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ICU应用免洗手消液起效时间及对细菌作用的研究

2013-11-24曹靖惠陈广永刘洪涛徐雪松赵丛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洗手液手部医务人员

曹靖惠,陈广永,刘洪涛,徐雪松,赵丛海,李 淼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急、危、重症病人监护与抢救的重要区域,其专门收治神经外科大手术后的危重患者及严重颅脑损伤患者,NICU内患者多病情重、昏迷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用药复杂、侵入性操作多。根据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因其特殊的诊疗环境、特殊的救治对象及经常需采用特殊的诊疗操作尤其是有创性操作等,NICU内的院内感染率要比普通病房高出数倍之多[1],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病区,明显增加患者死亡的危险性[2],而研究表明院内感染最主要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传播。如果NICU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诊疗操作中手卫生落实不到位,病原菌必然以手为媒介引起交叉感染,在危重病人之间传播,甚至在医护人员之间传播。因此,保持手部卫生清洁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基础,而洗手是控制院内感染的第一道屏障[3,4]。根据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要求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医务人员的手带菌总数不得超过5cfu/cm2,并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NICU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菌,达到以上标准为监测合格,但如何能方便、快捷的洗手,同时达到标准的手卫生效果却意见不一。我院神经外一科同时对应用免洗手消液和普通洗手液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细菌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某品牌免洗手消液,以三氯羟基二苯醚和乙醇为主要原料,根据说明书提示卫生手消毒时间为1分钟。普通洗手液,以表面活性剂、助洗剂、保湿剂、香精等为主要原料。

1.2 研究对象

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一科NICU共计50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16名,护士34名,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1±2岁,平均工作年限7±1年,均经历了正规的手部清洁培训。

1.3 研究方法

1.3.1 免洗手消液起效时间对比 该50名医护人员,均在洗手后30s、1min、2min进行标本采集监测,时间安排在上午9-11AM,诊疗活动高峰期。取免洗手消液5-10ml,按 WHO统一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正规洗手待干。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被采样人五指并拢,将侵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尖,每个手指各来回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内立即送检。(监测单上注明被采样人姓名及洗手时间)。共采集标本数为90例。三天后查看监测结果。

1.3.2 免洗手消液与普通洗手液对比 将5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均在操作后洗手前、洗手后进行标本采集监测,时间安排在上午9-11AM,诊疗活动高峰期。实验组为某品牌免洗手消液洗手,对照组普通洗手液按WHO统一规定的六步洗手法正规洗手。采样方法同上(监测单上注明被采样人姓名及洗手前或洗手后)。三天后查看监测结果。一周后对照组医护人员与常规组对换洗手方式,再次进行上诉操作并取得监测结果。共采集标本数为200例。

1.3.3 检查方法 将采集的标本试管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采集标本0.5ml,接种于灭菌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 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7℃温箱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细菌菌落总数计算方法: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1.4 研究标准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进行采样及细菌培养,Ⅰ、Ⅱ类环境手部细菌菌落数≤5cfu/cm2,Ⅲ类环境≤10cfu/cm2为合格,均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致病性球菌。我院神经外一科NICU属于Ⅱ类环境。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应用免洗手消液不同洗手时间洗手效果基本相同

该50名医护人员,均在洗手后30s、1min、2 min进行标本采集监测,监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合格率无明显差异,说明应用免洗手消液最短起效时间为30s。

表1 医务人员免洗手消液不同洗手时间手部带菌培养结果

2.2 不同洗手方式洗手合格率有明显差异

将5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均在操作后洗手前、洗手后进行标本采集监测,三天后查看监测结果。一周后对照组医护人员与常规组对换洗手方式,再次进行上述操作并取得监测结果。结果如下表2所示,应用免洗手消液洗手合格率为94%,而普通洗手液为70%,二者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表3所示免洗手消液患者手部带菌量明显减少,均说明免洗手消液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洗手液。

表2 医务人员洗手前后手部带菌手部带菌培养不合格率

表3 医务人员洗手前后手部带菌手部带菌培养结果

3 讨论

院内感染会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降低医院病房周转率、影响疾病预后,还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数据显示,一般手带菌104个,吸痰手带菌108个,换药带菌108-109个,端便盆1010-1011个,医护人员在更换床单、给患者查体、换药等等操作后从其双手采样的结果显示,带菌率100%,且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成倍增加,将其与正常情况下的手部比较,平均菌量高出1倍,最高者可达5 000cfu/cm2,以上其所致的感染占院内感染来源的30%之多[5,6]。ICU是工作负荷高及工作量大的地方,有报道,1例ICU病人平均每日被医务人员直接接触159次,间接接触191次[7],而NICU由于其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救治对象及经常需采用特殊的诊疗操作特别是又创植入性操作等导致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次数更多。由于NICU病人在1d内被医务人员如此高频率的接触,可见若不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重视手卫生行为,落实手卫生的清洁效果,病人的医疗安全将无从谈起。但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研究显示结果却不容乐观,Karabey[8]与Bischoff等[9]报道,ICU所有工作人员日常操作前后洗手率却只有12.9%,而NICU患者更为危重,病情更为复杂,绝大多数患者为重大颅脑手术术后或气管切开术后,多留置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引流管、胃管、尿管或留置植入性材料,多有中重度神经功能缺失需长时间卧床等,此类患者更易罹患医源性感染尤其院内肺部感染,且感染率与手卫生情况甚为相关,据相关研究报告,坚持高质量的手卫生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10,11],因此手卫生是控制院内感染最基础环节,对控制院内感染尤其NICU病房感染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2]。

免洗手消液的迅速起效的优越性:虽然说明书提示卫生手消毒需要作用时间为1min,但通过本实验证实洗手30s后不合格率仅为2%,与洗手1分钟、2分钟的洗手效果并无显著差别。根据临床观察,由于NICU工作的繁杂,减少洗手时间可大大增加洗手的依从性,节省洗手时间。因此应用免洗手消夜可大大增加NICU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免洗手消液与普通洗手液优缺点的对比:免洗手消毒液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护肤功能、可以节约医务人员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同时免洗手消毒液还不受水源、场所等限制,非常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更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13,14],将洗手转换成使用免洗洗手液则可使手卫生执行度得以显著提高,这在欧美等多数国家得以验证[15]。而普通洗手液要到很多因素的限制:(1)洗手设施,如洗手池少,操作集中,给洗手带来了不便。(2)医务人员工作繁忙,特别是在医疗护理大查房时,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参与查房的医务人员多,所要检查的患者多,每检查完一个患者后很难做到规范洗手;特别在集中注射、扫床、换药、抽取血标本、给患者查体的过程中,繁忙的工作使医务人员忽略了洗手。繁琐的洗手流程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时间及体力消耗,传统六步洗手法使医务人员往返于洗手池,工作缺乏连续性,无法保证在每次接触患者前后洗手。

医护人员洗手前手部平均带菌量为(91.24±7.65)cfu/cm2,免洗手消液洗手后手部带菌量明显减少,培养合格率明显提高,普通手消液洗手后手部带菌量依然大部分超过标准,充分说明洗手的重要性和免洗手消液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洗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所有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以达到防控院内感染的目的。为切实有效提高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我们应在每个监护病床的床头柜上、治疗室、治疗车、换药车均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尽量让使用者伸手可得,以便医护人员随时使用,在监护病房入口处也放置快速手消毒剂,便于探视家属取用。同时,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教育,培养全员的 “慎独”精神,自觉遵守操作前后的洗手制度,提高手卫生意识,从而切断因手部因素引发的医源性感染,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根据相关报道建议[16],洗手液容器尽量使用一次性,如重复使用,要严格消毒容器,在消毒容器时注意监测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严格消毒时间。定期监测洗手液、洗手容器及手指染菌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以避免由于手卫生而引起医院的交叉感染。

综上所诉,手卫生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基础,利用免洗手消液降低手部平均带菌量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洗手液,具有方便、快捷、实用性强等优点,值得各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推广。但由于样本量有限,本研究结果还有待于大样本实验的进一步证实。

致谢 向NICU全体医务人员对此项研究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1]Correia M,Simao C,Lito LM,et al.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J].Acta Med Port,1997,10(6/7):463.

[2]舒 凯,吴 俊,曾 莹,等.神经外科重症临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0):1214.

[3]邢 娟,桂斯卿.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与影响依从性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6(25):1533.

[4]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院内感染杂志,2008,18(12):1745.

[5]邢 娟,桂斯卿.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6):91.

[6]何红燕,林伟青,黄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07.

[7]Traore O,Hugonnet S,Lbbe J,et al.Liquid versus gel handrubformulation:A prospective interventi on study[J].Crit Care,2007,11(3):R52.

[8]Karabey S,Ay P,Derbent liS,et al.Handwashing frequencie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 it[J].J 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2,50(1):36.

[9]Bischoff WE,Reynolds TM,Sessler CN,et al.Hand washing compliance by health care workers:The impact of introducing an accessible,alcohol based hand antiseptic[J].Arch Intern Med,2000,160(7):1017.

[10]王荣芝,龚明勋,许淑清.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4(1):46.

[11]李梅珍,陈玉琴,李少棉.神经外科重症临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4):491.

[12]李六亿.我国手卫生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17.

[13]Mody L,McNeil SA,Sun R,et al.Introduction of a waterless alcohol based hand rub in a long term care facility[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ogy,2003,24(3):165.

[14]Brown SM,Lubimova AV,Khrustalyeva NM,et al.Use of an alcohol based hand rub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hand hygiene in a Russia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ogy,2003,24(3):172.

[15]游建萍,黄 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院内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

[16]唐 平,张永昌.洗手液对手卫生影响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10,4(10):241.

猜你喜欢

洗手液手部医务人员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你会选洗手液吗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对社区医务人员“知信行”的影响
当心公共场所洗手液越洗越脏
手部烧伤整形患者的术后人性化护理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