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理念催生的思考
2013-12-04毛建
毛 建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 611130)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根据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先后大规模地开展了扫盲、非学历教育的各类培训,学前教育、普及小学教育、普及九年制(含初中)义务教育、义务或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等工作[1],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体现了我国政府、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作为,也为社会各区域、各层次、各类别和不同个性特点的人群提供了针对性较强且有质量的教育,正在逐步满足广大民众对不同阶段学习和终身接受教育的需求,已经对全社会知识文化结构的提升和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这些工作也为全纳教育的未来之路铺垫了很好的基础。
一、什么是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其宗旨是向所有人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全纳教育承认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容所有学习者,尊重学习者的多样性以及他们不同的需求、能力、特点和学习预期,在这个进程中,人们应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第48届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上,就“全纳教育,未来之路”的主题开展了建设性的和极具挑战性的讨论,各成员国和参会代表达成了共识:有质量的全纳教育对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扩展的全纳教育概念所具有的重要性,因为它面向所有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公平性和有效性。[2]我们重视全纳教育,还因为全纳教育对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改善健康、提高广大民众收入和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纳教育的理念可以被视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指导原则,我们要在加强教育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全民终身教育以及社会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个性特点的人群平等享有学习机会等方面,使全纳教育的原则得到真正的落实。
二、全纳教育需做什么
全纳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公共事业。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广大民众,都要在不同层面上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使我国现代教育遵循全纳教育的指导原则,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由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全纳教育赋予人们什么责任,或者说需要人们做什么。
1.政府
全民终身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责任。[3]全纳教育理念需要体现的就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给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生长时期、不同个性特点的人群,提供平等享受有质量的、终身教育的学习机会。因此认为各级政府需融入和确立全纳教育理念,重视并将全纳教育的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的统筹管理之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和规范作用,用政策杠杆撬动社会各界为全纳教育的发展出力;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因为贫困而教育不公是实施全纳教育政策、战略的主要障碍。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教育投入水平仍然是偏低的。[4]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须达4%,这是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我国今年有望达到。[5]政府要用经济杠杆撬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为有质量的全纳教育发展出力;要利用政府权力,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网络等传媒方式,广泛宣传全纳教育理念,让广大民众了解自己的学习权利和社会责任,精心构建学习型的和谐社会。
2.学校
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在全纳教育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培训任务。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领导、教师或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全面、深入理解扩展的全纳教育理念,认识它在人类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社会赋予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应针对从儿童到成年人和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生长时期、不同个性特点的教育培训对象,制定有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方案和实施计划。除了具有共性的方案和计划外,还要考虑制定针对性很强的个性化方案和计划,以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建立工作的评估机制。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应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建立相关的机制来招聘合格教师,留住那些注重不同学习要求的合格教师,同时要给教师创造优良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全纳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掌握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恰当技能、教材和教法,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全纳教育相关的创新研究,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创新,不断丰富、完善全纳教育的理论和实践。[2][6]
3.民众
广大民众首先应了解国家对公民在接受教育和培训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自己在社会上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熟悉国家和自己所在地各级政府对广大民众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规定,同时也要逐步学习、了解全纳教育的重大意义和自己的社会责任。目前分布在社会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个性特点的广大民众,情况十分复杂,接受有质量的教育培训的学习机会是极不平衡的。不同区域差距很大,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容易受到排斥的妇女、儿童、成年人等人群,以及处于弱势群体的残疾人群体等,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有效的教育和培训,即使他们偶有学习的机会,哪怕是短期培训,也难以获得有质量的和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求广大民众除了恰当选择国家对不同生长时期即不同年龄段人群划分的学历、学位教育外,还要认真思考、慎重选择自己需要接受什么层次和什么方式的教育或培训。对学习机会的选择很重要,这要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知识、技能、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来选择自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或培训,获得有质量的学习机会和效果。[7]尽管人们会有不同的需求、能力、特点和学习预期,甚至存在有较大的差距,但全纳教育的理念是不排斥任何学习效果反应的学习者,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要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使每一个学习者得到应有的尊重,成为学习型和谐社会的一员。这对于推动全社会知识文化结构提升与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无疑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全纳教育要怎么做
全纳教育是一种理念,是现代和未来教育的指导原则。在政府和民众的不同层面上讲,各级政府主要是要融入这一理念,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全纳教育的走向与过程,实现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目标;广大民众是接受教育培训的主体,他们主要是要接受全纳教育的理念,根据自身需要,积极参与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过程,享受有质量的教育培训机会,实现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提升和自身发展的目标。在构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巨大的整体力量。
实施全纳教育,开展有针对性、无排斥性、有质量的教育培训工作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要充分理解扩展的全纳教育理念,主动适应现代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院校的服务功能,培养教师的特殊服务技能,从传统的学历教育或专业培训,扩展到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以及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甚至个性化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各类人群对接受教育培训的不同需求。学校及教育培训机构还应充分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教育培训,如贫困地区容易受到排斥的妇女、儿童、灾区灾民、残疾人群体等,要关心、关爱他们,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升他们谋生的本领,以减轻社会的负担和促进社会的稳定;[7]也要关注服刑或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对他们不歧视、不排斥,针对不同的需要,提供有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除了在思想上、心理上进行教育疏导外,更要教会和让他们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成为正常的自然人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并成为能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这种特殊职业培训能有力促进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探索与尝试
按照全纳教育理念,结合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目前,我们已在农业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许多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1.学历职业教育
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目前担当的主要社会责任,通常是根据国家大政方针,建设的需要和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不同学历层次的合格技能型人才。农业高职院校主要培养行业、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或职业农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或为毕业生创业打好基础。
部分已经就业或未就业的有志青年,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机会,希望通过业余学习形式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历证书。根据全纳教育理念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对这部分人群不歧视,开办成人职业教育专科班,成人自考职业教育专科班、成人远程教育专科、本科班等,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非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建设。
2.非学历职业教育
广大民众在工作的同时,根据自身职业岗位工作和发展的需要,更期盼得到“短、平、快”效果的职业培训机会。这是因为所有的学历教育或职业教育,都不可能包容所有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因此,获得有质量的职业培训是广大民众发挥、发展自己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农业高职院校除了要做好传统的人才培养外,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和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服务面,做好非学历职业教育的培训工作。
近年来,按照全纳教育的理念和指导原则及社会需要,我们已在涉外职业教育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带项目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刑或刑满释放人员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五、结束语
通过探索、尝试、分析认为,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纳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指导原则能够逐渐被人们接受;各级各类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有能力也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培训机会,为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服务;广大民众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知识能力提升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期盼着有质量的教育培训机会。因此,全纳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尽管我们已经考虑到全纳教育发展战略涉及的许多工作,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第一,人们要真正融入和接受全纳教育的理念,还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检验。
第二,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能否主动调整和顺应全纳教育进程的工作,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有人对当前各类教育培训效果做过调查,结果是不平衡的,有的即便是较高层次的教育培训,其满意度也仅为50%,有近一半的人不满意。[8]这种现状需要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经历主动调整和适应全纳教育的“阵痛”,才能逐步顺应现代和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三,全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广大民众在全面树立法律、法规和权利与义务的意识过程中,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热忱关心、齐抓共管、鼎力相助。但这些工作难度很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研究,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时间,但我们坚信,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的未来之路一定会走得很好,教育大国一定会发展成为教育强国。
[1]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68 -73.
[2]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全纳教育:未来之路[J].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2010,(5):14-15.
[3]褚宏启.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与教育问责制度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3):23-26.
[4]陈学飞,沈文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8 -12.
[5]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摘要)[N].人民日报,2012-03-06(3).
[6]毛建,王慧,徐大胜等.农业科技团队助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0):303-306.
[7]毛建.灾区农民心理对农业重建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9,(20):351 -353.
[8]张飘逸.教育培训效果一半人不满意[N].华西都市报,2012-0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