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明代永昌堡的瓮城和敌台
2013-11-23范中义黄培量
范中义 黄培量
浙江温州明代永昌堡军事防御设计构思巧妙,尤其是瓮城和敌台,堪称中国古代城市防御设计之精品。以往学者对此军事价值关注极少。笔者对其遗址作了细致考察,本文试对其构造及其军事价值作深入分析。
一、永昌堡城军事设置
永昌堡坐落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东南,今地名称永昌镇,又称新城。2001年6月15日,国务院(2001)25号文件,公布永昌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堡名为堡实则为城。明代温州乐清人江西左布政使侯一元说:“堡城四周凡八百六十丈有奇,高二十有五尺,厚半之。以三面距河,中引二渠,按方立门,水陆各四,楼橹、周庐、阛阓、桥道,靡不敕治,井井绳绳,屹为一方巨镇,咸以县治无以过也。”[1]5此话并无夸张之处,从规模看,永昌堡比温州平阳县城的周长632丈的老城都要大。就是与中国东南沿海一些著名的卫所城相比也毫不逊色。今人叙述该堡城说:
“整座城墙雄伟壮观。南北长达780米,东西长445米,城高8米,基宽3.9米,周长2688米,……城堞九百零八个,城垛(空心敌台)十二座,突出城墙三米多,空心敌台分二层,上层设瞭望孔、瞭望室,雉堞,可瞭望、射击,可贮存薪柴,遇有敌情,日间焚烟,夜间举火,作为联络信号,相互救援。下层空心处能容纳数十人,设有瞭望孔、炮窗,可以休息,日夜观察敌情或出其不意地击杀敌人,造型亦威武雄壮。
“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开设大小二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和十浃,……。堡内原有农田100多亩,危急时可生产自救,不怕久困,促使军民两安,可见当时经划之要善,谋深而虑远也。
“城堡内基本上保存原始格局,四周有四座城门,四座水门,东:环海楼,南:迎川楼,西:镇山楼,北:通市楼,在每座城门上面设有谯楼,系当时作战指挥部。
“东环海楼以瓯郡环海而居得名,占地面积150多平方米,筑设成瓮城、夹墙、暗道、炮窗,东南北三向安放大炮,有利防御、射击,敌人入侵为瓮中捉鳖,决难逃命。南迎川楼,原以临双岙沙川而命名的,西临近大罗山,故命名镇山楼,北面直通集镇、都市故命名通市楼。”[2]25-26
该文还叙述了建城的经过:“永昌堡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当时正值倭寇疯狂向我东南沿海地区侵犯掠夺时,民族英雄王沛公、王德公在抗倭战斗中为国壮烈牺牲,震动了整个京城,在京任兵部主事的王叔果(系大明中兴名相张阁老外甥孙),即闻拟疏上奏获准建堡,其弟王叔杲放弃赴京会试的机会,会同族中父老,亲自主持建堡工程。为抵御倭寇,最后众心一致决定修筑进可攻、退可守城堡战略防御工事为上策,计需费金7000两。合族变卖田地财产凑数,不分星夜和白昼,不怕严寒酷暑,众人齐心拼力。于第二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工期仅费时一年缺一月竣工,是江南现存的独一无二由民间集资建造的古城垣。”[2]25
但该堡城建后曾两次遭到毁坏。一次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实施禁海策,堡城居民奉檄内迁,堡内庐舍为之一空,堡城也遭到毁坏。直到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弛禁海令,原堡内居民迁回,重修城池,建庐舍。另一次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年代里,当地政府以大办农业,大办畜牧业为由,拆掉了古城环海楼瓮城以及南城墙200余米。1962年原温州政府“四清”工作队进驻新城村,以兴修水利名义开凿“四清”河,从古城西边打开缺口,约10余米。此后西城墙陆续遭破坏,致使残缺不全。
1981年,永昌堡城被公布为温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年当地退休干部王桃山、王国恩等20人,自筹资金修复了永昌堡通市楼。1985-1986年间,重建了环海楼瓮城并修复城墙1000米。现在整个堡城虽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已基本完整。
二、独特的瓮城和敌台
永昌堡城的四门中只有东门有瓮城,该瓮城呈长方形,直出城墙15.6米,横长24米(见图1),城门向南开。
图1 永昌堡东瓮城藏兵洞平面图
从外面看,瓮城城墙下方离城外地坪约212厘米左右处,有长约48厘米左右、宽约15厘米左右的四个孔:两个孔朝东,1个孔朝南,1个孔朝北。这是其他瓮城城墙上所没有的(见照片1)。登上瓮城城楼,只见瓮城内成长方形,空间较小(见照片2)。由城内进入瓮城,左手边有一个进入瓮城墙体的小门。从小门进入墙体内只见两道空廊,廊宽1.67-1.95米左右,高约3.26米。两空廊中间,以墙体相隔,隔墙宽大约0.9米。(见图2)整个瓮城城墙底基宽7.16米,比城墙底基宽3.36米。这是因为该瓮墙为了设置击敌的射击孔不得不扩大空间所致。在射击孔上应有瞭望孔,但很可能在修复瓮墙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恢复。
空廊的外墙厚约1.56米,有四个喇叭形外小内大的孔,这就是从墙外所看到的四个孔(见照片3)。显而易见这四个孔是对外的射击孔,可称其为铳眼。我们前所引文讲的“夹墙、暗道、炮窗”就是进入瓮城城墙内所见到的一切。
照片1
照片2
除瓮城墙体是空心和有铳眼外,敌台也有铳眼。永昌堡城共有敌台12座,台与台的距离200米左右。从外部看,这些敌台一般直出城墙约有3-5米多,横长约8米左右。在敌台的下方,距地面20-30厘米,其正面和两侧各有一射击孔。正面朝外的射击孔开口较大,宽约0.58米,高约0.33米,而两侧射击孔的开口则较小,一般为0.3米左右的方形(见照片4)。究其原因,正面射击孔主要针对远处的来犯之敌,需要较强的火力,火铳的型号必然较大,开口也就随之增大。而两侧的射击孔是为打击接近城墙之敌,只要满足敌台间交叉火力的需要即可,所用的火铳的型号相对较小,射击孔也就开口较小。从外面看到的三个射击孔说明这种敌台与一般敌台不同,它可以从台内向外射击。原来这种敌台有从城内伸入其内的较窄通道,通道在接近敌台外侧2.7米多时,向一侧或两侧伸展,各通向一射击孔,其中间则与台中部的射击孔衔接(见图3)。由此可见这种敌台既不是实心的,也不是空心的,而是内有暗道可以向外射击的敌台。
图2 永昌堡东瓮城藏兵洞剖面图
照片3
照片4
这12座敌台均有这种暗道和射击孔,但暗道的宽窄大小不同,因此所能容纳的人员多少也不同。前文所引今人所说的“下层空心处能容纳数十人,设有瞭望孔、炮窗,可以休息,日夜观察敌情或出其不意地击杀敌人,造型亦威武雄壮”,指的就是这里。只是本文此处没用“空心”字眼,因为这种敌台还不能称作空心敌台。它不是完全空心,只是在敌台靠外的半侧有暗道和铳眼,这和长城上的空心敌台是完全不同的。也没有用“炮窗”这个词,因为射击孔不大,还不能称作“窗”,所以用戚继光的对此类射击孔的称谓——“铳眼”。
永昌堡城瓮城这种空心城墙和墙内的铳眼以及敌台内的暗道和铳眼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之所以这么讲,一是因为这些是我们已知建置的瓮城和敌台所未见;二是因为现有的文献所未载。
瓮城,也称月城,它的设置是为了增加城门的防御性能。城门是城池防御的重点,因为它是攻城者首选的进攻目标,是城池防御的薄弱环节,最易被攻破。为了消除这一薄弱环节,人们在城门外再构筑一小城,城门一般为旁开。这样城门就有了两道。当敌人攻破第一道城门,进入瓮城内,即会受到来自城上守军的四面攻击。这种瓮城在春秋时期已见雏形,汉代已成型并普遍构筑,但直到明代甚至以后,都未见有如永昌堡城这样的空心瓮城城墙和从墙内可以击敌的铳眼。如明代南京城的中华门内瓮城,北京城内城的9门瓮城,这些京师重地的瓮城城墙都是实心的,墙上也没有铳眼。又如明辽东总兵官驻地的广宁城的瓮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瓮城,这些明代边防重地城池的瓮城城墙,同样是实心也没有铳眼。再如沿海温州府内的卫所城:盘石卫城有四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改建后的城门为“瓮城式”,蒲岐所城四门各有瓮城,但都不是永昌堡城的“瓮城式”。因此我们说永昌堡城的瓮城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
历史文献也未见有类似永昌堡城这样瓮城的记载。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成书于庆历年间(1041-1048年),该书虽然讲到瓮城,但只是说“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①(宋)曾公亮:《守城》,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因为当时尚无管形火器,所以不可能有使用管形火器永昌堡城的瓮城式。宋陈规的《守城录·城守机要》本身就不主张修瓮城,认为修瓮城“费用极多”,“须是除去瓮城”。②(宋)陈规:《守城机要》,陈规:《守城录·卷二》。所以此时虽然可能已有管形火器,但也没有提到类似永昌堡城的空心瓮城。明代讲城守的书较多,唐顺之辑的《武编》有《守》和《守城鄙见》两篇,戚继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有《守哨篇》,郑若曾《筹海图编·经略二》有《严城守》、《筑城堡》两篇,何汝宾的《兵录》有《守御篇》,吕坤的《救命书》③吕坤还有一部城防的书名为《守城秘要》,内容与《求命书》基本相同。、钱旃《城守筹略》和宋祖舜的《守城要览》都是专讲城池防守的兵书,这些有关城守的书籍有的是成书于永昌堡城筑城之前,有的成书于建堡之后,但均未见有如永昌堡这样的空心瓮墙和铳眼的记载。因此从文献来看,我们说永昌堡城的瓮城也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
图3 永昌堡南城墙西敌台炮道平面图
上述古文献中关于“铳眼”的记载,只有戚继光的十四卷本《纪效新书》的《守哨篇》。该书在讲牛马墙时说:“墙身每对一雉下,底开一大将军铳眼,以不能钻入人身为度。凡此墙每高三尺,平去五尺,为一小铳眼,可容狼机。每眼上加一直缝,可三寸高,二寸阔,以便眼瞭,可以高下应贼。自此眼高之再三尺,又眼一层,宽狭如之。但此眼只用手铳,不用将、机等大火器。眼只一寸,眼上开长眼三寸,以便眼瞭,如之。墙脊,用斧刀、砖石,使不可立。任贼百万来攻,对濠则以铳于小眼击之,贼众则用大将军于地眼击之。贼登此墙,或用长柄大斧,或大棍,一击而落,再无偷袭之虞矣。”①(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三》(十四卷本)。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成书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是在永昌堡城建成后的20多年后。永昌堡城未建牛马墙,但它对射击濠对岸和过濠之敌,与牛马墙内用火器击敌有同样的功效。不能说这不是人们对火器的妙用。
敌台,汉代已有之,称为“马面”,宋《武经总要》和《守城录》也称“马面”,明郑若曾的《筹海图编》称“敌台”、刘效祖的《四镇三关志》称为“附墙台”,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十四卷本)称为“雉”,吕坤的《救命书》称“墩台”,《实政录》称“敌台”,郭子章的《城书》称“敌台”等等。明人谭纶说:“凡城有敌台者,最好守。”②(明)郑若曾:《严城守》,“海道副使谭纶云”条,郑若曾:《筹海图编·卷十二》。郭子章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台非其制亦如无台。是城所以卫人,敌台又所以卫此城也。”③(明)茅元仪:《军资乘·城制》,“郭子章城书曰”条,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十》。敌台是卫城的。当敌人进攻城池时,敌台上的守军同城墙上的守军一起用火器和冷兵器击敌。但敌台还有其特殊的作用。因为该台伸出城墙,所以当攻城之敌进到墙根下,城上管形火器无法击敌时,敌台上的火器可以从两侧打击至墙脚下之敌,以确保城墙的安全。但以往的敌台,如北京内城有敌台172座,蓟镇长城有附墙台136座,温州府城有敌台33座,所辖乐清县城有敌台18座,瑞安县城有敌台13座,平阳县城有敌台8座,蒲岐所城有敌台12座,蒲壮所城有敌台6座,沙园所城有敌台12座。但所有这些敌台都不是永昌堡城敌台的形制,敌台内都没有暗道和铳眼。因此我们说具有暗道和铳眼的永昌堡城的敌台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
古文献中有关敌台之记载,同样没有暗道和铳眼。而郭子章的《城书》中有关空心敌台的记载是,“敌台之制紧靠城之外,身贵于长出,不贵横阔。台脚基长出一丈五尺,则收顶止有一丈一二尺矣;台基横阔一丈二尺,则收顶止有八九尺矣。原城有二丈高者,台比城身再高三四尺,城无二丈高者,台比城身再高五六尺。台上左右垛墙平腰之半,各开三垛口,每口要阔一尺四寸,以便抛打砖石,放发矢弹。墙脚下中央各开一孔,方圆八寸,以便放打佛狼机、百子铳。……筑实敌台不如筑虚敌台。其法用砖石砌三面,而空其中。中有二层,以木板为楼,用木梯上下。每层多置空眼,以便窥觇,以便放鸟铳、弩箭之类。贼不知箭矢出自敌台内也。”④(明)茅元仪:《军资乘·城制》,“郭子章城书曰”条,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十》。这种敌台是空心敌台,但它和长城上的空心敌台不同。长城上的空心敌台骑墙而立,底基是实的。而永昌堡城的敌台既不同于长城上的敌台,也和郭子章所讲的敌台不同。永昌堡城的敌台不完全是空的,只是有暗道,并且永昌堡的敌台建置的时间最早。长城上的空心敌台是隆庆年间开始建置的,而郭子章《城书》当写于万历年间⑤。因此我们说永昌堡城的敌台是独特的,前所未有的。
三、瓮城、敌台的击敌功效
永昌堡城这种独特的瓮城和敌台的作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能充分发挥管形火器的威力,增强城池的防御性能。
如上文所述,瓮城是为了改善城门薄弱环节,增强城门的防御性能而设置的。当敌人进攻时,瓮城上的各种武器,包括火器和冷兵器,特别是火器首先迎击进攻之敌。到了明嘉靖中期之后,火器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有多种传统的管形火器,还引进了西方的佛狼机和鸟铳,当敌人进入百步之内①戚继光《纪效新书》(十八卷本)卷十八《治水兵篇》载:“中军禀比较,先列佛狼机六座,立一百步的,一面竖起红旗,各船佛狼机手通赴台下立,听唱名打放。……次立八十步的一面,竖起红高招,各船鸟铳俱集台下,照佛狼机试打赏罚。”由此可见,佛狼机的有效射程是百步,鸟铳的有效射程是80步。以每步5尺,每尺0.32米计,佛狼机的有效射程是160米,鸟铳的有效射程是128米。就可以有效地对其实施攻击。永昌堡这种瓮城同其他瓮城不同的是,第一,它增加了一个使用管形火器的击敌场所。一般瓮城只能在瓮城上用管形火器对进攻之敌实施打击,而永昌堡还在瓮城内对进攻之敌实施打击,这无疑增加了击敌的火力点。第二,消除了瓮城的管形火器的射击死角,能更有效地打击进攻之敌。当敌人进至瓮城脚下,瓮城上管形火器鸟铳、佛狼机等则失去其效能。因为如再使用管形火器击敌,持铳者势必人身要探出墙外,而易受敌人武器的杀伤。而永昌堡的瓮城铳眼在城下,敌人进到瓮城脚下依然可以对其实施击打,不仅能突袭敌人,有效打击敌人,而自己隐藏在瓮城城墙之中十分安全。这提升了城池的防御能力。
永昌堡城的敌台有瓮城的同样功效。如前所述,敌台最大的用途是保卫城墙,当敌人进攻时,敌台与城墙上的防守人员一起打击进攻之敌,但当敌人攻到墙脚下时,城墙上的管形火器无法击敌,而伸出墙外的敌台可以从其两侧对进到墙脚下的敌人实施攻击,敌台与敌台之间的距离只有200米左右,两敌台的火力完全可以相交。
由此可见,永昌堡城的瓮城和敌台既充分发挥了火器的威力,也充分发挥了瓮城和敌台的效能,是对瓮城和敌台的妙用,也是对火器的妙用。永昌堡的瓮城和敌台犹如现代的一座座碉堡,护卫着永昌堡城。这是了不起的创造,是筑城史上的创举。
但这种创造到底起于何时?是第一次修建堡城之时,还是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城池建庐舍之时,抑或1981年之后?对此我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了解。永昌堡中的长者说,清初逼居民内迁时,只对城堡的部分地段进行了拆毁,部分城墙也仅拆毁了上部,下部和基址还是保留下来,并没有完全拆除城墙。1982年修复永昌堡城的老村长说,重修时完全是按原先的地基修的。现在永昌堡中保留暗道和铳眼的有东门瓮城和西南敌台。其中东门瓮城从结构看,大部分系1982年修复时恢复,平面尺寸遵循原有平面布局的可信度还是较高的。但其高度达3.26米,且与城顶面只隔一层条石板,若遭受火器攻击,极易断裂塌落。这是修复时的失误,违背了建城的规律。永昌堡敌台原先均有暗道和铳眼,在1982年修复时,有些敌台中的暗道和铳眼并未恢复,东门和西门边的两个敌台利用暗道空间改成了神庙。只有西南的敌台完整地保留了原始的面貌。从此处敌台暗道内用石的风化程度和痕迹看,同最上部的补砌和新砌石料有明显的区别,应为最初建城即明嘉靖时砌筑。这就是说,这种空心瓮城和敌台是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修建时就有的,不是后人改建的。
[1](明)嘉靖永嘉县志:卷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2]王金麟.东海文化明珠[M]//王璋、王一平.古堡深处.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