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背景下对安徽省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3-12-01徐卫华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安庆246003
徐卫华,何 青 (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24600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对教师行业的需要导致了教师数量激增,但是教师质量却达不到社会要求。对此,西方国家开始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并将此概念纳入研究范围。“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早出现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会上正式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并正式提出 “全纳教育”,全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之外[1],即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也一样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这里所说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指的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美国著名特殊体育教授Paul Jansma认为特殊体育教育是一个专门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制定发展计划与运动处方的特殊领域。特殊体育学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门学科,美国发展较快、亚太地区也紧跟步伐并初见成效。由于特殊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手段和对象与传统意义中的体育教育不同,特殊体育教师在一般体育教师的教学技巧基础上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结构,由此便引申到了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下面,笔者在全纳教育的背景下,从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国眼下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以国内对特教专业教师的需求为推动力为安徽省特教教师专业化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合肥、安庆、马鞍山、淮北、淮南、黄山、铜陵、池州、六安等14所城市的特殊教育学校198个班级所有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共43人,其中专职体育教师22人,兼职体育教师21人。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超星电子图书系统以及Google等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与文献,了解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和国内外的相关现状与前沿动态。
2)问卷调查法 将问卷发放给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的22名体育教师,调查内容有教师的学历、年龄、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与参加培训和资格认定的情况。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半信度检验法,系数为0.919,说明问卷可信度较高。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20份,全部有效,有效率为91%。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的数据利用SPSS11.5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安徽省特殊体育教育教师专业化现状
2.1 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基本现状
1)体育教师资源 据笔者走访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安徽省地理位置与经济实力相对闭塞,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数量并不多,学生人数也相对较少,最少的学校只有87人,最多的也就只有200余人。但是专职教师只有22人,平均每个教师要承担9个班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资源严重短缺、教学任务过于繁重。
2)年龄结构 从年龄结构来看,安徽省特殊体育教育教师的年龄分布还是比较合理的,其中有18人都是在35岁以下占了总人数的81%;从男女教师比例上看,22名专职教师中男教师为17人,女教师为5人,还有学校并没有配备女教师,由于在特殊人群执教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女教师在这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好的与学生沟通,因此安徽省特殊体育教育教师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3)学历和科研情况 从教师的学历和科研情况来看,不甚理想。安徽省22名专职教师中有12名本科学历教师、5名大专学历教师、1名中专学因教师,并且53.4%的老师都没有公开发表过学术类文章,科研情况令人堪忧。
2.2 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方面研究的借鉴结合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笔者将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化内涵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道德3个部分。
1)专业知识 从表1中可以看到,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普遍较低,特殊体育教育学知识以及运动处方和运动竞赛知识得分低于总体平均分水平,说明安徽省在对待特殊体育教师方面要求并不严格,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教师数量的紧缺导致随便什么教师都能对特殊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我国特殊体育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对于特殊体育研究的缺失致使教师缺乏对特殊体育教育足够的认识,更缺乏对于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因此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程度偏低也在意料之中[2]。
2)专业能力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不平衡,体育康复指导能力得分最低。可见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安徽省特教教师的致命伤,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体系下缺乏体育康复能力使得体育教师与特殊体育教育严重脱节是一大问题也是阻碍特殊体育教师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安徽省现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将课程设置稍作调整或者增设特殊体育教育课程方面的微观学科也不失为暂缓眼前危机的一种对策。
3)专业道德 至于安徽省特教教师的专业道德平均得分为3.83,说明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道德素质,在走访中有教师表示愿意对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关怀,这是让人感到非常欣慰的现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执行者教师应当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了解弱势群体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使这些学生免受更大的痛苦,为今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特教教师应当抛开一切利益因素而仅以高尚的道德信念指引自己的行为,为特殊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表1 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
3 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内涵
弱势群体学生在生理与心理都具有与普通学生不同的复杂性,导致特殊体育教育学科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包括心理学、康复学、残疾人体育学等。因此社会需要的特殊体育教师不仅是懂得体育竞技或者一般体育教育,而是一批具有特教专业知识、能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手段中的专业型教师,这类教师不仅能够熟练驾驭一堂体育课还具有特殊体育教育的能力。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特殊体育教师提出 “教师专业化”的明文规定,该概念仅用于普通学校的普通教师。我国应当参考西方国家现有的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明确的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标准,教师专业化是由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化两部分组成的,指的是普通职业符合专业要求成为专业职业并且获得相应资格和专业地位的过程[1]。
而全纳教育促进体育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从理论上来说为了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能够和正常学生一样生活、学习,能够一样的融入社会能够自食其力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来说,由于教师无暇顾及或者教育方式不够专业他们就需要一批掌握了特殊技能的教师来指导体育教学和康复娱乐。只有特殊体育教师的存在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摆脱被隔离的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全纳教育。特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是特殊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潜在素质,是专业化发展的前提,也是核心所在[1]。
4 全纳教育背景下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
4.1 “PDS”模式——学生在学校进行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学习
20世纪末,我国有部分师范类院校 (如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相继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进行相关师资的培养但并未将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列为培养对象,而国外几乎所有承担了体育教育师资培养的学校都设有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直到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首创先河设立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才填补了这一空白,但始终杯水车薪解决不了社会对高水平特殊体育教育教师的需求与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
随着国际上对全纳教育的提倡,普通体育教育应当加强与特殊体育教育的沟通。在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中适当加入相关课程,使得体育教育学生掌握特殊体育的相关技能是眼下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很多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并未在求学期间受过特殊体育教育学习而造成了很多 “随班就读”的学生每逢体育课便成了旁观者,极大地挫伤了这些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安徽省共有12所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些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大多为特殊体育教育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微观调整和补充便可拓展为特殊体育教育课程。安徽省每年录取体育类专业学生约为1200人,生源充足,特教后备力量雄厚且安徽省与江沪浙为邻,这些地区对特殊体教师资的需求为学生的就业开辟了道路,无疑为安徽省特教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3]。
4.2 “双专业”模式——体育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与后期特殊教育结合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的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进修”。在笔者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安徽省特殊体育教师大部分都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的陆玉如教师通过长时间的调研总结出了职后培训 “学习——实践——科研”的模式[4],但目前为止安徽省还没有建立起普遍的相关培训机构,因此笔者大胆提出集培养与职后培训为一体的高校模式,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可持续化发展,这对安徽省高校的办学水平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5 结 语
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精神》,今后将扩大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入学比例,这不仅对各个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了要求,也对学校特殊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达到特殊体育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教师才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服务,才能推动特教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在大势所趋下,普通师范类院校以及专业体育类院校培养特殊体育教育师资不仅能使特教教师专业化起点更高还能为特教师资提供后备力量,这是全纳背景下特教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涉及政策规定以及制度保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