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通腑开窍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2013-11-30张龙海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12期
关键词:通腑化瘀内皮

陈 立 李 兰△ 韩 悦 吕 波 张龙海

(1.贵州省中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3.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220000)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急症,是临床常见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其高危人群正在逐渐扩大。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多种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严重不利影响的因素,因此,寻找一种能够通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对本病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化瘀通腑开窍法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均经头颅CT和 (或)MRI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制定,辨证属实证及本虚标实证(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中脏腑:闭证之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病程小于7 d。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 46~82 岁,平均(64.25±10.2)岁。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5~79 岁,平均(66.1±6.94)岁。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均遵循《急性脑梗死治疗指南》,根据病情常规予控制颅内高压、调整血压、脑保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对症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运用本院协定方化瘀通腑开窍方:红花 10 g,赤芍 10 g,川芎 10 g,三七10 g,归尾 10 g,石菖蒲 10 g,远志 10 g,芒硝 5 g,大黄6 g。药物由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提供。每日1剂,加水500 mL,煎至100 mL,分早、晚两次口服或鼻饲,疗程14 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合疗效指数进行评价: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疗效指数减少≥85%。显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疗效指数减少≥50%。有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疗效指数减少≥20%。无效: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疗效指数减少不足20%。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试剂盒由长沙丽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连续变量用()表示,分类变量用百分数表示,两组连续变量之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两组等级资料之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所有分析都采用双侧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NO、ET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血清NO、ET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O、ET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O、ET结果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急危重症,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对该病的防治得到了长足的进展,早期的血流再通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疗效并不肯定,也没有明显降低脑卒中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且存在时间窗及各种并发症的问题。中医学在该病的认识上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实际益处,急性脑梗死为中医学“中风”、“卒中”范畴,现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急性脑梗死统一命名为“缺血性中风”,并提出急性期以闭证为多[1],病机关键为风火痰瘀闭阻清窍、腑气不通,因此急性期的治疗必须抓住活血化瘀、通腑泻热、醒脑开窍[2]。基于卒中急性期相同病机特点,本研究明确了化瘀、通腑、开窍的治法、治则,自拟化瘀通腑开窍汤,方中红花、赤芍、川芎、三七、归尾养血活血、化瘀通络,石菖蒲、远志通络开窍,大黄、芒硝理气通腑,腑气得通,痰热得去,邪有去处。诸药合用,使热邪得清,瘀血得化,壅滞得消,窍闭得开。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化瘀通腑开窍汤与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比较,在综合疗效评价方面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明显增加了临床疗效。

ET是已知由内皮细胞分泌的最强缩血管活性物质,其本身还具有促进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的轻重及预后显著相关[3]。NO是重要的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内皮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等功能[4],脑梗死血管内皮损伤后,NO及其他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通透性改变,加重梗死面积[5],因此通过监测 ET、NO 水平变化,对评估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化瘀通腑开窍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够更好的降低血清ET水平,增加血清NO水平,从而改善内皮舒缩功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增加临床显效率,而这种作用可能通过调节NO、ET水平,减少血管内皮的损伤,改善脑循环等因素有关,改善脑梗死的预后,对脑梗死的治疗大有裨益。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40.

[2]施庆岳,蒋袁磊.中医药治疗中风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6):394.

[3]刘显,毛永军,刘建军.脑梗死血浆内皮素含量与临床意义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9,21(2):34-36.

[4]唐明朝,李代强,张秀英.实验性骨质疏松病理学观察及血清 NO 和 NOS 测定的意义[J].右江医学,2005,33(3):220.

[5]Murdoch J,Hall R.Brain protection: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consideration.Part I:The physiology of brain injury[J].Can J Anesth,1990,37:663.

猜你喜欢

通腑化瘀内皮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意义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