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旅游管理专业ESP教学中的应用*

2013-11-23张春梅邹德文

关键词:成果旅游英语

张春梅,邹德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a.工商管理学院b.科研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又一分支学科,ESP 教学引起了大批语言学家的兴趣和参与,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习者的欢迎。ESP 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缩写,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例如商务英语、经贸英语、工程英语等等。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ESP 教学主要是“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英语”、“餐饮英语”等课程。由于旅游行业的涉外性较强,不仅需要旅游行业具备高端涉外人才,同时要求旅游行业的普通工作人员也具备一定的日常英语知识。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多依靠各大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向社会输送,而这类人才的英语能力也主要依靠ESP 教学来提高。ESP 有特殊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设计等一系列内容。那么在通用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如何找出适用于不同专业的ESP 教学方法,将合作学习在旅游管理专业ESP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一步探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质量的策略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在ESP 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在80年代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种比较富有创新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及策略体系。合作教学改革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比较盛行,近些年来在我国也开始逐渐涉及一些学科的实践应用。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利用教学因素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并且以团体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学习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团体互助品质,可以短时、高效、愉快地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ESP 教学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及特定学科进行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由于目前各种知识不断推陈出新,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社会需求日益增高、多样。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个人很难单独完成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非母语的ESP 教学又增加了个人的学习困难,也加大了利用ESP 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难度。而且2010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1]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2]这些都是鼓励运用合作学习的体现。因此,将合作学习应用于ESP 教学中非常必要。

首先,有利于ESP 教学目标的完成。每一次ESP 合作学习,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只有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取长补短,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ESP 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ESP 教学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很多专业外语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知道如何有效学习,小组成员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不对其他小组成员产生依赖,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中,容易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有利于提高ESP 教学的实际应用性。在ESP 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团队中成员的互助作用,学习更多的知识,创新思路,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所学来解决问题。

二、合作学习主要内容及启示

(一)合作学习概念及类别选择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队中展开学习,互相帮助,来学习某些材料,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目前的合作学习活动主要分为四类: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及全员互动形式[3],分别体现在师生间的合作、教师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及全体成员多种形式的合作。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有各自适用的不同领域及范畴,针对ESP 教学主要谈及合作学习中的生生互动合作形式。

(二)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及选择

对于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然而,具有代表的人物及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1。

表1 合作学习核心要素比照表[5]

尽管不同学者对于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内容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实践得出的,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但是针对ESP 教学的特点及具体学科的特点,在进行具体的合作学习时,不一定完全采纳专家学者的核心要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进行核心要素的选择与构建。结合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主要选择如下的合作学习核心要素。

1.确定学习目标

任何课程的学习目标都是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也不是一门课程的所有内容都适合用于合作学习的方式。那么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充当主要指导者的角色,在选定课程的内容中分析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部分,并确定合作学习目标,这样小组的全体成员就可以朝着这个既定的目标进行后续的学习活动。

2.划分学习小组

大多数的合作学习理论专家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都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性别、年龄、人格及学习风格等进行划分,尽可能使小组内的学生具有异质性。然而,对于高校的ESP 教学来说,并不一定这些学生的特性都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程的性质及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的特点自行设定小组学生的标准,使划分出来的学习小组更有利于合作学习。

3.明确个体责任

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个人的学习,反而在合作集体中,要对各个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明确个人的职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中,相互合作、互相鼓励,增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4.选择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学习形式,具体的合作技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由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小组成员的特点不同,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不同,小组成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技能。

5.进行总体评价

在完成并展示小组成果后,可以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包括小组自评、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使得评价结果更趋于客观性,并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合作学习在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中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涉及的课程主要有“旅游英语”、“导游英语”及“饭店英语”等,每门课程涉及的内容都很多,合作学习也并不适合所有课程的全部内容。笔者选择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9 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旅游英语”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合作学习的实践。此课程通常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是本科必修课程,于第六、七学期开课。选择的是第七学期开设的“旅游英语”课程,教材为朱华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英语教程》一书。该书中有几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合作学习,下面仅以UNIT 1的PART III Class Presentation 部分为例进行合作学习的应用,此部分题目为Sichuan Food Culture。

(一)确定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生词,熟练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八大菜系的主要特点及代表菜肴。具体的合作学习内容包括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后作业部分。课堂教学,教师随机找同学进行朗读和翻译,以便同学能够较好地掌握课堂内容。

(二)划分学习小组

在第七学期授课的2009 级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共55 人,大部分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差异性不大,大部分学生为女生、而且已经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因此不能严格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进行分组。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根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方便性进行小组划分,而学习任务的选择也更多依靠不同小组的兴趣选择。在课堂教学时,全班学生按照八大菜系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共分为8个小组,并就近而坐。见表2。教师为大家分配每个小组应做的菜系任务。

表2 小组分配表

(三)明确个体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小组成员的责任主要有查阅字典、生词领读、阅读课文、文章翻译、课文复述等几方面,教师提前进行示范,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不同成员的英语水平及特点自行分配责任。而课后作业中小组成员的责任主要包括收集资料、菜系设计、英文翻译、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等几部分,也由小组成员进行自行分配。

(四)选择合作技能

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源进行合作,如进行网上搜索、资料下载、共同讨论、资料整理、深入饭店了解菜单设计、课件设计等,综合完成合作任务。任务完成后,在全班展示合作成果。在展示合作成果时,可以选择讲解法、陈述法或情境法等。可以利用已有的技能并习得一些新技能,努力使合作成果让小组成员都比较满意。针对本次合作任务,有的小组是采用情境演示法分角色进行演示某一菜系,也有的小组是选举某一位同学利用课件进行综合讲解,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组学习成果,见表3。

表3 小组学习成果表

(五)进行总体评价

针对课堂合作学习内容,小组会派代表进行阅读、翻译、陈述,展示课堂上的合作成果。而对于课后作业,则是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成果展示,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时间。在合作成果展示后,会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总体评价,总体评价包括三部分。见表4。

表4 合作学习总体评价表

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总体评价,占40%;不同小组间进行相互总体评价,占40%;而小组内自评占30%,每部分的评价也有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

除此之外,在本课程中Chinese Craftwork、Chinese Festivals 等单元的部分内容中,也采取了合作学习的形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学习能力也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各小组间互相交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可以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在单元的菜系学习中,每个小组只学习一个菜系,但全班同学一共学了八大菜系。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兴趣比较浓厚,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并认真地提出意见,通过自己的努力,力争使小组成果更加优秀。

四、合作学习在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流于形式

刚开始分配八大菜系合作任务时,是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都积极参与,课堂表现也很活跃;此后在做中国传统节日的合作任务时,大家也都能够积极参与,认真搜集资料,精心准备课件。但是后面合作学习任务增多时,学生逐渐熟悉了这种学习形式,不再像刚接触合作学习时那样兴趣浓厚,而且部分学生准备研究生考试和其他考试,课堂学习的精力较少,参与合作的学生少了,使得一部分合作学习任务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个体责任不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尽管是按照具体分工明确个人责任,但有些学生却存在一些懒惰心理、依赖心理,合作意识不强,不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甚至在小组中鱼目混珠,或交由其他人代劳,某些学生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有取得实质的成效。甚至有些小组的成果,仅仅是小组中几位英语较好的学生独立完成的,其他学生没有参与前期制作,也没有参与后期展示,就享受了少部分人取得的成果。

(三)合作技能匮乏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有限,最常用的是利用网络搜索,基本查询不到专业的英文菜系资料,一些专业菜名翻译正确与否也无从考证,更没有机会去了解真实的旅游英语工作环境。除此以外,合作小组学生间缺少相互探讨、互动,有些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比较差,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而且对于一些课堂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平时接触得也不多,对于如何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合作,还没有形成比较明确系统的合作技能。

(四)学习渠道单一

针对课后对大家学习成果的分析与了解,大多数同学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收集资料的渠道比较单一,资料来源也主要局限于百度网,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而对于菜系的英文资料,更多的则是将汉语资料通过翻译网站进行翻译得到的,所能得到的原文英文资料的渠道很少,对于一些菜名的翻译,也缺少权威的资料进行核实,导致部分小组学习成果内容简单。

(五)缺少实践检验

一些进行菜单设计的学习成果都是学生们在网上参照中文菜单进行设计,没有深入到饭店中了解真实的菜单设计。对于大多数学习成果多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们通过情境展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虽然会活跃课堂气氛,但这些学习成果没有到饭店中进行实际应用,更缺少用英语在饭店中进行实际检验的机会,因此会影响后续学习的积极性。

(六)评价有待完善

尽管在总体评价中,笔者采取了教师评价、组间评价和组内评价三部分,并按照每部分所占据的比例进行汇总,但在获得具体评价分数时,却存在一定问题。如,小组评价时,同一小组成员间可能评价不客观,对于没有尽责任的同学不好意思低评。组间评价时,不同小组不同成员间的个体责任不清楚,所进行的评价可能更多依靠平时同学间的关系好坏而进行评价。而组间评价总体时,也可能希望本组成绩较高,而刻意将其他组成绩降低等。

五、合作学习在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中解决的对策

(一)增强合作意识

在以后的ESP 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了解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团队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而且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时,尽可能选择一些内容具有相互依赖性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中缺一不可。例如,在设计八大菜系的合作学习时,可以将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成菜单式,包括热菜、凉菜、汤菜、主食、酒水等;在进行中国传统节日合作任务时,会综合考虑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食俗、节日活动等几方面。在合作任务中,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使学习任务显得不完整。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解决个体责任分配不均的现象,尽可能兼顾每个学生进行任务分配。这样明确地将任务分配下去,可以使一些学生克服懒惰、依赖心理。

(二)提高合作技能

合作技能是小组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4]。学生的合作技能包括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交流意见的能力、协同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个体不仅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学习如何在合作小组中与他人进行愉快合作人际关系技能,发现自己合作能力的不足,不断地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人际关系,并可以提高小组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能力及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的能力,从而使合作学习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邀请教育方面的专家,为学生讲授合作学习的技能的运用。

(三)增加学习渠道

互联网确实为学习提供了方便,但是很多知识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因此,还要尽可能选择除了互联网以外的学习途径,增加学习渠道。如利用图书馆或者书店,查询餐饮类英语词典或工具书;或者学校配备专业的资料室,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查询。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查看一些原版的外文相关资料,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

(四)进行实践检验

鉴于旅游英语课程中较好地合作学习效果,将ESP 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是理论结合实践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利用教学实习或其他实习的机会,在旅游企业中实际运用合作学习成果,也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提升。

(五)完善评价机制

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明确小组内成员的个体责任,并在成果展示时向其他成员说明,以保证全班同学可以比较清楚每个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具体工作,这样在组间不同成员的评价中,就可以比较清楚非本组内成员的工作及表现,这样评价就会有据可循。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淡化学生的分数概念,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将课程的期末成绩分解成若干个成绩,淡化每部分成绩,使学生努力做好课程中的全部分内容,从而避免学生之间的关系分在评价中的影响。最后,在进行大型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时,可以增加评价的群体。如集中几个学时展示学生成果时,可以邀请一些本专业的相关教师及学生参与听课,并进行评价,将其他评价成绩计入总成绩。除此以外,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尽可能设定一些客观性较强的指标,避免主观评定较强。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结合的较好的方式,也是学生提高社会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而合作学习也是在当今社会提倡团队精神的背景下,而被教学领域所采纳的利于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学习形式。合作学习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中,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也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在旅游英语课程中部分内容的应用,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ESP 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ESP 其他课程中进行应用。在后续的旅游管理专业ESP 教学中还会继续完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也会拓展其他一些更加适用的方法。

[1]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7.

[2]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感性知[EB/OL].[2012-03-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00506/9255.html.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3-11.

[4]郑继玲.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11.

猜你喜欢

成果旅游英语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旅游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