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途径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2013-12-03李友良王文红杨鸿儒

天津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外用口腔溃疡疱疹

李友良 王文红 杨鸿儒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有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本研究多途径应用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在我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20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排除入院时合并脑炎、肺水肿的患者。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 7个月~9岁, 小于1岁25例,1~3岁 85例,4~5岁 63例,5岁以上27例。全部患者急性起病,有发热表现,手足部及肛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明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n=100)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需要采用利巴韦林、穿心莲内酯等抗病毒、抗炎药物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商品名:安福隆;300万U/支,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00019)5~10万U/kg,肌内注射,每日1次,对于剩余的干扰素,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浓度为30~50万U/mL,用棉签涂抹于皮疹及口腔溃疡处,每天4~6次。3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2]显效:治疗3 d内发热消退,疱疹结痂,无新鲜皮疹出现;有效:治疗3 d体温基本稳定,疱疹结痂,但仍有散在皮疹出现;无效:治疗3 d后仍有发热,皮疹加重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2组患儿临床表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退热时间、手足肛周部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2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46例,有效4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分别为32例、34例、34例和66%;2 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Plt;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有20例在注射干扰素后24 h出现发热,体温在38.0℃~39.8℃,对症服用布洛芬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干扰素涂于疱疹处无红肿瘙痒表现。

Table 2 Changes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表2 2组患者治疗病情变化时间(n=100,d,±s)

Table 2 Changes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表2 2组患者治疗病情变化时间(n=100,d,±s)

*Plt;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退热时间2.2±0.9 3.7±1.1 3.521*疱疹消退时间3.9±2.1 5.2±1.5 5.039*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3±1.6 6.7±2.1 12.879*住院时间7.6±2.3 9.1±2.9 10.949*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起大面积流行,以轻症患者为多见,具有自限性,是儿科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3]。已知约20余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均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 型(COXA16)及肠道病毒 71 型(EV71),其中以 EV71 型引发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多[4]。

手足口病病毒感染属细胞内感染,病毒的复制可致宿主免疫功能紊乱,在病毒清除过程中,机体的细胞免疫是非常重要的。干扰素是人体在外源或内源性诱生物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广谱病毒活性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糖蛋白,不仅能够抑制病毒复制,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反应、细胞生长和分化,抗病毒效果持久。本研究中,多途径应用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观察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外用干扰素的抗病毒效果已经通过临床实践证实[6-8]。本文应用干扰素局部涂擦皮疹部位,可使干扰素直接作用于病毒,减少传染性[8]。同时外用干扰素还可以在局部组织形成较高浓度,直接与组织接触,发挥局部作用,达到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

临床应用的干扰素为基因重组药物,不含有血液提取成分,安全性好。本研究所采用的干扰素为每只300万U,肌内注射剂量约为50~150万U,剩余干扰素经过稀释后外用,较另外购买干扰素喷剂外涂于皮疹,节省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并且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Z].2008.

[3]李社会.神经节苷脂佐治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8(8):1004-1005.

[4]张蔓莉,王缄,江毅,等.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儿科保健杂志,2008 16(3):303,307.

[5]江蕙芸,王艳华,陈红慧,等.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评价和动态排毒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1):976-979.

[6]欧奇伟.干扰素+西咪替丁外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4):115,117.

[7]周跃华.干扰素稀释液创面外涂治疗小儿口腔溃疡56例[J].中国药业,2011,20(5):69-70.

[8]祁成.干扰素外用治疗水痘57例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5):24-25.

猜你喜欢

外用口腔溃疡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蒙药内服外用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自拟黄芪红花膏外用治疗感染性创面50例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