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脚木叶显微鉴定

2013-11-27张维瑞袁王俊李昌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鹅掌鸭脚维管束

张维瑞,袁王俊,李昌勤

(河南大学 中药研究所,河南 开封475004)

鹅 掌 柴 [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Harms]为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又名手树、鸭脚木、小叶伞树。其叶入药称为鸭脚木叶,可祛风、化湿、解毒、活血,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斑疹发热、跌打肿痛、刀伤出血等[1]。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2-3]结果表明,鹅掌柴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我们在其他学者[4-5]研究的基础上对鹅掌柴叶以及叶柄的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于2010年3月采自河南大学花房,经袁王俊副教授鉴定为五加科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Lour.)Harms]。

2 结果

2.1 性状特征

鹅掌柴为掌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9~17cm,宽3~5cm,端有长尖,叶革质、浓绿、有光泽。叶片上具有不规则的黄白斑。气微,味辛、苦,性凉。

2.2 显微特征

2.2.1 叶片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4列,最外层细胞较小,细胞呈类圆形或类长方形,排列紧密,外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1列,细胞较小;栅栏组织由2~3列圆柱形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排列较紧密;叶肉组织中簇晶多见;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6~9束,排列成扇形,维管束内侧多有1~4个木质部在外的异型维管束,外侧有韧皮纤维,在扇形的中心处也有一异型维管束;主脉的上、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组织3~5列;薄壁细胞中草酸钙簇晶多见,偶见方晶;树脂道散布于主脉中,见图1。

图1 鸭脚木叶横切面1.厚角组织;2.上表皮;3.栅栏组织;4.草酸钙方晶;5.草酸钙簇晶;6.海绵组织;7.下表皮;8.异型维管束;9.正常维管束;10.树脂道。

2.2.2 叶粉末 绿色,有特殊的清香味。草酸钙簇晶较多,棱角较尖锐,直径为15.7~41.8μm,可见草酸钙方晶;纤维外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胞腔大,周围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导管为螺纹导管、网纹导管,亦可见梯纹导管,偶见具缘纹孔导管;气孔多为环式,也可见不定式,见图2。

图2 鸭脚木叶粉末1.导管;2.叶碎片;3.纤维及晶鞘纤维;4.气孔;5.叶表皮细胞;6.叶肉细胞中的草酸钙簇晶。

3 小结

综上所述,鸭脚板叶显微特征为:叶为异面叶,上表皮为复表皮,栅栏组织2~3列,外韧型维管束6~9束,外侧有初生韧皮纤维,内侧有异型维管束,叶肉细胞中草酸钙簇晶多见,也可见方晶。叶粉末晶鞘纤维多见,常见螺纹、梯纹导管,偶见具缘纹孔导管,簇晶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 864-5 866.

[2]徐杰,彭新君,李文欣.鹅掌柴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概况[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5):62-64.

[3]Wang H W,Lin Y Q,Wei S L,et al.Comparativ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ssential oils from the leaves and stems of schefflera heptaphylla using microwave-assisted and convertional hydrodistillation [J].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2012,36(1):229-237.

[4]李昌勤,袁王俊,吴宏欣,等.绵毛酸模叶蓼的生药学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4):29-30.

[5]苑鹏飞,李勉,刘广河,等.桂花枝与叶的显微鉴定[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24-26.

猜你喜欢

鹅掌鸭脚维管束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鹅掌恩仇录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我家的鹅掌木
鸭脚茶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风里的“鸭脚”银杏
横山鸭脚包游走于唇齿之间的岁月陈香
鸭脚木的花粉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