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新区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职业教育优化策略

2013-11-28丁芳盛杜晓屿

关键词:新区心理健康因子

丁芳盛 杜晓屿

(1.浙江海洋学院 心理教育中心,浙江 舟山 316022;2.舟山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浙江 舟山 316000)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传统道德对社会的制约力在下降,违法犯罪现象有显著增加。警察职业的高风险、高应激、高强度、高负荷特征有增无减,所以关注警察心理健康,改革或完善基于警察心理健康的职业教育成为日渐重要的现实需要。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已有较多关于警察职业心理的报道。现有的该类研究常以调查法为方法,测量工具较多地使用经典心理量表(如症状自评评量表等)[1],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不同警种(如狱警、刑警、交警、司法警察等)[2-8]、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如北京、深圳、新疆兵团、海岛等)[9-12]的警察人群,但针对特殊经济区域警察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很少,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策略的研究更少。舟山群岛新区是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首个国家战略新区,从“先行先试”的群岛新区理念到国家海洋新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崭新、剧变又独特的复杂环境对新区警察职业带来全新挑战和巨大应激。本研究试图分析新形势下的警察职业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警察职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提出干预及优化策略,提高警察机构的执法能力,维护警察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221名海岛新区警察参加本研究。在轮训中安排团体上机测试。受测警察年龄跨度为25-57岁,平均年龄35.68±7.92岁,其中男警194人(87.8%),女警27人(12.2%)。综合类警察29人(13.1%),治安类警察132人(59.7%),侦查类警察60人(27.1%)。大专及以下警察者86人(38.9%),本科及以上警察者135人(61.1%)。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海岛新区警察人口统计变量的一般情况

续上表

(二)研究工具

1.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即SCL-90)[13]。SCL-90量表由Derogatis编制,吴文源教授修订,由90个项目组成,可以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和程度。

2.自编一般人口信息情况问卷。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岗位、月收入、成长地、家庭结构、社会支持等的调查。

(三)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主要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区警察SCL-90得分情况

SCL-90量表的总均分用GSI表示,也被称为总症状指数。金华等人的研究指出我国一般成人强迫、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的离散程度较大,以均值加1.96个标准差计,即用总均分(GSI)和M±1.96S的关系做为评定心理正常与心理阳性的统计标准[14],即若GSI

表2 新区警察SCL-90总均分评定结果

受测警察心理症状主要集中于抑郁和焦虑,两者检出率并列最高,其次是偏执,再次为并列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和恐怖,再往后依次为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这反映心理健康反应阳性的警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现象。抑郁消沉、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现象最多;其次为固执、猜疑,有推诿现象;再次人际关系敏感、交往上不适应,冲动易怒、攻击倾向等,这些压力综合征将显著影响个体工作和日常生活,进而影响心身健康,须引起管理者重视。具体见表3。

表3 新区警察scl-90因子统计结果及检出情况

(二)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分析

研究将海岛新区警察与全国正常成人SCL-90常模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新区警察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3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其中躯体化症状得分高于常模,而人际关系和恐怖两个因子的得分低于常模。具体见表4。

表4 新区警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三)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研究以不同警种、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成长环境、家庭结构作为自变量,分别以SCL-90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在SCL-90总分上仅有家庭结构存在主效应(F=3.293,p<0.05),其他均差异不显著。研究还进一步分析家庭结构(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出现离异或单亲等特殊现象的核心家庭三类)对SCL-90各因子的具体影响,以家庭结构为自变量,以SCL-90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焦虑三个因子和SCL-90总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见表5。这表明,与家庭结构有关的家庭规模、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成员关系及交往模式都可能影响警察的心理健康。

以SCL-90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差异分析发现,新区警察在偏执因子上存在着生长地差异(F(2,218)=3.337,P=0.037),具体见表6。而在其他因子上,三大警种(治安类、侦查类和综合类)、不同年龄、月收入、受教育程度的警察均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

表5 不同家庭结构的警察在SCL-90个因子得分上的比较

表6 不同成长地的警察在SCL-90个因子得分上的比较

(四)新区警察求助模式分析

受测警察遇到问题主要依赖自我力量(52.5%),其次是寻求父母(21.7%),再次是亲密朋友(21.3%,包含了爱人、恋人等),同学(2.7%),可以发现警察主动对外求助的意识不高,但也看到有1.8%的个体将心理咨询列入重大问题的求助对象,这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

三、讨论

(一)海岛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分析

新区警察心理健康自评情况总体较好。心理健康反应阳性者比例低。当前的警察队伍自身综合素质过硬。2005年起,公安部规定入职警察者需通过公务员考试、心理测验的筛选,选拔心理素质优良的人才进入警队。现代警察重视管理,对培训和考核等进一步加强,且通过借鉴西方警察的先进理念,警察队伍建设更趋专业化、职业化,保障加强,职业顾虑有所减少。

研究发现,新区警察在身体健康自我体验上总体不佳。结合社会现实,该现象主要由职业特征间接导致。首先,社会大环境日益复杂,新区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公安部门对外工作量已属高负荷。其次,公安系统提出“大教育、大培训”,推进岗位深化大练兵,科技强警等高标准的内部工作,都对民警们造成紧迫感,甚至是危机感。再次,警员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对责任感和成就感的积极期望等主观因素也加重了职业压力,并可能出现不良的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很可能导致警察的各种亚健康状态,出现各种酸痛现象,精神活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引发各类心身疾病。

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方面,海岛新区警察显著优于一般人群。警察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和该系统的认同和褒奖,环境较为良好。警察群体的人格特征总体也有助于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置与自身职业内部、公众的关系和冲突,能警民和谐,外界压力的不良诱因减少。

研究发现家庭结构是影响海岛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这对警察个体的人格形成、应对方式都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心身健康。研究也发现不同的出生地和成长环境对警察的偏执个性形成有影响,来自大中城市生活背景的警察人群倾向于对挫折、失败过度敏感。新区警察求助意识不强,社会支持力量较为单一。这可能受诸如怀疑、否定等职业思维、职业文化的影响。警察职业会对负性自动思维有一定的作用,警察容易持有怀疑等消极心理,情绪和行为上出现武断、世故、不思进取等。本研究发现不同警种、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方面对警察个体的心理健康没有显著影响。虽然结果如此,但作为社会一份子,这些均是警察个体社会化的物质基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二)警察职业心理优化策略的相关建议

1.强化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警察职业教育一般模式涉及养成教育、专业训练、在职训练和晋升训练。警察的养成教育主要分警察院校的学历教育和初任训练两类。《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于2001年公布,包括训练宗旨、分类、内容、训练机构及管理等,这意味着警察职业教育进入新的规范化时期,但仍没有对心理工作专门介绍。随着时代发展建议推进和落实心理工作,有利于警察群体客观应对挫折,减少职业倦怠。警察是否能心理健康,对其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情绪控制、能力认知、人格完善均有重要意义。美国警察重视在职训练,各州警察训练委员会往往明确规定在职训练的最低要求标准,训练内容强调工作技能,具体关注如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良好心理素质[15],值得借鉴。

与此同时,针对自愿入职警队的警察公务员需要通过警察招募和培训工作中的心理筛查制度。警队自身落实专门机构来负责警察职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专项经费投入,从基层心理咨询开始,设立专门机构,落实专业心理人才,有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干预方案。警队有自身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并考虑整合社会资源。

2.革新相关教育制度

(1)警察院校应将心理健康落实为通识类公共课程,包括各地市的警察培训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开设心理类的选修课程,有高质量的师资(含外聘)和相关设施。该课程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旨在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帮助学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自我调节等能力,在知识、技能、实践三个层面上完善自己。

(2)心理素质训练作为警察常规技能训练、岗位培训的常规课目。根据警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和实践之需,有针对性地设置体验式教学,突出实战化、针对化和情景化,掌握实用功能的心理技巧,如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心理复原力训练等。

(3)结合国内外先进理念打造警营文化,彰显人性关怀,定期推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突出维护心理健康意识,完善警察人格。采取拓展训练、影视等寓教于乐的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心理卫生常识,增强心理上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

3.构建保障社会支持环境

社会建设环境复杂多变,警队自上而下提供切合实际新环境需求的相关政策、制度支持和人文关怀。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正是实现各方平衡的中介因素,有利于警察合理认知,完善社会关系,并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不良行为模式,改善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针对新区警察自助行为多、社会支持系统单一的现状,警队需要保障相关制度来关心警察的个人发展、家庭生活,倾听他们的合理需求,搭建警察交流平台,以方便他们获得组织及朋辈的支持。具体以家庭为例,家庭是警察职业心理的首要影响因素之一,警队推进EAP计划,如自我缓压、亲子关系、夫妻交流等,在发生重大变故时尤其要注意及时寻求支持和心理干预。

[1]孟文,杨昭宁,王晓明.我国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J].心理研究,2010,3(2):78-81.

[2]邵晓顺,郑全全.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9(2):31-34.

[3]李华燊,聂生奎.313名普察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探索[J].心理科学,2009,32(5):1242-1244.

[4]Carlier IV,Voerman A E,Gersons,B P.The influence of occupational debriefing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atology in traumatized police officers[J].Br JMed Psychol,2000,73(1):87-98.

[5]钟伟芳.司法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1102-1105.

[6]马莹.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4(17):125-127.

[7]朱守民,孙栩,朱启星,等.公安刑侦人员心理卫生状况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2,18(2):1-2.

[8]胡业刚,陈雷,高波,等.刑事警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1):12-13.

[9]关梅林,曹慧,丁平,等.北京警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聚类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39-641.

[10]高北陵,胡赤怡,宛军.深圳市警察心理素质研究Ⅲ·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79-481.

[11]张淼,张桂青,杨思,等.新疆兵团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3):266-269.

[12]丁芳盛,叶芳,包陶迅.海岛警察的职业动机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5):52-55.

[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4]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1.

[15]Edward AThibault,LawrenceMLynch,RBruceMcBride.ProactivePoliceManagement[M].8th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2010:1.

猜你喜欢

新区心理健康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