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巡视中缺失率的应用
2013-11-30邹雪莲徐小英
邹雪莲,纪 燕,徐小英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荆州434000)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护理基础操作,临床上由静脉输液巡视缺失而引发的病人投诉累见不鲜。为了减少静脉输液巡视中的缺失,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提高病人对静脉治疗的满意度,我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降低静脉输液巡视缺失率中,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2年12月成立QCC小组,小组成员7名,均为女性。年龄21~37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2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大专4名。推选1名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掌握质控计划落实情况,护士长为活动督导员。调查2013年1月1日至15日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565例,另选2013年5月1日至15日 (开展活动后)静脉输液675例。
2 实施方法
2.1 确定主题
小组成员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及护理部工作的检查重点,最后以“降低静脉输液巡视中的缺失率”为活动主题,命名为“心连心圈”,喻意为优质服务,护患连心。活动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
2.2 活动步骤
2.2.1 现状分析 对2013年1月1日至15日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巡视中的缺失状况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静脉输液巡视中的缺失状况
2.2.2 目标设定 根据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在2013年6月1号前,静脉输液巡视中的发生缺失次数共有233次,其中由护士责任心不强所造成的有117次 (标*),占总数的50%。我们的目标是由117次降低至64次,改善率达到50%以上,并保持与巩固效果,指标及计策公式: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117- (117×50%×90%)=117-53=64
2.2.3 要因解析 静脉输液巡视中缺失的要因分析见图1。
图1 静脉输液巡视中的缺失鱼骨头分析图
2.2.4 对策实施
1)加强护士职业责任感的教育,提高思想认识。①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护士知晓执业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晓输液卡中存在的不规范因素可能引发的医疗纠纷隐患,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改进输液卡上存在的字迹潦草、执行时间不符、操作时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②品管圈成员组织大家学习静脉输液质量检查标准,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输液治疗,对液体悬挂过多、操作不戴口罩、不端治疗盘、输液卡填写不规范等不良行为及时整改,规范输液巡视中的操作流程。
2)合理安排班次,高峰时段弹性排班,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由于护理人员人手不够,输液高峰时段病房到处是呼叫,护士有时忙于手上事务又走不开,病人怨声大。争对问题,护士长安排治疗班和护理班的护士提前半小时上班,先做完本职事务,再协助责任班到病房巡视加药,缓解责任班在输液中的压力。同时要求责任护士对输液病人做到“三有数”:一是护士对自己负责的病人心中有数;二是特殊药物有数;三是更换液体、拔针有数[1]。在输液过程中,责任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询问病人感觉、病人有无需要、看液体有无渗漏、滴数是否相符等,及时处理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病房呼叫次数。
3)做好健康宣教,保证用药安全。品管圈成员针对滴数不符、病人自已换药、调滴数、临时医嘱无双人核对现象,提出相对整改办法:①为所有护士配置手表,严格按医嘱调节输液滴数,签执行时间;②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治疗前,与患者做好沟通宣教,讲清每天输注的液体用量,大概要多长时间能输完,让患者心内有数,讲清药名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输注特殊药物时挂“特殊用药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对病情的危害,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取得病人的配合,加强巡视,杜绝自行调节滴数现象;③争对在使用双管输液器中存在的许多不利因素,品管圈成员讨论后决定,科内取消使用双管输液器,减少了病人自行换药的现象;④严格执行医嘱核对制度,对开出的临时医嘱主班护士只抄执行单,由治疗护士或责任护士核对签字后执行,品管圈成员不定期对临时医嘱抽查,杜绝医嘱在执行和转抄时产生的错误,保证用药安全。
4)做好优质护理服务,加大对输液巡视中缺失率的绩效考核力度。为了使输液巡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切底改善,科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从我做起活动”,要求护士热情接侍病人,语言亲切,杜绝生、冷现象;规定护士不能在护士站逗留,应主动巡视病房,帮助病人解决在输液中要上厕所、要喝水等困难。护士长及品管圈成员每天下病房,了解病房病人输液时的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当事人进行整改,对多次出现的同类问题,严格经管考核当事人;对病人提出表扬的护士,护士长在月质量分析会上给予表扬鼓励;被病人投诉的护士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或者是经管上小考核;在满意度调查中多次被提名的护士绩月底绩效系数加分。
3 效果评价
3.1 改善后有形成果
静脉输液巡视中存在的缺失问题由以前的10项减少到5项,问题发生的次数也由以前的223次减少到40次,静脉输液中存在的缺失状况得到改善。见表2。
表2 改善后静脉输液巡视缺失状况
3.2 无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品管圈成员对QCC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也使护士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护士成就感、沟通技巧和病人满意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发展。见图2。
图2 雷达图分析
4 讨 论
4.1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
品管圈小组成员通过集体智慧,找出了静脉
输液巡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整改对策,使护士对静脉输液巡视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充分调动了护士的极积性、创造性、主动性[2],同时也增强了护士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提高了工作热情,增强了责任心。
4.2 降低了输液巡视中的缺失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静脉输液巡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监控,将原先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差错环节进行了整改,使护士的责任意识加强,风险意识得到提高,规范了输液巡视中的工作流程,降低了缺失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4.3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改变了护士在临床输液巡视过程中的惯性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3],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信任感,保证了病人的输液治疗的安全,减少了纠纷隐患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乐美芬.输液病人的服务过程管理初探[J].护理管理杂志,2003,3(4):56-57.
[2]王利香,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16(1):255-256.
[3]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