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中医临床治疗分析

2013-11-30王亚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症见胃脘消化性

王亚伟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北京 102200)

消化性溃疡常采用西医的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笔者院通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28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1~76岁,平均(68.89±4.28)岁;病程 2~11 年,平均(5.42±1.22)年;胃溃疡患者 3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1例,复合型溃疡患者8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76±4.31)岁;病程 1~10 年,平均(5.67±1.32)年;胃溃疡患者3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例,复合型溃疡患者1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克拉霉素,每次0.5 g,每日2次,呋喃唑酮,每次0.1 g,每日3次,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日2次,连续应用7 d后改为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治疗。肝胃不和型患者症见胃脘部胀闷感,可伴有胁痛,嗳气,大便不调,可随情志变化加重,舌苔薄白脉沉弦,治疗上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法,用药为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15 g,半夏10 g,木香10 g,缩砂仁 6 g,陈皮 6 g,郁金 10 g,川芎10 g,甘草6 g,延胡索10 g;肝胃郁热型症见胃脘部灼痛,呈阵发性发作,疼痛较急,伴有嘈杂泛酸,心烦易怒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上以清肝泻热,和胃止痛为法,用药为黄连9 g,吴茱萸3 g,栀子10 g,苍术9 g,川芎 9 g,香附 10 g,蒲公英 30 g,白芍 15 g,甘草 6 g;寒热错杂型患者症见胃脘部的剧烈胀痛,嗳气吞酸,可伴有四肢不温,食少乏力,舌黄脉弦细,治疗上以寒热并举,补脾和胃为法,用药为半夏9 g,黄连3 g,高良姜9 g,香附 9 g,蒲公英 30 g,黄芩 10 g,肉桂 3 g,乌贼骨30 g,党参15 g,大枣6枚,甘草6 g;脾胃虚寒型患者症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空腹后疼痛加重,进食后痛减,伴有泛吐清水,食少,乏力倦怠,舌淡苔薄白,脉虚弱迟缓,治疗上以温中健脾为法,用药为炙黄芪15 g,炒芍药 15 g,桂枝 10 g,高良姜 9 g,炒白术 10 g,茯苓10 g,大枣6枚,炙甘草6 g,饴糖 30 g;瘀血停滞型患者症见胃脘部疼痛,痛有定处,患者拒按,痛如针刺,可见吐血及黑便,食少乏力,舌紫暗,脉弦涩或细,治疗上以活血止痛,化瘀通络为主,用药为丹参30 g,砂仁6 g,香附 9 g,高良姜 6 g,蒲黄 10 g,五灵脂 9 g,延胡索 6 g,白芍 15 g,三七粉 3 g(冲服),白芷 9 g,当归 15 g,甘草9 g;胃阴亏虚型患者症见胃脘部隐痛,口干咽燥,便干,伴有干呕及呃逆,舌尖红,脉细数,治疗上以益胃养阴为主,用药为沙参 15 g,麦冬 15 g,生地黄 10 g,当归10g,白芍 15g,山药 10g,党参 10g,佛手 15g,甘草 9g。

1.3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其中治愈为患者胃脘部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可见溃疡面完全愈合;好转为患者胃脘部的疼痛有所缓解,发作的次数有所减少,其他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可见溃疡的面积缩小50%以上;无效为患者胃脘痛的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胃镜检查可见溃疡的面积缩小不及50%或者更少。同时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见表1。结果示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随访后复发情况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随访后复发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其发病的机制较为复杂,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同幽门螺旋杆菌、胃酸的分泌过多、情绪激动及饮食结构的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1-5]。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溃疡形成及复发的主要原因,西医常规治疗一般选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药物。老年患者同青年患者比较,在体质、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都会不同程度降低,因此一旦老年患者发病,病程相对较长,基础疾病较多,各脏器功能低下,因此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该病的病理损伤一般是气血而阴郁所致,其伴有正虚邪恋的临床特点。且本病好发于秋冬季节,疼痛一般以入夜为甚;消化性溃疡病位在于胃,但是由于脾胃燥湿相济,因此本病发生同肝、脾、胃诸脏均相关,一旦出现肝失疏泄,则会发生壅胃碍脾,导致脾失健运,胃受纳出现障碍,肝气郁滞;此外,中医学还认为部分难治性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一般迁延日久,多属气滞血瘀,瘀血形成后病变部位的阳气被遏制,无法舒展,不能行使温煦的作用,造成了瘀寒征象。因此,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和以下因素有关,肝气犯胃和植物神经的紊乱有密切联系,肝胃郁热则同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联,脾胃虚弱则与老年患者的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低下有关,瘀血的阻滞属于局部的病变造成了微循环的障碍引起局部的供血不足导致[6]。因此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理因素为“虚”与“滞”,病位主要在肝、脾、胃,治疗上应以补虚通滞为治疗原则。

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及复发率均好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值得临床使用。

[1]罗秀珍.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8):1242-1243.

[2]郭金秀.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3):495-496.

[3]王宏刚,陈媛,张艳.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3):66-68.

[4]王幼立.自拟疏肝消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25-1026.

[5]周永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88-89.

[6]钟科.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2,4(5):97-98.

猜你喜欢

症见胃脘消化性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养咽止咳桑叶方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