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临床观察

2013-11-30陈秀萍李晓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36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陈秀萍,李晓英

(遂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遂川343900)

随着医务人员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麻醉等技术的加强,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剖宫产手术已成为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加,来院分娩的孕妇大部分都选择剖宫产。为了避免剖宫产手术中膀胱充盈而误伤,手术前常规给予留置尿管。按常规产妇术后留置尿管24h,留置尿管会影响产妇的翻身活动,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近年我们选择部分产妇在术后6h拔除导尿管,收到满意效果。现就我院妇产科9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均为足月妊娠,单胎,年龄22~35周岁,孕妇健康状况良好,无基础疾病,无妊娠合并症。麻醉方式均为持续硬膜外麻醉。采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术后按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腹部切口压沙袋6h,术后6h麻醉完全清醒。

1.2 方法

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为术后6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为术后24拔除导尿管。为减轻孕妇术前的焦虑以及导尿带来的不适,我们选择麻醉成功后给孕妇留置导尿,术中及术后6h内导尿管持续开放,拔除尿管后次日晨留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尿中细菌数≥105/ml即为尿路感染[1]。然后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有无膀胱刺激征,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情况,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产妇对留置尿管感到不舒的程度。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拔管后一次排尿成功情况和尿路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45例中,一次排尿成功44例,一次排尿成功率为97.8%;对照组45例中,一次排尿成功36例,一次排尿成功率为80.0%,观察组一次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全部90例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尿路感染。

2.2 两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45例中,术后24h内肛门排气43例,24h后排气2例;观察组45例中,术后24h内肛门排气13例,24h后排气32例,观察组肛门排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

2.3 两组产妇术后舒适度的比较

根据患者的自述进行评分,分为轻微不适、中度不适、严重不适,观察组产妇术后舒适度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舒适度的比较 例

3 讨 论

分娩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所有女性人生必须经过的特殊生理过程。剖宫产手术是分娩的方式之一,留置尿管主要是防止手术中误伤膀胱以及术后受麻醉影响不能自解小便的问题,所以术后6h拔除尿管是完全可行的。

为预防尿路感染及膀胱刺激征,剖宫产术后用碘伏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血迹。产妇麻醉苏醒后,对尿管进行夹管训练,即待产妇有尿意时,将尿管打开放尿,放尿后再将尿管夹闭,模拟排尿模式,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2]。留置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保持清洁勿使尿袋高于臀部。两组病例均无尿路感染,可能与术后使用抗生素有关。

观察组45例在术后6h拔除尿管后均能自解小便,对照组中有9例拔除尿管后不能自解小便,通过按摩诱导等措施后有7例排尿成功,另外2例在再次进行留置导尿后2d拔除尿管后能自行小便。因为尿管的持续开放导致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膀胱的储存功能暂时消失。

留置尿管于尿道内对产妇是个不良的异物刺激,导尿管的插入会对尿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部分产妇对留置尿管感到不适,表现为尿道口胀痛,下腹坠胀,如能尽早拔除,可避免尿管对产妇产生的不适感。正常情况下,尿液的排出对尿道有冲刷作用,产妇留置导尿管,尿液不能直接冲洗尿道,术后第1天血性恶露量多[3],细菌容易繁殖。留置尿管给细菌逆行感染带来了机会。术后6h拔管自解小便,让尿液对尿道有冲洗作用,可有效地预防细菌感染。

剖宫产术后按持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6h后,去除腹部切口压沙袋,然后指导产妇床上翻身活动,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如产妇身体状况允许给予拔除尿管,协助产妇取坐位或下床轻微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及早排气,防止肠粘连。

舒适度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4]。剖宫产术后产妇需要卧床,不方便活动。尤其是留置尿管,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膀胱颈神经丰富,黏膜对刺激非常敏感,任何异物及炎症的刺激都可引起尿急、尿痛以及下腹部、会阴部的不适。因此,尿管刺激是术后病人疼痛及不适的主要原因。产妇在取坐位进行母乳喂养时,尿管对尿道会有强烈的刺激,会让产妇感到非常不适。针对这些原因,先给予产妇心理护理,再协助产妇采取正确姿势哺乳。术后6h拔除尿管,可减少尿管带来的各种不适因素。此外,尽早拔除尿管,有利于产妇更好地照顾婴儿,尽早地进行母乳喂养。

综上,在可行的情况下尽早 (如术后6h)拔除导尿管,可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产妇术后的舒适度。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4-298.

[2]班兰英.放尿方法对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134-135.

[3]何仲.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0-51.

[4]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1-153.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