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评价的方法、原则及建议

2013-12-04

商业会计 2013年9期
关键词:效益指标生产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637009)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长期以来投资渠道相对狭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也存在较大问题,国家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方面,严重滞后于企业会计制度改革,急需加强高校的财务评价工作,需要建立一套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

一、目前效益评价采用的相关方法

目前,在财务的分析和评价当中,可选择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很多,主要应用的是以下三种:

(一)生产函数模型

生产函数模型是在计量经济学中,一种描绘社会经济系统的总体效果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在生产力要素中,自然资源、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在自然资源一定条件下,建立起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是描述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与它可能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其概念模型如下:

Y=f(A,K,L……)

其中,Y 为总产出量;A,K,L 分别代表技术、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投入的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产出量产生贡献的生产要素。“可能的最大产出量”是指这种要素组合应该形成的产出量,而不是实际产出量。生产要素对产出量产生影响和作用,是由一定的技术条件决定的,生产函数正是反映了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与产出量之间的技术关系。因为,高校的产出不同于其他产业,更为复杂和多样性,产出的社会效益为无形,难以用数量来计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效应才能表现出来,测量评估更为棘手,故生产函数模型更适用于对高校宏观教育效益的评价。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 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A.Charnes)和库伯(W.W.Cooper)教授于 1978年首先提出来的,DEA方法是对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的相同类型的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性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也是研究多投入多产出生产函数的有力工具。DEA方法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特别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系统。DEA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与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估,不需要搞清楚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联方式,而是以效益作为总体上的衡量标准。DEA以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各输入输出的权重为变量,从最有利于经济决策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结果有助于找出造成效益偏低的原因,能够衡量高校由一定量的投入产生预期输出的能力。在评价某高等学校时,输入可以是学校的全年的资金总额,教职员工的总人数,教学用房的总面积,各类学历或职称的教师人数等;输出可以是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本专科的人数,学生的素质(德,智,体),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或质量等。根据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来评价决策单元的优劣,即所谓评价部门(或单位)间的相对有效性。因此,作为一种新的统计分析评估方法,DEA的本质就是相对有效性,即从大量样本数据中分析出相对有效的样本集合。

DEA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银行、铁路等公共服务部门的有效性评价,相对于其他分析评价方法,DEA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不需事前设定投入和产出的权重,权重由数学规划根据数据产生。它是一种非参数估计方法,不需要指定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形式,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决策单元系统的生产效益评价。但DEA也不是一劳永逸,属于一种新兴的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时对数理知识要求高,需要专业的评价人士进行。DEA应用时经常受随机因素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在生产函数边界范围内有效,受到极值的影响,对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的选择比较敏感,因此要对模型的效率得分进行稳健性检验。

(三)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就是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高校的效益情况。综合评价方法运用到高校,主要考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指标。针对我国高校的特殊情况,国内一些财务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指标体系,如南京大学提出了的“大学财务综合评价体系”,该科研课题组得到世界银行和教育部的资助,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填补了国内的研究空白。其他学者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杨庆英教授,湖南南华大学的陈国民、陈熹都提出了自己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指标评价体系,这些指标涉及了高校效益的各方面内容,但也看出,这些指标只是从绝对值来考查,尚有一些不完善。

二、构建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的原则

对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是为了加强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为了获得对评估对象全面的、科学的、准确的认识,必须根据评估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在评价时所要考虑的全部因素的集合。为了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构建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导向性原则。导向性指标的评价要有一种指导和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二是相关性原则。相关性是指资源利用、成本开支及控制要与评价目标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相关程度越高,则客观性越强,准确性也高,这是设置指标体系的首要原则。三是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以相对数比较为主、绝对数比较为辅,使高校各期间纵向可比、各高校之间横向可比。四是多样性原则。评价高校效益不能采用单一指标,应体现在人、财、物等多方面,不仅采用经济效益指标,而且要采用社会效益的指标,可从多方面来设置。五是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指在进行效益评价时,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感情也不主观臆断。评价是客观的,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才有利于高校健康的发展;否则,就会失去评价的意义。六是可控性原则。效益评价的目的是明确责任、提高效益,指标设置的考核范围应与管理对象职责紧密结合、紧密相关。七是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指标体系设置要紧扣实际,要考虑高校事业单位的特点,特别是在设置社会效益指标时,应将定性的指标转化为一些定量分析的指标,使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三、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评价体系的一些建议

(一)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长期以来,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更多的是关心经济效益,关注的是财务的偿债能力、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和营运能力,更多反映的是一种数量化层次的含义,是产出与投入的对比关系,这是构成使用效益评价的基础。经济效益是高校资金使用的内部效应和短期效益,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校主要承担了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体现应该就是人、财、物三方面的内容。短期内来看,是很难有效益可言,这就需要我们从更长远的社会效益来考察、看待高校的效益问题。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以经济效益指标为基础,突出社会效益的评价,强化发展效益的考核,坚持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才能设计出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

高校是一个担负着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实体,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和多年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下,高校具有事业性和企业性的双重性质,这也决定了高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按照经济规律从事经济活动。按照财务会计的制度要求,成本有资本性和费用性之分,费用性成本当期耗用,当期予以确认计量,而资本性成本(如固定资产成本)涉及的不仅仅是投入当期,而要递延到以后各期。高校的成本一样有资本性和费用性之分,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执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准则,所有费用成本都在投入当期确认计量,导致当期费用成本被人为放大,这就造成了评价者往往只追求当前的短期效益,忽略长远的发展,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发挥导向性功能,注重被评价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它的产品就是人才和科研成果,而人才和科研成果需要一段的时间沉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效益,所以单纯以定量的手段来分析高校的产出效益是不合适的。还有,高校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比如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效益,单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也是不恰当的。因此,高校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应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以更科学反映资金使用的效益,更全面反映高校发展的水平。

(注:本文系2011年度四川省教育厅自筹科研项目“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SB237)

猜你喜欢

效益指标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阿宽的生产小组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