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10年全国志贺菌属耐药情况及血清群分布回顾性分析
2013-12-03魏殿军齐书青
曹 阳 魏殿军 齐书青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夏、秋季常见的感染性腹泻疾病之一,其主要致病菌为志贺菌属。在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痢疾较为常见[1-3]。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志贺菌属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多重耐药,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分析我国志贺菌属血清群流行规律及抗生素敏感性变化,对了解其流行特征及制定临床防治措施均有一定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文献回顾方式调查1989—2010年全国范围内的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及药物耐药性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9—2010年关于志贺菌属耐药性及血清群分布的全部期刊文献。所纳入的文献均为公开发表,菌种鉴定明确,菌株数、药敏数充分,血清群分布描述清楚。
1.2 方法 对1989—2010年中国知网资源总库进行逐年检索,并逐项记录文献中关于志贺菌属的血清群分布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情况,统计资料中志贺菌属的耐药率及各血清群所占构成比;再按照地区和时间跨度分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以2000年作为年代分界,以长江作为地区分界,将中国分为南北两方,长江沿岸地区归属为南方。分别比较同一年代不同地区间及同一地区不同年代间志贺菌属的耐药性及血清群分布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资料的统计 共收集到143篇文献,志贺菌菌株15 533株。纳入统计的药物为:氨苄青霉素(AP)、庆大霉素(GM)、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OFX)、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头孢哌酮(CFP)、氨苄西林(AMP)、氯霉素(C)、复方新诺明(SM)、四环素(TE)。 纳入统计的北方省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邯郸市、龙井市(吉林省)、泰安市、唐山市、通化市(吉林省)、呼和浩特市、郑州市、滨州市(山东省)、长葛市(河南省)、济源市(河南省)、沈阳市、滕州市(山东省)、济南市、石家庄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安市、山西省等。南方省市包括:上海市、永康市(浙江省)、遵义市(贵州省)、温州市、绍兴市、广州市、深圳市、扬州市、湖州市(浙江省)、苏州市、荆州市(湖北省)、宁波市、余姚市(浙江省)、无锡市、郴州市(湖南省)、嘉兴市、宜昌市(湖北省)、潮州市(广东省)、重庆市、常州市(江苏省)、福建省、杭州市、武汉市等。
2.2 南北方地区年代间及地域间志贺菌属耐药率的比较 见表1。2000年前后相比,南方地区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在2000年后下降,对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其他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0年后均增高,其中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的增加均接近甚至超过10%;对头孢哌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增加了近20%。2000年前后相比,北方地区志贺菌属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头孢哌酮、氨苄西林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2000年后下降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0年后均明显增加。
1989—1999年间志贺菌属对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南方地区均高于北方地区;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2000—2010年间,志贺菌属对诺氟沙星、氨苄西林、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而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
2.3 南北方地区年代间及地域间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的比较 在不同年代中,南北方地区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均是B群所占比例最大,D群次之。 2000年后,南方B群所占比例降低,D群比例明显升高,但仍以B群为优势菌。而北方地区2000年前后相比志贺菌属各群构成比除A血清群2000年后略有下降外,其他血清群均无明显变化。1989—1999年间,北方地区B群构成比低于南方地区,D群构成比明显高于南方地区;2000—2010年间,北方地区B群构成比高于南方地区,D群构成比低于南方地区,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otype distribution of Shigella in different periods between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表2 南北方地区年代间及地域间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比较 (%)
2.4 两代表城市年代间及地域间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的比较 2000年前后,北京志贺菌属均是B群所占比例最大,D群次之;2000年后,B群所占比例降低,D群比例明显升高,上海志贺菌属分布情况在不同年代的变化与北京相似。1989—1999年间,北京和上海的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与全国情况一致,均以B群为主,D群次之;北京B群构成比低于上海,D群构成比高于上海。 2000—2010年间,北京和上海的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仍以B群为主,D群次之;两城市之间血清群构成比比较与1989—1999年相似,见表3。
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rate of Shigella in different periods between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表1 南北方地区年代间及地域间志贺菌属耐药率比较 (%)
Table 3 Comparison of serotype distribution of Shigella in different periods between two cities表3 两代表城市年代间及地域间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比较 (%)
3 讨论
志贺菌属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的致病菌,虽然对其治疗仍有争议,但目前仍主张使用抗生素以缩短疗程,减少播散。近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之患者自身滥用抗生素,使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提高,多重耐药现象大量出现。当前志贺菌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不仅多重耐药率高,且耐药发生快[4]。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为志贺菌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使得各地区菌群的分布和耐药性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菌性肠道感染至今仍无可靠有效的疫苗,主要依靠抗菌药物治疗及防止病原传播扩散,故应不断监测志贺菌属的血清群分布迁移及耐药性变化[5]。
本研究显示,20余年来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南方地区始终高于北方地区,而同时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及四环素的耐药率北方地区始终高于南方地区。这可能与南北方医院长期以来用药习惯不同及志贺菌血清群分布的地域性差异有关[6]。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治疗菌痢的首选用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中,头孢噻肟和头孢哌酮也常用于菌痢的治疗,志贺菌属在以上这些药物的长期选择压力作用下,更容易产生耐药性。文中南方地区志贺菌属对喹诺酮类及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0年后均明显增加。而北方地区可能是由于用药差异,其对喹诺酮类及部分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但对其他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在2000年后均明显增加。这都说明志贺菌属耐药性随年代的增加主要是因抗生素压力,其中一些新药的应用,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也是关键因素。
文中列出无论南北地区之间还是不同年代之间,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总体一致,B群均为优势菌,D群次之。在2000年以前,南方地区B群志贺菌比例明显高于北方地区,D群明显低于北方地区;而2000年以后,南方地区B群志贺菌比例反而低于北方,D群高于北方地区。从时间上看,南方地区随年代发展,B群比例下降、D群比例上升的现象十分显著;而北方地区近20余年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国外同样也可参照,国外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A群占优势,50年代以B群为主,而1965年后D群为主要菌群[7]。这些变化与卫生条件改善、消毒剂使用、抗生素应用及人口流动等有关。本研究是以长江作为南北地区的分界,推断可能南方地区贸易往来比北方地区频繁,因此南方地区志贺菌血清群分布的变化明显要强于北方地区。有确切证据表明D群比例的上升与当地人群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状况改善有很大关系[8]。D群志贺菌相对于B群来说,抵抗力更强,更容易耐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消毒剂,比如饮水和环境卫生的消毒,经济发达地区使用消毒剂的频率更高,因此南方地区D群比例明显增长。
同样从文中看出,上海作为南方的一座直辖市,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与南方地区整体上是相一致的。但北京作为北方的一座直辖市,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在不同年代的改变与北方地区的整体情况相去甚远,其改变反而和南方地区非常近似,均为B群比例下降,D群比例上升;而且北京和上海相比,在2000年前后,B群的比例下降更明显,D群上升更显著。分析其中的原因,北京虽然是北方城市,但与北方大部分内陆城市相比经济较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所以造成志贺菌属血清群分布在不同年代的改变也明显区别于北方整体情况。
定期对志贺菌属的血清群分布、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对临床合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急性腹泻及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临床经验性治疗由志贺菌引起的急性腹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叶礼燕,夏桂枝.细菌性痢疾研究的某些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2):103-104.
[2]刘芸,张淼,陈山.济南市2003-2007年志贺菌菌型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2):109-111.
[3]钱慧敏,庄菱,董晨,等.江苏省2008-2009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4):15-17.
[4]朱东安,孙景勇,范惠清.上海地区志贺菌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2):126-128.
[5]王红斌,甘绍伯.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6):364-366.
[6]施苗盛,陈文雨,沈嘉玲.志贺菌的菌型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9):94-95.
[7]Saanford JP.Infections Diseases[M].New York:Asnbsioliary of arcount.Brace.Javanovieh.Publsshers,1981:254-259.
[8]曲芬,毛远丽.宋内志贺菌的流行及耐药趋势 [J].传染病信息,2008,2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