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2013-11-24张晓伟史立英高海燕刘晓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凝抗凝血浆

张晓伟,史立英,高海燕,刘晓峰

(吉林省肿瘤医院 检验科,吉林 长春130012)

目前肺癌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血液高凝状态在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血栓导致的栓塞性疾病成为癌症患者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因此,定期检测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健康对照组40名(男26名,女14名),均为本院体检中心提供。除外肿瘤及其他遗传疾病,心、肝、肾、肺功能检查健康者。年龄为26-56岁,平均46岁。肺癌组为2011年我院收治的124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肺癌患者,并且未接受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抗凝治疗。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患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2.7ml,标本用0.109mol/L枸橼酸钠1∶9抗凝,分离血浆,备用。

1.2.2 仪器 采用意大利IL公司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配套试剂及质控品均为意大利IL公司生产。

2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癌组PT、APTT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D-二聚体和FIB则显著升高(P<0.01),提示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见表1。

表1 肺癌组与对照组血浆FIB、PT、APTT、D-D值

3 讨论

正常人体内凝血和抗凝血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血小板的变化、凝血因子和抗凝物质的增减或纤溶系统活性的强弱都能破坏这种平衡。肿瘤患者体内往往呈高凝状态,有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潜在风险。1865年国外学者Armand Trousseau首次报道了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肺癌在我国发病率高,放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延长生存期,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可激活凝血过程,并造成骨髓造血抑制,使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程度进一步恶化。肿瘤细胞能够产生肿瘤促凝血素[1-2],并能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激活血小板,改变肿瘤生长的微环境[3]。肿瘤患者常伴有血液高凝状态,是诱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高凝状态利于肿瘤的局部增殖和转移,诱发形成癌栓[4]。有研究证实在肺癌患者中,血浆中高含量D-D与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5],血浆FIB增高,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6],而且肿瘤易形成癌栓并转移,即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可转变为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血小板、肿瘤细胞形成微血栓,使癌细胞可逃避机械损伤和免疫攻击,并可使得恶性细胞黏附在血管内皮,破坏血管壁的基膜及结缔组织屏障,外渗进入周围组织,从而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体内血液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PT、APTT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D-D和FIB则显著升高(P<0.01),提示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是由于内、外源凝血系统处于激活状态,相关凝血因子被激活形成复合物,再进一步使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并使纤维蛋白原降解成单体,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血栓的风险较高。应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作定期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分析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抗凝预防和治疗措施及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对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Kasthuri RS,Taubman MB,Mackman N.Role of tissue factor in cancer[J].J Clin Oncol,2009,27(29):4834.

[2]Molnar S,Guglielmone H,Lavarda M,et al.Procoagulant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Hematology,2007,12(6):555.

[3]Marinho FC,Takagaki TY.Hypercoagulability and lung cancer[J].J Bras Pneumol Pneumol,2008,34(5):312.

[4]Wu MC,Wu ZD.Hang JiaSi Surgery[M].7th ed.BeiJing:People Health Publishing House,2008:1228.

[5]Altiay G,Ciftci A,Demir M,et al.High plasma D-dimer 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Clin Oncol,2007,19(7):494.

[6]Kuderer NM,Ortel TL,Francis CW.Impact of venous throm boembolism and anticoagulation on cancer and cancer survival[J].J Clin Oncol,2009,27(29):4902.

猜你喜欢

高凝抗凝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