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宽恕,但永远牢记

2013-11-29王木春

教师博览 2013年3期
关键词:竹条唾沫板车

那个可怜兮兮的三年级小学生王木春,还屈辱地蜷缩在阴暗而破旧的乡村教室前的菜地里,等待着我走向他,伸给他手,给予他宽容、慈悲、快乐、光亮,以及做人的一点尊严。

“当当当……”一阵刺耳、急促的钟声响起时,我刚走到教室窗口,瞥见里面人头攒动,突然一折身径直往家里狂逃。那钟声、人头、环境,使我惊恐无比。大姐好不容易将我扭送回学校。莫名的恐惧与强烈的不适感,便是我对人生的第一堂课的记忆。这种感觉伴随至今,每到一处新环境,我都无端地惶恐。

还好,我和邻居男孩同桌。课堂上两人常做小动作,还争执。年轻的女教师林,走过来,高举竹条,抽在同桌身上;复举手,我身子本能一闪,头碰在窗框上,可林老师的竹条并没打下来。林老师,既瘦又凶,有个难听的外号“瘦母猪”。她是城里来的,教完我一年级后就调走了。三十多年过去了,她的面目在我记忆中仍然清晰可见,尤其每逢别人夸我一口较标准的普通话时,我就立刻想起她——林老师,我的启蒙老师。

五年级,一位男代课老师教语文兼班主任,也来自城里,也姓林。他很偏心,村干部的子女,念书好的学生,他才瞧得上眼。不过他教学认真,初考前他组织我们早自习,每天上午6点半就得到校,而他骑自行车从3公里外的县城赶来。

印象较深的,是他独创的一套惩罚学生的办法。他不批评也不打鞭子,而是叫你伸出手,在桌上竖起来,像扳手一样的姿势。他双手抓住你的手掌和手腕,将你的手掌一点点往下压,再往下压,直到你眼泪涌出来。他一边做动作,一边盯着你瞧,一双浑浊而大的眼睛,却满含笑意,有时还轻声问:“疼吗?还敢吗?”此时,你已经连话都说不出了。他宣称,这种惩罚只让人疼痛,却不必担心伤及骨头,没事的。至今,我仍无法证实他的话是否科学。但是,那双含着笑的眼睛,我一想起,依然不寒而栗。上高中后,我曾在县城的闹市看他摆象棋赚钱。据说,他的棋艺是一流的。不知为什么,我从没有和他打过招呼。这20多年来,就再无他的下落。有人说,他早得肺病去世了。我听着,一顿难过。

我从来不打招呼的,还有另一个老师。姓王,我的本村,是学校里出名的火暴脾气。我曾经犯错,被他提着回家,饱受父亲一顿毒打。那是父亲揍我最残酷的一次。我没被打残,算是幸运。

他处罚学生的招数也独具匠心:凡粗口骂人者,自动往粗糙的墙壁上磨嘴巴;凡打架者,双方拳头自动往墙上打,次数不定,直到指头关节见血为止。如不肯积极配合以上惩罚,他会按住你的头或手,死劲朝墙上搓或击打。聪明的人,都选择“自行解决”。偶尔,他会抓过粉笔擦,给你补充一个“大白脸”。

一次,有同学冤枉我一件事,我据理力争,但一人敌不过众口,我一急,脱口而出一句粗话。全班霎时安静下来。他突然大声命令:“放肆!你们大家都朝某某吐唾沫!”我尚未反应过来,已被许多小脑袋围成一圈,唾沫雨点般飞来。我右手扯下帽子,发疯地挥舞起来……

放学,我独自躲在教室前的菜地里,用帽子一点点擦去头上、颈上、身上的唾沫。我没哭。当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祖母盯着我的后背,问:“阿孙,你身上的水迹哪来的?”我支支吾吾走开,拐人小巷,终于野狼般惨叫起来。这一瞬间,我长大了,懂得了什么叫耻辱、什么叫仇恨。

我从此没有叫过他。不久,我们换了另一位好脾气的老师。

再见到他,是高三时候。深秋的傍晚,我站在家门口,看见已显得苍老的他极其吃力地推着两轮板车,上面推满炉灶、桌椅等杂物。我一阵酸楚,突然走过去,双手扶在板车沿,帮着推上门口的山坡,直到村口。他似乎告诉我他一家搬到县城了,这是最后一车家具。我目视前方,始终一声不吭,内心却交织着痛苦的火焰。回来后,我愤怒自责:“我这废物,我这贱骨头,我为什么还要帮这种人推车?”此后20多年,我没再见过他。

小学时的“唾沫事件”,成了我最渴望忘却却又最无法忘却的记忆。它像一道无形的伤口,洞穿我的心灵,多少年来一直无声地淌着血。我除了大学期间在《福州晚报》的某篇豆腐块文章里轻描淡写地提及它,始终把它腌渍在灵魂深处。我不止一次地想,为什么我偏偏迷恋教师职业呢?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潜意识或者幻想:我要去补偿当年自己缺失的爱,或者,那个可怜兮兮的三年级小学生王木春,还屈辱地蜷缩在阴暗而破旧的乡村教室前的菜地里,等待着我走向他,伸给他手,给予他宽容、慈悲、快乐、光亮,以及做人的一点尊严。

许多年,我受伤的心灵从未恢复过,我内心的仇恨不曾消释过。直到四年前,在一家饭店里,我邂逅了他。他喊我的名字,我愣住了……

他说他几年前退休了,如今在店里帮子女打理生意。他还高兴地向其他客人介绍说,这是我学生某某。他那样苍老,不复有当年的一点凶悍影子,连眼神也是柔和的。告别时,我小声地说:“王老师……”

他没有听见。我估计他已不记得当年的事了。

“王老师”三个字,我毕竟叫了,但,那是在我深味过15年的教育甘苦之后,那是在我走过一半长长的人生路、读过许多美好的书籍之后……

(摘自《身为教师》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责编:向晴

猜你喜欢

竹条唾沫板车
悠悠板车情
最绅士的报复
被抖没的好运气
板车
农民的渔民生活
农桑之心
父亲的板车
那一次,我与爱心相遇
VOICE
爱恨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