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的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3-11-22邹文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广谱心肺乙型肝炎

李 健 邹文娟

住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导致肝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补体、抗体的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极易并发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1]。同时肺部感染转变迅速,若不积极治疗,肺部病原菌的感染可加重全身多个脏器负担,进一步加重对肝脏的损害,使肝脏功能逐渐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死亡率[2]。我们对181例住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住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81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06例、女性75例,年龄27~73岁,平均(52.1±9.6)岁。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即肺部感染组共23例,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6.2 ±7.9)岁;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即对照组共158例。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因、肺外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广谱抗生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况),并发症、预后等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1.2 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出现咳嗽、咳痰、双侧或单侧肺部有湿性罗音或叩诊浊音;肺部Χ线显示渗出性病灶。发热,体温超过38℃,外周血WBC≥10×109/L;与入院时X线或CT检查比较,显示新的炎性病变;或呼吸道分泌物及其他体液分离出病原体,病原菌痰培养为阳性,且排除肺肿瘤、肺结核等其它肺部疾病[3]。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肺部感染与预后的关系

181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HAP)23例,感染率为12.78%;死亡9例,死亡率39.13%;未发生感染者死亡11例,死亡率6.96%,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P<0.01)。

2.2 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可疑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住院时间、肺外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广谱抗生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况)、上消化道出血等7项指标有意义,可能作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乙肝合并肝癌患者肺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结果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4个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照相对危险度(OR值)排列,依次为:肺外感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况)、使用广谱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见表2。

表2 乙肝合并肝癌患者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肺部感染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研究的181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人数达23人,总的感染率为12.78%,死亡9例,死亡率39.13%,未发生感染者死亡11例,死亡率6.96%,2组患者预后差异显著。

本研究通过对可疑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住院时间、肺外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广谱抗生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况)、上消化道出血等7项指标有意义。对以上可疑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肺外感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况)、使用广谱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合并肝癌患者患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肺外感染作为患者体内的1个感染源,往往最先导致患者肺部感染。作为1个乙肝合并肝癌的患者,肝细胞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患者免疫系统、补体功能下降,对肺外感染的清除能力大大下降,进一步破坏患者的抵抗能力,导致患者体内病原菌数量增加,而作为与外界直接接触的肺部是最易受影响的部位。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各个脏器的功能下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如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心肺功能不全所致的肺部淤血、循环障碍等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给细菌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5]。使用广谱抗生素也是导致患者肺部感染的1个独立危险因素。乙肝合并肝癌患者院内感染与反复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和(或)使用时间过长(>2周)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既可使肠道、上呼吸道细菌或真菌迁移侵袭下呼吸道致病,同时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也诱导了耐药菌株的产生[6];由于某些抗生素长期使用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产生明显副作用,使患者的抵抗防御能力下降,肺部感染的几率升高,所以临床中应当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规范诊疗常规。上消化道出血是肺部感染的1个重要感染源,不仅出现在肝炎合并肝癌患者中,对于普通人群也极为重要。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常见食管静脉的曲张,极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而由于患者通常采取卧位,消化道出血会导致患者的误吸,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出现同时也会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加重,导致病情加重[7]。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外感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使用广谱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合并肝癌患者患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1]彭 平,胡中伟,郭家伟,等.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2):1452.

[2]孙朝晖,王蜀燕,石玉玲,等.联合诊断芯片在肝炎分子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2):843.

[3]石三利,郭万亮,戴社教,等.胸部X线检查在重症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7):40.

[4]李文伟,马 骢,王珍光,等.肝癌与肝炎标志物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0,25(5):495.

[5]严宪才,缪英年,吴志光.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5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0,50(29):77.

[6]凌 云,叶初阳,何松彬,等.ICU院内肺部感染细菌分析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7):15.

[7]Restrepo M I,Mortensen E M,Anzueto A.Common med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risk for developing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2):145.

猜你喜欢

广谱心肺乙型肝炎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厦门大学科学家发现乙型流感的新型广谱中和抗体
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HIV-1疫苗研究进展
广谱哲学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特点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