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炉纹饰与工艺

2013-11-28李飞群

关键词:手炉纹饰工艺

李飞群

(舟山博物馆,浙江 舟山 316000)

一、手炉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手炉,《辞海》中解释说:“冬天暖手的小炉,多为铜制。”《红楼梦》第八回中也有关于“手炉”的描述:“可巧黛玉的丫环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接了,抱在怀中。”它是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用火取暖,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

手炉的起源,民间传说是隋朝时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一个叫许伍的县官。当时,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正值深秋,天气肃杀寒冷,许伍为取悦炀帝,叫江都铜作名匠赶制了一对龙凤铜手炉加入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①。后来有人仿制,逐步流传开来,在民间普遍使用。元人伊世珍《记》引《采兰杂志》云:“冯小怜有手炉曰辟邪,足炉曰凫藻,皆以饰得名。”元·张显也在《辇下曲》云:“国老手炉先引导,白头联骑出都城。”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已有手炉,且有辟邪饰纹,故以“辟邪”命名。而作为暖炉类,在宋就有被炉,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之五》云:“稳作被炉如卧坑,厚裁绵旋胜披氈。”取暖之外,手炉更有焚香之功能。《红楼梦·十九回》:“袭人……又用自己的脚炉垫了脚,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在宝玉怀里。”作焚香之器,历史上最有名的为汉武帝时的卧褥香炉,《西京杂记·卷一》:“长安巧工丁缓者……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可置之被褥,故以得名。”

谈及“手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汉唐宋元的发展期、明清的鼎盛期以及民国的衰落期三个阶段。早期人们采用的是“陶范法制作,器物上留有铸疣、铸瘤,无梁带”四系,可提起移动。到了唐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成熟,制炉材料由青铜改为铜,器型多为“簋簋之属为之”,即方圆二式。将火炭或余热的灶灰放入其中,小不盈掌的袖炉用来“熏衣灸火”。明清时代的手炉制作达到了鼎盛时期,制炉工艺明显提高,材质精良多样,炉体古朴厚重,线条遒劲自然,刀法圆滑洒脱。特别是清代,“手炉”制作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光有水红铜、紫红铜、红铜、黄铜、白铜等材质的手炉,还出现了景泰蓝、描金漆、铜鎏金、玉等材质考究,极富观赏性的手炉。相比明代自然简朴的纹饰,清代的手炉纹饰则显得纷繁复杂。不仅炉盖镂雕精致生动、状态各异,炉身纹饰也是极为讲究,山水人物、花鸟祥兽等纹饰满器、繁缛细密,炉底和提柄处还题有作坊或人名款识。当时制炉名声显赫的除张鸣岐以外,还有周文甫、王凤江、蔡家、赵一大、潘祥丰、胡文明等,“皆名闻朝野,信令传后无疑”。而手炉收藏和玩赏也风行一时,从史籍上记载来看,使用手炉的人,上至皇帝、妃子和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几乎遍及城镇和乡村。在古代文人眼里,铜手炉的玩赏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的使用功能。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衰落,手炉工艺逐渐衰落,制作工艺也由繁至简,不但形状纹饰单一,且材质也以黄铜居多。五十年代后,已鲜有新制的手炉,此时手炉的制造和使用已是日薄西山。

二、手炉纹饰与工艺赏析

手炉由炉盖、炉身、炉底、提梁等组成,早期的手炉以方圆为主,后来出现了六角形、八角形、瓜棱形、梅花形、花篮形、海棠形等千姿百态的造形。此外,考虑到手炉的坚固性、美观性,工匠们将炉底设计成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荠底等,一些手炉的提把上也作了艺术设计,如弧形柄、花纹柄、花篮柄、折角柄、竹节柄等。手炉除讲究器形外,最出彩的工艺是纹饰,手炉上的纹饰主要体现在炉盖上,其次是炉身和炉柄等处。花纹纷繁、镂空雕刻的炉盖与绘有福禄祥兽、人物山水等花纹的炉身相得益彰,寄托了人们追求吉祥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人们的意识和时代审美特征。

手炉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不仅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也蕴涵了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是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的奇珍异卉。其精美的纹饰和雕凿錾刻工艺略可分为三种类别,现以舟山博物馆馆藏手炉为例,分别介绍。

(一)几何形纹饰

几何形纹饰在明晚中期手炉中尤为盛行。用朴拙、严谨的几何纹饰用作炉盖的主纹样,主要有连珠纹、八宝纹、弦纹、编织纹、云雷纹、窗格纹、水波纹等。这些看似简洁的几何形纹饰通过以单种或数种几何形美术图案上下、左右反复来回而产生看似复杂、实为单纯的美丽图案,犹如古典园林中的花墙漏窗一般雅致,印证了明代工艺崇尚简约、朴素的特点和审美理念。

1.民国 几何纹圆形袖炉

炉高6.9厘米,炉身腹径5.5厘米,银白铜,平底,无提梁。炉盖以无数规则的几何图形编织结构为图案,使人感觉千变万化。器型小巧玲珑,制作考究,雕刻精细,把握在手掌心或藏匿在袖管里,极有韵味,别具一格。见图一。

2.明 张鸣岐款几何纹方形手炉

炉高10.5厘米,口径14.5×11厘米,底径18×13.5厘米,长方形,四角圆弧,平底四乳足、单提梁。此炉壁厚体重,致密坚实,浑厚古朴而又不失精巧,铜质纯净,包浆柔和,暗暗的紫铜光泽给人一种沧桑之感。炉身素面无纹饰,炉盖运用竹篓编织形纹饰,炉底有“张鸣岐”款。见图二。

3.清 花卉几何纹瓜棱形手炉

炉高9.5厘米,口径11.5×9厘米,底径9×7厘米,平底,单提梁。此炉铜质优良,包浆自然,造型古朴。炉身呈瓜棱形,光素无饰,炉盖镂空花卉几何纹,器形精巧,工艺精湛,有种自然舒张而随风飘逸的神韵。见图三。

图一 民国几何纹圆形袖炉

图二 张鸣岐款编织纹方形手炉

图三 清花卉几何纹瓜棱形手炉

(二)吉祥纹饰

随着炉制作业的发展,手炉的纹饰与工艺也日益丰富多彩。自清初以来,随着清代人注重花俏丰繁的审美意趣,手炉的纹饰和工艺而变得格外讲究,不厌其精,不厌其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纯真而美好的吉祥纹饰在手炉中运用也异彩纷呈。珍花异草、祥禽瑞兽、音韵文字、神话传说等都构成了吉祥图案的深厚意蕴,它在几何形的基础上更添几多风采,几多寓意,如:喜上眉梢、彩蝶如意、刘海戏金蟾、和合二仙、竹报平安、马上封侯等,每一种都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的向往和追求。

1.民国 云白款喜鹊登梅圆形手炉

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民间传说七夕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见。因此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

此炉高8.5厘米,炉身腹径10厘米,黄铜,平底,云芝耳,单提梁。炉盖纹饰运用吉祥图案喜鹊登梅图案,意寓喜事临门。底有“云白”款。见图四。

2.民国 福禄寿圆形手炉

福禄寿纹饰为传统的吉祥图案,明清时极流行。其中福有时以手执桃子的福星,或以蝙蝠、龙凤、瑞日喻意福;禄以鹿、元宝喻意禄;寿以仙鹤、寿桃、松柏喻意寿。福象、禄象、寿象的祥符图案内容寄托着古人祈祷追求家道昌盛,多子多福,升迁,发财,成名成家,长寿康宁的愿望与憧憬。

此炉高11.5厘米,炉身腹径14.5厘米,黄铜,平底,云芝耳,双提梁,炉盖以镂空网状纹为地,中间开光镂空“寿”字纹,其外饰一组蝙蝠(福)与钱币(禄)纹相间作图案,为福禄同寿之意。见图五。

图四 民国云白款喜鹊登梅圆形手炉

图五 民国福禄寿圆形手炉

3.民国 荷花蝴蝶圆形手炉

花蝶纹,是在蝴蝶纹的基础上加入花卉元素构成的纹饰,是中国民间喜爱的吉祥纹饰之一。蝴蝶翩翩飞舞,有一种缠缠绵绵的意境,象征亲人、爱人、有情人之间欢乐团聚不分离;蝴蝶纹与牡丹、荷花、菊花等其他花纹相配,能够演化出富贵、吉祥、平安等美好祝福意境。

此炉高7.9厘米,炉身腹径12厘米,黄铜,平底内凹,单提梁。炉盖镂空二周连珠纹,中间錾刻花瓶、荷花、蝴蝶纹饰。荷谐音“和、合”,即和谐、和好、好合;“瓶”和“平”同音同声,平安之意;蝴蝶暗喻老人长寿、福祉。见图六。

4.民国 花果纹海棠形手炉

花果纹,是指以各种植物、果实为主题的纹饰。多为石榴、荔枝、葡萄、枇杷、桃、柿子西瓜、苹果、樱花、茶花、莲花等各种花果纹样,寓多子、多福、多寿之意。

此炉高11厘米,炉身腹径13厘米,黄铜,海棠形,平底内凹,单提梁,此炉在器型和纹饰上都有独特的艺术创新,炉型打破方圆常规,采用海棠型表现形式,炉盖纹以网格纹为地,中间开光錾刻花果纹,既玲珑别致,又有富足、丰美的寓意。见图七。

5.清 双喜纹方形手炉

书画纹,是指以山水人物、庭院及文字图案为主题的纹饰,书画纹饰在是清中晚期较为常见。有将古代书画中的山水人物及书法文字摹绘下来,与炉盖几何形纹饰相融于一体;有将常见的文字与其它装饰相结合组成图案展示内涵的。如“喜”、“寿”、“福”、“万”等汉字,表达了人们多福多喜的心愿,为平民百姓所喜爱。

此炉高11厘米,炉身腹径12厘米,黄铜,方形,平底内凹,单提梁。炉盖中间镂空双喜字纹与中国传统几何纹样相结合,错落有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意愿的祈求,多用于结婚致喜盛礼之用,双喜临门,喜事连连。见图八。

图六 民国荷花蝴蝶圆形手炉

图七 民国花果纹海棠形手炉

图八 清双喜纹方形手炉

手炉中的吉祥纹饰丰富多彩,千变万化,除上述例举的题材外,吉祥纹饰还有很多。在历久弥新的吉祥图案中,它所承载的已经不止于单纯的心理写照,更是人们对自然世界“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理解、对人际社会“美善统一”的态度,以及对幸福的渴望和生命的礼赞。

(三)欣赏性纹饰与工艺

清代是我国手炉制造史上的繁荣时期,造型活泼多样,纹饰图案题材广泛,工艺精雕细镂、穷极工巧,使得手炉进入宫廷,一跃成为皇家日用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特别是清中晚期,錾花工艺发展形成了独立的艺术,炉身通体雕镂錾刻,各种优美的山水景致、福禄祥兽等欣赏性纹饰浓缩在银寸之中,意境非常的飘渺和深远,规格高的甚至还使用了烧蓝、镏金及错金错银等特种工艺,给人一种别致富丽之感。

1.清 錾刻花鸟纹圆形手炉

錾刻工艺是手炉最常用的装饰方法之一,兴起于乾隆、嘉庆年间,到了同治时期已日趋成熟。工艺名匠以錾刀代笔利用铜质柔软性和延展的机理特性,直接在铜器上镌图刻画。或平刻,或镌刻,或镂刻,线条灵动流畅,奏刀爽劲,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给人以玲珑剔透之美感,具有很强的视觉享受和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此炉高7.8厘米,炉身腹径10.5厘米,白铜,平底,单提梁。运用镂雕和錾刻两种工艺,炉盖上镂雕菊花纹与几何纹相连接。炉身上精细地錾刻花鸟纹饰,几棵清高而有节的竹枝上,栖息着一只可爱的小鸟,竹报平安,充满了中国独有的文化韵味。见图九。

2.清 开窗烧蓝花鸟纹长方形手炉

烧蓝为景泰蓝工序之一,在银胎上敷以珐琅釉料进行烧制,因蓝银色相配亮丽而得名。手炉“烧蓝”工艺受景泰蓝工艺的影响,用刻刀在铜面上进行细致的线刻,然后将各种不同的釉料填充进这些凹陷的线条中,这种工艺也称“烤蓝”或“填蓝”。两者在工艺上相似,烧蓝形成的蓝更为水彩般的透明,清代的皇家贵族特别推崇景泰蓝珐琅彩工艺品,一些精工细雕的“烧蓝”工艺的手炉被达官贵人们陈设在宫殿、厅堂,用来显示其高贵富有的身份。

此炉高12厘米,口径13.5×10厘米,底径19.5×13厘米,白铜,呈长方形,四角圆弧,平底内凹,单提梁。此器造型稳重大方、胎体厚实、刻工细腻、烧蓝工艺。炉盖镂空梅花网纹为地,中间开光镂空菊花纹。炉身开窗烧蓝绘荷花飞鹤、喜鹊登梅、苍松、青竹图案,四角均书“寿”字纹。喻为齐眉祝寿,松鹤延年。见图十。

3.清 白铜嵌银丝人物图椭圆形手炉

手炉中的错金银工艺,多见于清代乾隆年间。其表现手法为在手炉表面上绘出精美图案,依图案之形錾出槽沟,将纯金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经过错金银工艺加工的手炉,花纹华丽繁复,外表雍容华贵、绚丽多彩,往往供给皇亲贵族及富商巨贾之家所享用。

此炉高12厘米,炉身腹径14厘米,白铜,平底,单提梁。炉盖为镂空云芝万字纹纹饰。炉身开光内嵌银丝刻人物故事图景。庭院内花树草坪,洞石盆景,景色宜人。一官人立于华盖之下,身旁有一侍者,手举华盖。官人面前,差人敬献,有“升官进爵”的吉祥寓意。线条嵌刻婉转流畅,十分细腻,人物逼真传神。见图十一。

图九 清錾刻花鸟纹圆形手炉

图十 清开窗烧蓝花鸟纹长方形手炉

手炉的纹饰与工艺经过历代工匠不懈的探索和研究,将本地区的时代特征、风俗习惯、传统意识、社会影响、文化经济、审美观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构思奇巧的造型,意蕴丰富的纹饰,精湛绝伦的工艺,值得后人潜心研究考证,加以弘扬传播,以求让手炉艺术能够长久流传于世。

三、手炉里的冷暖情

小小的手炉,记录和展现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温暖的,更是温馨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绘了文人们在某个冬日的雪夜,围着火炉煮食烹汤,御寒暖身,对酒谈诗的场景;清代宫廷画家陈枚组画《月漫清游》“寒夜探梅”中,屋檐下彩灯高挂,庭院里寒梅著花,女子捧着手炉从另一院落款款而来……乾隆御诗“眷信侵寻槛外梅,倚吟秉烛共徘徊,轻寒不进深庭院,女伴携炉得得来”,更是道出了皇宫贵族的大雅之堂中,女子悠悠然听曲赏花,炉烟袅袅而出的幽雅;故事片《海上花列传》中,旧式的女子,捧着手炉,落寞地独坐于清凉的西楼之上……那精巧玲珑的手炉诉说着别样的伤感。这许许多多的手炉,蕴藏着许许多多真真切切的故事,传递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冷暖之情。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铜手炉已退出生活的舞台,逐渐被人遗忘。那曾经与手炉有关的故事也已渐渐模糊,但“抚炉忆昔”,仍不失一段关于温暖的回忆。

注释:

①参见金根源,张正望:《中国民间手炉鉴赏》,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猜你喜欢

手炉纹饰工艺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雕漆纹饰的修复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吉利永长——中国传统纹饰之回纹
收藏手炉看3点
素手捻袖炉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