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板腺开口排列的观察
2013-11-26陈少华
陈少华
睑板腺口的描述,文献记载总是平行排列的一行〔1-5〕。如果仔细观察,并非都是如此。为了一探究竟,对400多只眼睑板腺开口的行数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3月,用1个月的时间,连续观察记录了在开封市眼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或体检者238人,476眼,年龄2至86岁,其中男104人,占43.70%;女134人,占56.30%。受检查者多为屈光不正、白内障、眼底病及健康查体者。未患结膜炎、外眼正常、眼睑正常者,可作为正常人的睑板腺观察。
1.2 方法
用数码照相裂隙灯观察睑板腺口行列的形态,放大倍数为16倍,弥散光模式,暴露睑板腺口,用棉签轻微牵引,避免压迫眼睑。摄相后存盘留做资料备用。
2 结果
上睑板腺开口:睑板腺开口呈1行者(图1)204眼,占42.86%;睑板腺开口呈2行者(图2)165眼,占34.66%;睑板腺开口有二分之一为2行,简称1.5行者(图3)有57眼,占11.97%;睑板腺口有五分之一为2行者(简称1.2行),有47眼,占9.83%。睑板腺开口呈3行者(图4)2眼,占0.42%。双眼睑板腺口对称231人,占97.06%,不对称7人,占2.94%。睑板腺口呈2行者男性83眼,女性82眼。
下睑板腺开口:呈2行者只发现1眼,其余均为1 行(图 5)。
3 讨论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Galen就提到过睑板腺,但直到1666年Meibom首次系统地描述了睑板腺后才以他的名字来正式命名。
睑板由致密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构成,质硬如软骨,是眼睑的支架,其长度和形状与眼睑相似,呈半月状,前凸后凹,两端移行于内外眦韧带上。睑板中含有高度发达的睑板腺,其管道与睑缘垂直、互相呈平行排列,并开口于睑缘后唇,分泌油脂状物,以润滑睑缘、减少磨擦和防止泪液从睑缘外溢。油脂也参与构成泪液膜。
一直以来,眼科教科书所介绍睑板腺开口为1行,然而我们观察到的事实并非如此。作者观察发现上睑板腺开口为1行者只占43.29%;上睑板腺口为2行者竟占33.98%;其余占22.73%。上睑板腺口排列呈多样性,本文是活体观察,更有说服力,反映真实现象。下睑板腺口绝大多数为1行,与文献相符,下睑板腺比上睑板腺体积小,变化空间不多;上睑板腺口呈多样性的原因,可能是垂直的睑板腺排列有一定的角度变化,由此避免开口处的拥挤。
研究睑板腺口一行还是二行的意义何在呢?研究睑板疾病,首先要弄清楚正常睑板,还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研究对比睑板腺正常与异常的关系。睑板腺开口像指纹一样,反映人体眼部的一个特征,双眼基本对称,与年龄及性别无关,应该属于先天性个体差异。存在既有原因,研究即有价值。睑板腺分泌不是所有的开口一起行动,是有规律的,是交替的,对眼睑稍微压迫,睑板腺口分泌差异明显。睑板腺分泌物的成分有的作用于眼表,有的作用于眼睑皮肤。
睑板腺口的研究简单宜行,容易普及,是很直观的眼病研究的切入点。例如,睑板腺开口异常引起的干眼问题,图6是一例上睑内翻矫正术后,继发出现睑板腺分泌缺乏的问题,睑缘油脂极少,明显干燥,患者干眼症状明显。如果做个比喻的话,正常睑板腺口处如葱花油饼,有滋润漂亮的外观,异常者好比没有放油的干烙饼,皱巴巴的难看。图7是睑板腺口内异物,为毛发,很容易去除,常误诊为倒睫。既然毛发那么大的异物可插入睑板腺,其他微生物也可以进入到睑板腺。对此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儿童睑板腺囊肿发生率高,是否与个别睑板腺口未通,或者是抗病能力低,微生物从睑板腺口进入睑板腺引起疾病,有的儿童睑板腺囊肿上下对称的发生,认真研究会发现端倪的。
正常情况下对眼睑稍施压,睑板腺口有牙膏状或油脂状物质溢出。由此可知,经常洗脸,眼部清洁对睑板腺分泌有益。对部分干眼患者,可采用眼部热敷,按摩眼睑以缓解眼表油脂层的不足。然而,为什么睑板腺口要如此存在?还要仔细深入研究。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
[2]肖仁度.实用眼科解剖学[M].太原:山西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11.
[3]王超廷,崔国义.眼科大词典[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7.
[4]倪逴.眼的解剖组织学及其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9.
[5]葛坚,赵家良,黎晓新.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