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县级医院ICU 护士的同情心疲劳现状与对策
2013-11-24王柳娟黄剑芬张莲萍
王柳娟,黄剑芬,张莲萍
(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桐庐 311519)
同情心疲劳是指通过对别人所遭受的痛苦进行反复移情反应而引起的衰弱,是一种情感与精神的疲劳,能完全占据一个人并减弱其感受快乐、
同情或关心他人的能力[1]。ICU 收治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而且没有家属陪护,护士不仅要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要提供情感支持,因此护士可直接感受到患者的创伤和痛苦经历,若不能自我调节,可影响工作和生活,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绩效降低、协调能力欠佳、精力衰竭、失望、沮丧、挫折、易怒、无助感、行为退缩等[2]。为了解基层医院ICU 护士的同情心疲劳现状,2013年1月至2月,笔者对本地区4家县级医院的ICU 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地区4家县级医院ICU 护士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ICU 工作时间、学历、职称、职务等。
1.2.2 医护人员同情心疲劳量表 采用李小琴[3]自编的医护人员同情心疲劳量表问卷,内容包括精神紧张、热情丧失、行为消极、情感淡漠、能力怀疑和斗志丧失6 维度共36 条目及一个开放性问题。精神紧张反映了护士存在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热情丧失反映了护士工作中缺乏热情,对患者关心减少;行为消极反映了护士不积极进取;情感淡漠反映了护士对患者的痛苦反应迟钝、麻木;能力怀疑反映了护士怀疑自身工作能力;斗志丧失反映了护士工作目标缺失。每条目采用5级评分,非常不符合为1分,比较不符合为2分,不确定为3分,比较符合为4分,非常符合为5分。3分为中分点,>3分者得分越高表示同情心疲劳状况越严重。1个开放性问题为什么样的患者容易使你产生同情心疲劳。量表的信度为0.879,内容效度为0.790,结构效度为0.803。
1.3 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本县4家县级医院在职的ICU 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护士填写后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F检验、q检验。
2 结 果
2.1 ICU 护士的一般情况 84名均为女性;年龄20~45 岁,平均年龄(27.6±6.8)岁,其中20~30岁48名、31~50岁36名;ICU 护龄1~9年,平均护龄(3.8±2.7)年,其中1~3年35名、4~5年33名、6~9年16名;学历:中专18名,大专31名,本科35名;职称:护士14名,护师49名,主管护师19名,副主任护师2名。
2.2 84名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得分 见表1。
表1 84名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得分(±s,分)
表1 84名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得分(±s,分)
维 度 得分2.38±0.58热情丧失 3.45±0.57行为消极 2.44±0.64情感淡漠 3.07±0.58能力怀疑 2.67±0.55斗志丧失 2.01±0.64总 分精神紧张2.67±0.45
2.3 不同年龄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各维度得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2 不同年龄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注:1)P<0.05,2)P<0.01
维 度 20~30岁(48名)31~50岁(36名) F值2.45±0.51 2.23±0.66 3.48热情丧失 3.34±0.56 3.56±0.49 2.24行为消极 2.53±0.69 2.58±0.72 0.83情感淡漠 3.09±0.57 3.10±0.63 0.23能力怀疑 2.81±0.42 2.47±0.73 7.422)斗志丧失 1.95±0.51 2.20±0.56 4.391)总 分精神紧张2.70±0.45 2.69±0.65 0.63
2.4 不同护龄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各维度得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不同护龄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护龄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注:1)P<0.05,2)P<0.01
维 度 1~3年(35名)4~5年(33名)6~9年(16名) F值2.38±0.41 2.30±0.57 2.21±0.49 1.31热情丧失3.22±0.59 3.80±0.55 3.45±0.61 4.151)行为消极2.53±0.39 2.58±0.70 2.59±0.51 0.00情感淡漠3.11±0.47 3.21±0.49 3.37±0.52 1.23能力怀疑2.98±0.62 2.90±0.40 2.63±0.57 2.91斗志丧失2.02±0.31 2.47±0.45 3.15±0.75 7.892)总 分精神紧张2.63±0.25 2.88±0.55 2.90±0.58 1.73
2.5 不同护龄ICU 护士热情丧失和斗志丧失两维度得分差异的比较 见表4。
表4 不同护龄ICU 护士热情丧失和斗志丧失两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2.6 开放性问题调查结果 ICU 护士认为易产生同情心疲劳与患者病情危重无救治希望、患者配合度差、患者家属对护士要求苛刻等因素有关。
2.6.1 患者病情危重无救治希望 56名护士认为面对救治无希望的危重患者,容易产生同情心疲劳。M8提到:“照顾这样的患者时间长了就麻木了。”M32提到:“照顾这样的患者就会联想到以后自己这样的话怎么办,会觉得很悲观。”M70提到:“我们辛辛苦苦治疗及护理,就算有奇迹发生,一般预后也不会很好。”
2.6.2 患者配合度差 41名护士认为护理意识不清、有躁动或拒绝治疗、护理的患者容易导致同情心疲劳。M16提到:“护理这些患者就像哄小孩一样,时间一长,耐性也被磨光了。”M27提到:“护理此类患者最容易发生护理事故,像坠床等,一不小心就成了自己的责任,太冤了。”M65提到:“我自己都还要别人来哄呢,对这些患者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M80 提到:“刚刚插好的管子又被拔掉,烦都烦死了。”
2.6.3 患者家属对护士要求苛刻 38名护士认为患者家属对护士要求苛刻容易导致同情心疲劳。M21提到:“有的家属把我们看得连保姆都不如,我觉得自己一点尊严都没有。”M47提到:“有些家属一来就对我们的工作挑三拣四的,我连晚上都要做噩梦。”M83提到:“碰到这样的家属就会严重影响我的情绪,回家心情也不好,家庭气氛都被我破坏了。”
3 讨 论
3.1 县级医院ICU 护士的同情心疲劳现状分析
表1显示,县级医院ICU 护士同情心疲劳的总平均分为2.67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热情丧失和情感淡漠这2个维度的平均分都>3分,其原因可能是护士每天面对急、重症患者,工作强度大,身体及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产生疲乏感,同时超负荷的工作得不到合理的薪酬和相应的待遇,易产生埋怨情绪,导致情感淡漠和热情丧失。表2显示,不同年龄ICU 护士的能力怀疑和斗志丧失2个维度得分存在差异,年龄20~30 岁的护士能力怀疑比31~50岁的护士明显,31~50岁的护士斗志丧失比20~30岁的护士明显,因20~30岁的护士在专业技能、沟通技巧、情绪调控方面还未完全成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会较多,处理问题没有经验,容易导致护士产生自我能力怀疑,产生沮丧感;31~50岁年龄段的护士一般护龄较长,工作中发生挫折、坎坷等消极事件时倾向于自行解决,同时这一年龄段的护士家庭问题较多,如贷款买房、照顾小孩、夫妻矛盾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导致斗志丧失。表3显示,不同护龄护士的热情丧失和斗志丧失2个维度得分存在差异,表4显示,在热情丧失维度上,ICU 护龄4~5 年的护士最明显,斗志丧失以ICU 护龄6~9 年的护士最为突出,这是因为ICU 护龄4~5年的护士一般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相对成熟稳定,在科室分管病情较重的患者,同时还承担带教任务,工作量大、倒夜班,易造成护士的热情丧失;ICU 护龄6~9 年的护士一般担任护理组长,业务能力、工作态度要起带头示范作用,还要协助护士长进行病房管理,心理压力大[4],易造成斗志丧失、得过且过。
3.2 对策
3.2.1 提高护士情绪管理能力 有研究[5]发现,护士采用表面现象进行情绪管理时容易产生自我异化、情感麻木和与人疏离等问题,进而造成同情心疲劳。ICU 护士要学会提升情绪管理的技巧,经常与家人、同事、朋友进行沟通,有效地释放心理压力,同时加强自我调控,掌握各种自我减压方法,如宣泄(哭泣、写日记等)、转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参加娱乐活动等)、放松训练等,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少同情心疲劳的产生。医疗机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项目,包括新护士岗前培训、护士应对策略及情感调控、死亡教育、护患沟通、护士自我关爱等,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和技巧[6]。
3.2.2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 医护人员一方面需要运用人文关怀和同理心帮助患者,另一方面也需要获得相关帮助,解决在帮助患者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6]。各级管理者加强与ICU 护士的交流并分担同情心疲劳,可设立心理咨询门诊、信息互动网络、文娱活动场所等,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根据不同年龄及性格的个体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使他们放松心情、调整心态,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消除同情心疲劳的状态。
3.2.3 提高护士待遇 要改变护士同情心疲劳,需要社会摒弃偏见,理解护士、尊重护士,给予护士公平的社会待遇[6]。除了情感支持,还需要物质激励,提高ICU 护士的福利待遇,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同情心疲劳的产生。
3.2.4 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护士大部分多为女性,承担多种角色,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重任。ICU 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日夜三班倒,影响家庭生活的需要。管理者要帮助护士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护士自身也要争取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和谅解,营造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使家庭成为自己工作动力的源泉,以减少同情心疲劳的产生。
3.2.5 改善护理工作环境 管理者定期了解护士同情心疲劳的状况,关注护士的心理感受,听取他们对工作安排的意见或建议,及时采取应对方式;积极改善不良的护理工作环境,合理排班,适时改变工作时间和转换工作岗位,对容易使护士产生同情心疲劳的患者进行合理分配,给护士以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时间,减少同情心疲劳的产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营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当时段播放一些轻音乐,改善听觉环境,有利于缓解同情心疲劳。
[1]Perry B,Toffner G,Merrick T,et al.An explor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compassion fatigue in clinical oncology nurses[J].Can Oncol Nurse J,2011,21(2):91-105.
[2]陈华英,王卫红.护士同情疲劳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A):39-43.
[3]李小琴.医护人员同情心疲劳和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11):36—37.
[4]程萌芽,庄一瑜,周丽萍,等.ICU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5):413-414.
[5]周丹丹,曹慧琴,田妍,等.护士情绪性工作及组织支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3,12(1):3-5.
[6]沈洁,姜安丽.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