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1)
2013-11-23彭小燕谢密新黄瑞瑞张丽伟
彭小燕,李 荔,谢密新,陶 莉,黄瑞瑞,蒲 雁,张丽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课程,是护生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态度的专业基础课[1]。为了缩短学校和医院的差距,有利于护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早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并将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融入其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我校2010级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1个大班中,随机抽取1个大班为实验班共116人,1个大班为对照班共120人。两班学生在年龄、性别(均为女性)、入学成绩、已修课程的成绩、教材、授课内容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两班任课老师和使用教材相同,教学同期进行,教学内容与时数均相同,但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同,详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与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计划 学时
1.2.1.1 对照班教学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先在课堂讲授理论,实验课时再由带教老师演示操作,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2.1.2 实验班教学方法 实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分为3个步骤:①课程设计。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确定适合于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针对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护理职业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结合所授内容编写临床案例,再根据编写的案例组织和设计教学。②提出任务。教师在授课前将相关临床案例作为一个护理工作任务项目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布置的临床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护理问题的办法,找出护理操作能解决的护理问题,编排护理操作的过程。③组织完成。组织实验班学生在模拟病房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理实一体化授课。教师首先利用布置的临床案例导课,然后通过提问了解学生解决问题和编排护理操作工作过程的情况,再按照护理程序边授课边演示操作,随即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课堂总结。
1.2.2 教学效果评价
1.2.2.1 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理论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考试。阅卷采取盲法,教研室教师按照评分标准统一流水阅卷。技能考试随机分班进行,每班由2名教师严格按统一标准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分。技能考试成绩取所有技能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任课老师不参加技能测试的考核。
1.2.2.2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实验班护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集体答卷,请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感受如实作答,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在发放调查表时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116份,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班学生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班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 分
表2 两班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 分
班别 人数 理论成绩 技能成绩实验班116 78.81±9.30 85.47±3.23对照班 120 74.62±10.32 80.10±2.91 t值 3.28 9.48 P<0.01 <0.01
2.2 实验班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3)
表3 实验班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n=116) 人(%)
3 讨论
3.1 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是作为“专业实践技能”的必考科目。传统的课堂讲授加实训室的操作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生学习领域与临床护理工作领域一致,护理学习过程与护理工作过程一致,护理学习任务与护理工作任务一致。实验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围绕临床护理实践的工作过程分析、讨论、讲授、操作,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以更好地结合。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大节省了理论学时,增加了实践学时,更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消化”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
表2结果显示,实验班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班,两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能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
3.2 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护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传统教学方法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实训室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做,学生只是一种机械模仿,处于被动状态,出现学习过分依赖、应用能力不强的现象[2]。而在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及其发生的情境依据临床实践真实情况设计,或从真实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选择,把课堂搬到模拟病房,让护生置于模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互为扮演“护士”和“病人”,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护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技能操作和与“病人”沟通交流。此教学方法培养了护生的职业情感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护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教学与临床的无缝对接。
表3结果显示,有95.7%的学生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94.0%的学生认为能够增强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促进护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开发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00.0%的学生认为感受到了临床气氛,能够培养护士的职业情感。
3.3 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课程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护生学习能力,使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信息量。每次授课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了教学内容。我们已经完成《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库的建立、技能操作考核方案与评价标准的制定等工作,今后将逐步完成《护理学基础》实训操作录像,并将通过课程网络化平台向广大师生开放,为教师教学和护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满足教学需要[3]。
3.4 存在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虽有其优越性,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①环境差距:学校护理实训室模拟环境与临床实际护理环境仍存在一定差距;②师资不足:缺乏具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③费时耗力:教学准备时间大大多于传统课堂教学,技能操作考核时受到学时限制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1]应利华,王丽华.基于工作过程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8):79-80.
[2]李雨昕.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护理教育,2009,7(6):83-84.
[3]窦丽丽,杨雪艳.《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J].全科护理,2009,7(11):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