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物品清点有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3-11-24孙慧芳钱跃飞

护理与康复 2013年11期
关键词:缝针有误清点

孙 苗,孙慧芳,钱跃飞

(1.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浙江宁波 315040;2.宁波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10)

术中物品清点有误是指手术过程中或结束后手术物品的数量或手术器械完整性与术前不符,有异物遗留的可能,属于护理差错[1]。手术物品清点是手术查对的重要内容,是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之一,认真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防止手术物品遗留[2]在患者体内,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手术室行手术62 284台,发生68起术中手术物品清点有误事件,现将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1 资 料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年平均手术超过20 000 台。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手术室发生术中手术物品清点有误事件68起,见表1。

表1 68起术中物品清点有误事件排序情况

2 原因分析

2.1 手术物品完整性受损

2.1.1 手套标本袋 小切口、微创手术需使用微型标本取物袋。医用手套制作的标本袋用于取手术标本,因操作简便、经济已广为使用,但因橡胶手套抗拉性小,若手术医生操作不当,易导致手套标本袋破损,有手套碎片遗留体腔的危险。本组发生手套标本袋破碎9起。

2.1.2 手术缝针 缝针硬度不够,有时易折断。本组手术医生用持针器夹持缝针时发生断裂丢失10起。

2.1.3 手术器械 本院年手术量>20 000台,手术器械使用频繁、损耗较大,有些精密器械结构较精细、薄弱,容易损坏致完整性受损,如持针器及血管钳断齿、弧形电极环断裂、器械上小螺丝脱落,有器械部件遗留体腔的危险。本组手术器械发生完整性受损25起。

2.2 术中物品人为因素遗失 因手术人员操作不规范,持针器夹住缝针不稳,导致缝针弹飞遗失;部分手术医生对手术物品的保管意识不强,术中将手术物品随意放置,特别是使用后的手术缝针未妥善夹持即随意放置,或将手术器械、手术纱布丢至垃圾桶未及时告知器械护士,导致手术物品遗失引起清点有误;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同时,因工作量大,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中容易出现缝针保管不当。本组因人为因素导致缝针遗失18起、注射器针帽丢失1起。

2.3 物品清点制度执行不严 手术物品清点制度中明确了手术清点的内容、方法、清点时机和责任人,但杜绝清点有误还依赖手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一丝不苟的执行手术清点制度。本组1起清点时巡回护士暂离岗,只有器械护士1 人清点,4起为术前未检查手术间是否有前台手术遗留的物品,均导致手术物品清点有误。

3 防范措施

3.1 防止手术物品完整性受损

3.1.1 使用腔镜专用标本袋 快速安全地取出标本,是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腔镜专用标本袋所用材料强度和韧度均通过了相关质量检验,具有较高可靠性,且专为腔镜手术设计,使用方便,可降低体腔和切口的污染,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因此,建议患者经济允许情况下,使用腔镜专用标本袋。各种不规则的自制手术标本袋,在用力牵拉时易出现破损甚至有碎片残留体内,尽量不用,若使用自制手套标本袋时,手术医生正确操作,使用后立即双人检查标本袋的完整性,避免标本袋破损碎片遗留体腔。

3.1.2 保证各类器械物品结构完整性 手术器械打包时由供应室护士认真检查器械物品的性能及结构完整性,性能欠佳、结构不完整的器械不能使用。术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清点时对器械物品作全面检查,如有问题不能使用。术中传递器械时随时检查完好性,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查找原因、及时更换,杜绝物品遗留在体腔内。

3.1.3 严把缝针质量关 缝针钢材质量较差时,缝针的强度及锋利度不佳,外科医生略微用力或用力不当,缝针易断裂,给手术安全带来隐患。因此,缝针使用前后认真检查,及时更换变形的缝针;将质量不佳的缝针规格和产品批次告知设备科,通知厂方改进或更换供货商。

3.2 加强安全教育 防止异物遗留是手术组每位成员的责任,因此,管理者必须对参加手术人员加强物品清点工作重要性的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护士长与科主任密切沟通,提高手术医生的安全意识,让手术者积极配合护士执行物品清点制度,清点器械时暂停手术,允许器械护士专心清点,核对无误后再关闭体腔或切口;实习护士、进修人员进入手术室前要进行物品清点制度学习,使其认识到各尽其职的重要性;对手术室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明确手术室护士在防止异物遗留中的角色和责任,最大限度降低清点差错的发生,保证手术的安全[3],每月举办安全例会,通过案例分析术中清点有误事件的原因、后果、防止方法,使低年资护士明白如何正确执行清点制度并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一旦发生清点错误时应立即采取的处理措施。

3.3 严格执行和完善手术物品清点制度 针对发生清点有误的原因,修订完善手术物品清点制度。物品清点种类由原先的缝针、纱布、器械改为手术台上所有的物品(包括各类引流管等);对于连台手术,规定手术开始前,必须清除手术间内已经拆封的纱布和器械,避免前一台手术物品遗留混淆,造成清点有误;细化清点工作流程,详细规定各类物品的清点方法、顺序;定期组织学习,培养正确的点数习惯。只有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清点制度,养成良好习惯,才能从制度上避免相关差错的发生。

3.4 建立术中物品清点事件登记本 术中物品清点事件登记本用于登记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异常情况,有利于质控小组分析问题,用真实案例对年轻护士进行安全教育,警钟长鸣。本科于2008年建立术中物品清点事件登记本,发生术中物品清点事件后,要求当事人在登记本上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经过和处理过程,主刀医生、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分别签名后备案;次日晨会上进行分析和讨论,积极查找事件原因,对当事人的年资构成、手术种类、物品种类、错误原因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找出管理重点,做好工作的整顿与改进。

4 小 结

手术物品清点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安全。发生术中物品清点有误的原因为自制手套标本袋破损、手术缝针断裂、手术器械受损、物品人为因素遗失、物品清点制度执行不严。预防对策为防止手术物品完整性受损,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和完善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建立术中物品清点事件登记本,以杜绝术中物品清点有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1]蒋根蓉.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02-103.

[2]邓衍部,刘有理.手术纱布遗留胃腔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39.

[3]虞佩君,曹霞,张月娇,等.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6-668.

猜你喜欢

缝针有误清点
原位清点法应用于术前物品清点的效果研究*
理解有误
缝针
更正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选题有误
更 正
敷贴巧用于缝针的固定
显微镜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和清点方式的改良设计与应用
KD338:不看都能穿进线的手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