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哲学思考

2013-11-26浦爱东沈慧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哲学思考特色文化高职院校

浦爱东 沈慧

摘 要:“什么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文章从发展道路和方向、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外部影响因素等九个方面,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21-02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蓬勃发展,在规模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内涵发展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过去,众多的高职院校把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过于追求硬件建设,或者片面理解能力本位思想,带来了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有高楼没有“文化”的现象成为制约和困扰各高职院校深层次发展、内涵建设的又一瓶颈。为此,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研究和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道路,从而以特色文化立校、兴校,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内涵

从分类学的角度看,高职院校文化具有“类”的概念与“个体”的概念两层含义。“类”的概念是指关于高职院校的文化,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文化相区别的,它离不开高职院校这个主体,只能生存并适用于高职院校这个活动区间,也可简称为高职文化;“个体”的概念是指某一高职院个体的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个性化的一面,是此高职院区别于彼高职院的重要文化特征。因此,高职院校文化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概念。高职院校文化所涵盖的内涵分类,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认为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有认为包括制度(组织)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也有认为包括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等。

“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特色,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就是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色彩、文化风格。就是“不同于一般,不是平平庸庸,而是要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种个性能够形成学校的传统,代代相传,与时俱进。”[1]也就是说,学校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较中,既具有同类学校文化的共性,更彰显着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

在企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三流企业竞争靠产品,二流企业竞争靠服务,一流企业竞争靠文化”。的确,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竞争。同理,高职院校如果没有一流的或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就不会有一流的高职教育。“学校文化”这个词发源于“企业文化”,是个经济学概念,建设学校文化首先是为了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世界级战略大师迈克·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说:“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发展,只能选择两种战略:一个是差异化战略,另一个是成本领先战略。”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也应当注重差异性策划,要从本校历史和环境特点出发,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形成本校独有的文化特色。

那么,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怎么构建?高职院校可以向普通高校学习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也应当有自己的选择和创新。选择的是共性的规律,创新的是个性的形态。高职院校只有重视发展独具特色的个性文化,才能避免文化发展的趋同化。

二、高职院校文化特色的类型分析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但更主要的,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在办学定位上既要突出一个“高”字,更要突出一个“职”字。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为区域办学或行业办学,其存在和发展受区域经济、人文历史和行业发展的影响明显,因而,不同历史积淀、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因自身历史与地域差别、所依托行业不同而使其文化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或独特性。

(一)地域文化特色

“区域性”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独特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目标定位,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之本。“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之处,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层面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赋予学校文化强烈的区域色彩。因此,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所处区域的文化特征,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创建符合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与要求的特色文化,烙上地域文化的印记,借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实力、品位和知名度。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地处革命老区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江苏盐城,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把盐阜老区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并将其烙印为学校的文化名片,逐步凝练成“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我院精神是在盐阜老区精神的土壤中萌生的,而盐阜老区精神是盐阜人民“海盐精神”与新四军“铁军精神”的融合,它的核心就是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传承与弘扬盐阜老区精神,抢抓与策应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紧贴地方经济文化特色,推动我院事业的大发展。2011年,我院成为盐城地区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二)行业文化特色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曾服务于某些特定的行业企业,这些高职院校由于其办学的行业指向性,学校文化具有强烈的行业性色彩。《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行业”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沃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当以学校所属行业为背景,以区域产业为依托,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引入行业特色文化,传承行业风范,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文化。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在高度上致力于职业精神文化(诚信文化)的构建;在深度上致力于职业能力文化“金融文化”的构建;在广度上致力于职业生态文化(校友文化)的构建,使学生的人格走向、从业素养和求学环境在一个切实的育人目标下达到了和谐统一[2]。

(三)企业文化特色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企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服务的需求主体。高职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更多地融入职业要素、实践要素和企业要素,努力使毕业生达到“零适应期”,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互动、融合,从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高职文化。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最早创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在教学中强化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并提出了“三个示范”的建设目标: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使学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学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3]。

三、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哲学思考

“什么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必须弄清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何从哲学的高度,回答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指导方针

党的十五大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正式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三个面向”方针也为新时期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时空视野。面向现代化,表明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现代性,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世界,表明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开放性,要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兼容并蓄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度;面向未来,表明高职院校文化应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善要于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掌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开拓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发展道路

“真正的社会进步,是为自己具有内在生机的文化所引领,而不是模仿别人,更不能把自己的命运纳入别人的既定轨道。”[4]高职院校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不盲从,不照搬,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道路,在此基础上,沉淀自我的文化含量,提升自我的文化品位,成就自我的文化特色。 3.发展阶段

从历史的角度看,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过程。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正视现实,立足当下,既不故步自封,又不盲目冒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文化建设,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4.战略重点

文化即人化。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所有的学校都必须回答“你的学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就是培养目标,这就是学校的根本问题;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课程,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课程系统,所有的课程都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文化状态,主要表现为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质量与学校特色[J].基础教育参考,2009,(6).

[2]王琦龚宏富唐林伟.高职文化要实现三个“对接”[N].光明日报,2011-01-07.

[3]丁金昌.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8):70.

[4]姚国华.文化立国[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13.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哲学思考特色文化高职院校
提高高三政治课堂实效的几点哲学思考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名创优品品牌的经营哲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