是,以慈心待人良方济世的一代代名医应时而生。

另外,“门珠”加持跟现代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关联。心理学中所说心理作用即心理感觉,作用到医疗上大概有这样几种转移方法:情绪转移法,每天保持自己的身心愉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和好朋友或者伴侣说出来;事物转移法,每当自己知道自己心理存在问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要和好朋友出去散散步或者发挥自己的爱好,参加运动和游艺等。还有心情转移法,比如你买了一件衣服,你自己觉得很好看,但是你的朋友认为不好看,说出了这件衣服的种种缺点,你听了以后,心里就觉得这件衣服确实不好看,这就是心理作用对人的影响。

这正像藏医大师措如·次朗所说的:“在藏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意味着一切为了病人,助人为乐;医风医德受藏传佛教影响极深。而药——无论中药、西药,还是藏药,都是为病人服务的。有些病,与前生和今世的造化有关,需要念经;但魔鬼本身是不存在的,有些疾病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就需要心理的疗法和精神安慰。”

大师阐述了他对藏医药与藏传佛教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他曾经明确表示,藏药经过甘露药品加持法(即“门珠”仪轨)后,能增强药品的药效,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治病救人。

猜你喜欢

法会医典藏医
汉传佛教“水陆法会”梵呗概述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与《阿维森纳医典》四元素说的比较研究
卷轴:法会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部医典》与《阿维森纳医典》中的放血疗法比较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
中国民族音乐音响审美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