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效果观察

2013-11-24金向红赵林芳陈春华曾旭芬王雅萍

护理与康复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压数值导管

金向红,赵林芳,陈春华,曾旭芬,王雅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0016)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的压力,是临床观察血流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可反映体内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充盈压及右心功能的变化[1],临床上通过观察CVP 来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抢救危重患者[2]。CVP 监测通常通过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CVC)完成,但在穿刺中气胸、误穿动脉及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2,3]。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的材质为聚氨酯,前端开口,导管分为单腔、双腔和三腔三种,可按需选择,且置管风险低、使用安全。有报道[4]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可用于CVP 的监测。为探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测量CVP 的准确性,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本院ICU 病房对50例患者使用CVC导管和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测量CVP,对测量所得的CVP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监测CVP 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62.35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0例,呼吸衰竭15例,肿瘤5例,冠心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4 例,多发伤5 例,脑炎1例,癫痫1例,胃穿孔术后1例。住院期间,50例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留置CVC 导管,随着病情进展及治疗计划的改变,经主管医生评估后,改为经外周静脉置入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其中包括CVC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需更换导管时患者出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延长等置管禁忌证,导致不能再次留置CVC导管的患者11例;气管切开术后,咳嗽咳痰多,引起局部及全身感染26例;其他原因13例。50例患者均排除PICC 置管禁忌证。成功留置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后,在同一时间分别经2根导管行CVP测量,随后拔除CVC导管。

1.2 材料 PICC 导管采用美国BD 公司生产的5F 双腔耐高压注射型导管,导管型号为18 G;CVC导管为美国ARROW 公司生产的7F 双腔CVC导管,导管型号为14G 和16G;CVP测量采用美国BD 公司生产的传感器,规格型号为:GabarithTM PMSET 1DT-XX 1SafedrawTM;连接线使用美国BD 公司生产的讯号转换专用导线,规格型号为TC-HP 12;心电监护仪为荷兰菲利浦公司生产的Intellivue MP 60。

1.3 测量方法 胸片确认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CVC导管的尖端位置均位于上腔静脉而且导管处于通畅状态。测量CVP 时患者取平卧位,CVC导管选择主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任选一个管腔,分别连接各自的测压装置。整个测压通路中充满等渗盐水且无空气存在;调零点(平卧,换能器位置位于右侧腋中线与第4 肋间的交点);同一时间连续观察经PICC导管和经CVC 导管测量所得的CVP波形并记录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两种导管测量CVP 数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两种导管测量CVP数值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导管测量CVP数值的比较(mmHg)

3 讨 论

3.1 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与CVC 导管同时测量CVP 数据的可比性 CVP 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血容量、血管阻力、机械通气、体位、胸内压、呼吸运动等[5]。同一患者通过导管尖端均在上腔静脉的两种导管同时测量CVP,可排除患者自身的影响因素,增加了两组数值的可比性。

3.2 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替代CVC 导管测量CVP的前瞻性 国内报道显示[4],在2010年使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进行CVP 监测,但缺乏测量准确性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和CVC 导管测量CVP 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种导管测量的CVP 数值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可替代CVC导管测量CVP。临床上能从已置入的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获得准确的CVP 数值,无需再行CVC导管置管,不仅避免了风险,而且减少了相关费用。临床上监测CVP 可以选择更安全、留置时间更长的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

3.3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测量CVP注意点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测量CVP时导管尖端要位于上腔静脉,若胸片显示导管异位[6],将影响CVP测量数值;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规格宜使用18G 或更粗管腔;导管不能扭转;每12h冲管1次,以确保导管的通畅。

[1]张伟英.实用重症监护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7.

[2]叶彦,陈丽明.PICC与CVC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86-2088.

[3]严云丽,左杰,孙学珍,等.耐高压注射型PICC 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58-159.

[4]孙文彦,吴欣娟,王秀荣,等.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0例应用体会[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3):197-200.

[5]高敏,李晓芳,程青虹.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心静脉压测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22-623.

[6]张福英,林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异位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5):411-412.

猜你喜欢

高压数值导管
用固定数值计算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数值大小比较“招招鲜”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基于Fluent的GTAW数值模拟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简析GIS在高压输变电管理中的实践
高压开关用导电管冷挤压模具设计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