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2013-12-03广东文学红原红玲王颖

职业技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岗位标准

广东 文学红 原红玲 王颖

一、制定专业规范的必要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规范的制定和研究,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工作,也是专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建立于2000年,到目前为止共培养学生1300多人,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由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开展的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结果显示,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指数(97.7%)在全院排名第一。就业竞争力指数综合了就业率、月收入、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和就业现状满意度这四项指标,是对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综合评价。从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吻合度、离职率等方向分析就业质量,本专业居全院前列。为规范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本专业的教师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社会调研,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制定了专业规范。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规范的制定

(一)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本专业主要面向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的家电企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工业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产品数字化设计、产品结构创新与优化、逆向工程技术、产品快速制造等领域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结构要求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和品德修养;通过基本素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校园第二课堂及素质拓展等活动,增强文化素质、文学艺术、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修养,具备语言表达、外语应用、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等基本工作和生活能力;通过工学结合、CAD/CAM专业协会及技能竞赛等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具备严谨细致、团队合作、价值效益等职业素养。

2.知识结构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是掌握专业英语的基本术语和高等数学的初步应用,熟悉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二是具有思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三是牢固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公差配合、机械设计等工程技术知识;四是熟练掌握机械制造工艺、模具设计、电器产品强制认证、家电产品结构、快速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机床夹具等专业技术知识。

3.能力结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我提升所需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基本的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二是具备工艺设计人员和加工人员应知应会的职业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手册使用能力;三是具备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利用CAD软件进行建模,具备一定的工程计算能力;四是具备专业机械加工设备(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能力,具备常用工具和测量仪器的使用能力;五是具备中等复杂产品机械加工工艺制定及其工装夹具的设计能力;六是利用三维软件进行中等复杂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的能力;七是具备产品反求测量、建模能力,能熟练操作快速成型机进行产品快速制造的能力;八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跟踪掌握该专业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1]。

(三)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产品设计师、产品制造师、品质管理员等。产品设计师包括PIE(生产与工业工程)员、产品设计助理工程师、产品设计工程师三个进阶的职业岗位;产品制造师包括快速制造操作员(或数控操作工)、制造工程师两个进阶的职业岗位。

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应具备生存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而且也应具备后续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首先要重视学生首岗胜任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备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职业所必备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及其相关知识、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行为方式等。其次还要重视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通过努力能从低层级的岗位升迁到较高层级的岗位[2]。

针对以上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本专业各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城市的夜色已经极其平坦的落下来,最引人注目的是街两旁那些婆娑的树影,在还没有点亮的路灯的空当间,来回的跳跃。

表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

(四)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流程和本专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我们对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分解,形成明确的知识能力发展脉络,由低到高进行分阶段训练,从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几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了基于工作岗位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

(五)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为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与行业企业密切结合,系统设计,建设了功能优化、配置合理、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真实工作环境与职业氛围,以保证教学课堂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本专业实训室配置情况见表2。

表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室配置一览表

三、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

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监控、评估或评价活动的依据和手段。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和实施对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有着重要作用[3]。由此,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教学投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教学输出质量及教学监控等方面来构建[4]。

1.教学投入质量标准

教学投入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的基础,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师队伍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有思想品德、敬业精神、生师比、专业知识、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骨干教师、兼职教师比例等;(2)教学基本条件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有生均教学场所、教学仪器、实训设备、生均实训室面积、实训材料等;(3)教学经费投入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设备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师资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经费、学生实验实习经费、图书购置经费、教学改革及研究经费等;(4)生源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有学习自主性、课堂学习、创业就业和技能掌握、学习效果、人文素质、身心健康等[5];(5)图书资料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有生均纸质图书、生均电子图书、生均专业期刊等。

2.教学运行质量标准

3.教学输出质量标准

教学输出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的重要标杆,包括以下几方面。(1)学生毕业标准,主要指标有完成课程学习、获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思想品德等;(2)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评价标准,主要指标有毕业生社会接受程度、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就业专业对口率、就业水平、职业适应能力等。

4.教学质量监控标准

教学质量监控标准是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的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主要指标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等;(2)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主要指标有常规教学检查、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学生学习质量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3)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主要指标有教学常规制度、教师互评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员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制度、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

教学质量标准见图2。

图2 教学质量标准结构图

四、结束语

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因面向的产业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区别,所以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不仅需要考虑到专业本身,还要考虑学校的定位和地域特征,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等。以上只是在专业建设实践中的一点拙见,不尽正确,请同仁们指正。

[1]魏爱香,李瑜煜,张海燕,杨元政,谢致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的教学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6-45.

[2]张福堂.女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J].商场现代化,2010,21:120-121.

[3]蔡晓蓉,孔元发.浅议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4-47.

[4]王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08,6:29-31.

[5]詹振权.关于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几个问题[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1-75.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岗位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