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辨证论治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2013-12-01王希琳黄海燕卫义兰严莉
王希琳,黄海燕,卫义兰,严莉
(桂林市中医医院,桂林 541002)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发于孕妇或月经不调的妇女,皮损于日晒后可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其他慢性病,困扰着女性。2006年以来,笔者对针刺加辨证论治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就诊于桂林市中医医院黄褐斑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合计 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6±2)岁;平均病程(8.5±0.9)年;皮损评分(4.5±0.3)分。对照组平均年龄(35±2)岁;平均病程(7.9±0.9)年;皮损评分(4.5±0.3)分。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1]。
1.3 辨证分型
肝郁脾虚型:皮肤损害多为栗皮色斑片,边缘部颜色较浅,向中央逐渐加深。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两胁胀满,郁闷不舒,纳差腹胀,白带量多,色白清稀,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胖质淡苔白,脉沉细或沉弦。
气滞血瘀型:皮肤损害多呈深褐色斑片,边缘清楚易辨。月经后期,经色暗红,兼挟血块,经行腹痛;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
血虚肝旺型:皮肤损害为浅褐色至深褐色大小不等斑片,边缘清楚。月经量少色红,先后不定期,经前急躁易怒,乳头疼痛;舌质红,脉弦或弦细。
肾水不足型:皮肤损害为黑褐色斑片,大小不等,边缘清楚,分布对称。月经不定期,量少,腰酸,目干涩,急躁易怒,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干或少苔,脉沉细。
湿热下注型:皮肤损害呈浅褐色斑片,边缘清楚。月经不调或正常,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而稠,小便黄;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滑。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针刺取合谷穴,并根据色斑的部位不同取相应穴位,额部取阳白、鱼腰,颞部取太阳、瞳子髎,颊部取四白、颧髎、迎香、颊车、下关,口周取禾髎、地仓、承浆;色斑局部采用多针浅刺。
根据辨证,肝郁脾虚型予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肝俞,黄芪注射液注射脾俞;气滞血瘀型予黄芪注射液注射肝俞,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血海;血虚肝旺型予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肝俞、膈俞;肾水不足型予生脉注射液注射肾俞、肝俞;湿热下注型予黄芪注射液注射脾俞、阳陵泉。
针刺穴予常规针刺得气即可。针刺结束后常规消毒,用5 mL注射器(5号针头)抽取注射液,迅速刺入穴位,每穴注入药物1 mL,注射完毕稍压片刻。
针刺每日1次,穴位注射隔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
2.2 对照组
针刺取穴同治疗组,均予以常规针刺,每日 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
两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1]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治疗后疗效指数≥0.8。
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且≤90%,颜色明显变淡,治疗后疗效指数≥0.5且<0.8。
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且≤60%,颜色变淡,治疗后疗效指数≥0.3且<0.5。
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治疗后疗效指数<0.3。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3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黄褐斑是皮肤美容门诊常见的疾患,对于黄褐斑的病因和病机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生多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2]、紫外线照射、遗传、药物与化妆品等有关,有学者认为[3]黄褐斑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4]增高可能成为其病理原因。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均难收到较好疗效。中医学对本病记述较早,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称之为“奸黯”,明代《外科正宗》称“黛黑斑”,清代《医宗金鉴》称“黛黑野蹭”。后世亦有按其颜色、形状特点、病因等而称为“褐斑”、“蝴蝶斑”、“肝斑”。针灸临床治疗黄褐斑方法多样[5-10]。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与情志失调及肝、肾功能失调有关。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造成血行不畅,可致颜面气血失和;肾精亏虚,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生黄褐斑。因此,本研究组对黄褐斑的治疗在针灸内调的同时加上辨证论治穴位注射,根据不同的证型随证选穴,以求从本论治,综合治疗,较普通针刺的疗效满意。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针刺内调的同时加上辨证论治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2]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等.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5(2):89-90.
[3]张子平,施秀明,刘茁,等.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患者血液SOD、LPO、GSH-Px、GSH测定及意义初探[J].皮肤病与性病,1997,19(3):8-10.
[4]林新瑜,周光平.黄褐斑血液流变学[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26(6):359-361.
[5]Zhang BM, Xu SW, Zhang W.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uricular bloodletting therapy for chloasma in 30 cases[J]. J Acupunct Tuina Sci,2011,9(3):152-153.
[6]杜翠云.针刺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4):14-15.
[7]张帆,王国书.耳穴贴压配合面部艾灸推罐治疗黄褐斑 6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5):32.
[8]Su ZX, Zheng LL.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chloasma with acupunctur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4,2(1):29-31.
[9]杨煜.针灸配合耳部放血治疗黄褐斑 4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34.
[10]俞文江,张诚.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