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县域商贸物流业研究——以安徽为例

2013-11-29翟荣兵

铜陵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商贸物流业

翟荣兵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坏直接影响“中国梦”能否实现。

安徽人口近71%、国土面积近82%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加快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1]。2011年安徽省县域(56个县和6个县级市)GDP总量为7390.29亿元,占全省的50%不到;财政收入451亿元,只占全省总量的17.1%,消费品零售总额2145.2亿元,也只占全省总额的43.8%[2]。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于安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通过查阅材料和数据分析,安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县域人均GDP增加564.3元,县域GDP总额增加127.11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1.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约0.5个百分点[1]。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以城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52.6%,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见图1),扣除被城镇化、伪城镇化部分,中国实际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2012年安徽的城镇化率46.5%[2],如以非农业所占比例计算,实际城镇化率只有22.9%,低于全国同期水平(见图2)。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偏低的城镇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的集约,城市规模、空间扩大,更重要是达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留得住人,必须需要产业的支持。商贸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第三产业中所占比例和贡献率越来越大,发展商贸物流业可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水平和内涵。

图1 中国与世界城镇化率比较

图2 安徽与全国城镇化率比较

目前安徽县域商贸物流业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同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影响着县域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影响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国内对县域商贸物流业相关问题虽有一定的研究,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的研究尚显不足。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首先是量的改变,即城镇数量增加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其次,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可用“三个化”概括: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田园化。所谓“新型”,就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还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城镇)化[3]。

新型城镇化与县域商贸物流业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见图3)。

图3 相互关系图

1.基于OLS方法确定安徽城镇化率与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性及程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小是衡量商贸物流业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考察城镇化率与县域商贸物流业的相关性及相关度,笔者以城镇化率与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相关性及程度来衡量城镇化率与商贸物流业的相关性和程度,文章运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建立安徽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OLS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4]。

表1 安徽城镇化率与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建立模型如下:y=x0+x1t+p(x0,x1为待定参数,p为随机扰动项,一般情况下不计),x0=y-x1t,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4]。利用表1中

数据估计两个变量相互关系模型。

(1)城镇化率对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模型

可以看出城镇化率每提高1%,拉动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高127.11亿元,并得出:x0=y-x1t=1262.4775-127.11*39.425=-3748.8343,得出影响公式为:y=-3748.8343+127.11t。

表2 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有关数据

(2)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镇化率影响模型

同理可以得出y=0.0074,可以看出县域GDP每提高1亿元,城镇化率每提高0.0074%,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城镇化率影响模型为:x=30.083+0.0074y。

综上分析证明了安徽城镇化率和商贸物流业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见图3),共同发展[4]。

2.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助县域商贸物流业发展

(1)带来消费的增加

我省农村人口比较多,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还需推进,通过城镇化可以增加城镇数量和集约城镇人口,城镇消费能力和消费量必将达到大步提升和增加,商贸物流业会更加活跃。新型城镇化也会极大的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农产品自给率进一步减少,农产品物流总量和总额会大幅度增长[3]。

(2)提高生态意识

低碳、环保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产业体系必须是循环、节约使用资源的。过去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既得利益,过滥的招商和圈地,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环境污染加大,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商贸物流业属于服务业领域,资源和能耗较少,随着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将会提高绿色产业的比重;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智能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将会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其在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信息技术在交易、物流、配送、供应链、结算、交易环境、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4)带来城镇联动和城乡互补能力的加强

新型城镇化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加强城镇联动和城乡互补。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将加强城乡之间商品的对流,充分体现城乡一盘棋,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

3.商贸物流有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1)大力发展县域商贸物流业,有益于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

通过商贸物流业发展,带动了餐饮业、旅店业、房地产业、车市场、文教卫生事业和城市建设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在经济效益上,目前安徽城镇化比例不到50%,2020年可达到60%,将有600多万人围绕城镇开展二、三产业并消费[3]。

(2)大力发展县域商贸物流业,有益于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通过对第三产业有关行业的促进,大力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就业,提高税收,还可以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城镇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实现由传统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变为现代型的“结构转换型”城镇化,可以就地就近实现城镇化,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二、安徽县域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

商贸物流业本质是一种物流服务活动,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商贸物流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对城镇化水平、内涵的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县域商贸物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力度尚显不够。

1.基本发展趋势

图4 近五年安徽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是县域商贸物流业对全省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随着安徽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商贸物流业逐渐由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变成了重要的中心环节,加速了经济总量的扩张。从图4可以看出,近五年安徽县域社会消费零售总额逐年大幅度提高,2011年,安徽62个县(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现2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2011年安徽批零贸易餐饮业增加值4882.6亿元,比2010年提高17.6%。外贸进出口成交额也出现了新突破,2011年全省商品进出口完成3133782万美元,同比增长29.1%。全省县域商贸流通领域批零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22.7%提高到2011年的25.2%[4]。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通过“一增加二改善三提高”,增加了新的、现代化的商业网点,改善了现有商业网点落后、破旧的现状,提高了城市品位。县域道路建设有了新的发展,2011年全省公路密度达到了每万人21.9公里,比2000提高了近3倍,全省1381个乡镇实现了公路全通达,全省17134个行政村中只有4个行政村公路没有通达,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公里的全通达[2]。

三是商贸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商贸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过去商贸物流业对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比较小,现代化水平不高,以传统、低层次形式出现[5]。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运用,现代化的商贸物流业正在蓬勃发展。

2.存在主要问题

同时县域商贸物流业也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策支持不够,缺乏科学规划。国务院、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有关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安徽省需加快政策的落实;县域政府也需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将工作落到实处。县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本地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至少涉及商贸物流业在未来的布局结构、档次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速度等方面[6]。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凝聚功能不强。当前,县域熟悉商贸物流业的专业人员不多,对商贸物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基本的物流理念,实践经验也不足。培养、培训机制的缺乏也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发展。由于县域商贸物流业企业规模小、服务单一,整合现有资源不足,没有很好的运用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县域因财政不足等原因,对有关影响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不高不仅表现在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配送体系不发达[7];还表现在现代化的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在商贸物流业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简单、粗放的管理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县域商贸物流业发展。

四是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安徽县域商贸物流业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市场运行调控、市场流通秩序等方面存在不足[8]。过度竞争、低水平竞争、不正当竞争层出不穷,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营造和维护。

三、对策

1.做好政策和组织保障工作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文件。如2012年7月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10条”、中央1号文件等,安徽省也于2011年出台了《安徽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县域政府应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作用[6]。为加强对商贸物流业建设的领导,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当地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要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各有关工作。在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工作上给予引导,在行为上给予规范。

2.积极抓好顶层设计

根据各地产业规模、产品特点及交通条件等,以企业、商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的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如充分利用皖北地区能源丰富优势;宿州、亳州、阜阳等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优势;合肥地区产业基础好、科技资源丰富优势;皖江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皖南、皖西地区生态、农副产品和矿产等资源优势,对商贸物流业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对现有的各类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要引导帮助其增加软件和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功能,规范运行。对城市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等规划进行制订和修编[7],充分考虑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以及相关道路等设施。

3.发展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流通体系

一是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一定措施积极推进一批诸如徽商集团、合肥百大、安徽商之都、安徽华夏、阜阳华联等有影响、有实力、有优势的骨干企业不仅在本地、在省外甚至在境外做大做强。

二是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安徽县域从事商贸物流业的企业以中小型为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其扶持,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对发展当地经济,带动就业、稳定税收有着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品牌培育。县域应根据当地特点,结合文化特色,注重培育特色鲜明的企业主体,提高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力。

4.加大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农村的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有力支持[8]。要舍得资金放到农村,切实解决农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县域地区可通过投入并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形式,有重点的解决县域物流、商贸、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总量偏小、竞争力弱、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调动地方和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引导多渠道资金对服务业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定要立足优势,面向市场,科学论证,合理规划,配套建设[9];对影响商贸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应重点建设。

5.推动商贸流通领域现代化建设

通过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拓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等形式推动商贸物流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鼓励企业实行内部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鼓励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适用的物流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现代化水平,推进商贸物流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实现现代商贸物流体现的建立[10]。增强电子商务对商贸流通行业采购、营销、配送等方面的提升和带动作用。随着连锁经营方式向更多行业的延伸,通过连锁企业业务和经营模式的创新,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和统一配送,全面提高我省县域连锁经营企业的规范化水平。

6.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降耗

通过开展绿色流通、低碳消费促进工程,加强能源消耗管理,推进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措施降低商贸物流领域的能耗。通过各种措施引导居民加大对节能、绿色产品的消费。在能耗较大的行业制定节能和能耗标准,采用节能效果好的技术和设备,取消一次性用品,巩固现有节能降耗的成果。加强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7.做好发展环境和人才保障工作

通过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应急调控机制等措施加强对市场运行的调控;通过健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机制、完善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规范市场流通秩序,营造和维护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在减免税收、规范行政管理和降低商贸物流企业成本等方面做够、做足功课,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要切实做好商贸物流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一是要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培养一批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专门人才;二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人才队伍。

8.大力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通过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商贸流通服务水平等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9]。不断扩大农村连锁经营网点覆盖面,提高统一配送率和农村物流效率,不断提升农家连锁店水平,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通过实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程、优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布局、推进“农超对接”等措施打造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所有县(市)城区应建设改造至少1家以上具有批发、零售功能的标准化农贸市场。鼓励企业、学校、酒店等与农产品产地企业直接对接。

[1]汪桥.农村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安徽省统计局,2004-2012安徽统计年鉴统[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2.

[3]赵进一.新型城镇化——开启中国梦的金钥匙[J].检察风云,2013,(4):4-5.

[4]钱跃.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303-304.

[5]王之泰.商贸物流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1,(10):10-13.

[6]刘豫.广西区域物流的发展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09.

[7]哈娜.建园热的冷思考——浅析我国物流园区建设与发展[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王瑛,汪凯茜.我国商贸物流业发展趋势、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4):44-45.

[9]安徽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2012-12-31.

[10]Faik Bilgili.The determinants of FDI in Turkey:A Markov Regime-Switching approach[J].Economic Modelling,2012,(4):33-34.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商贸物流业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画像即墨商贸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