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诊断
2013-11-21夏玉明汪兴龙胡必富刘长华冷启昌
夏玉明 汪兴龙 胡必富 刘长华 严 君 冷启昌
湖北省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湖北 随州 441300
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是指颅骨骨膜下损伤性出血,血液积聚于颅骨与骨膜之间,受颅缝的限制,其发生率在新生儿中约1%[1]因产伤所致,大部分可自行吸收,血肿发生钙化者少见。早期易误诊为头皮血肿或帽状腱下血肿,中晚期有可能误诊为颅骨骨病或颅脑畸形。本文回顾性分析51例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资料,并观察了解血肿的病理演变与头颅CT轴位平扫的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6月~2012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或者随访证实的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51例,其中男婴29例,女婴22例。均无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及体征,因头部包块而就诊。首诊CT检查时间为3天至3个月,平均为产后21天,其中做1次CT检查者38例,做2次CT检查者11例,做3次CT检查者2例。47例为产道分娩,4例为剖宫产。产后均可见头部软组织包块。
1.2 检查方法 使用GE Prospeed SX advantage型CT机,婴儿熟睡后行头颅轴位平扫。扫描参数:层厚10mm,层距7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从颅底扫描至颅顶。分别行脑组织窗和骨窗观察。
2 结 果
51例中,共存在55个孤立血肿,有4例存在2个互不相连的孤立骨膜下血肿(均位于顶骨),血肿范围均未跨越颅缝;血肿发生在顶骨骨膜下48例,枕骨骨膜下2例,额骨骨膜下1例,未见包膜钙化者21例,包膜钙化者28例,晚期2例,血肿包膜未钙化时有21例(3周以前),CT表现为镰状或新月形稍高密度软组织块影,CT值约50HU,紧贴颅骨外板,不跨越颅缝,邻近脑组织未见异常,骨窗显示:颅骨未见异常,1周后血肿下方颅骨内可见多发骨质吸收区(低密度灶),颅骨无明显膨胀。3周后(有28例),血肿包膜开始钙化,血肿变硬,钙化多始于血肿与颅板交接的边缘部位,CT表现:血肿边缘呈弧形或壳状钙化影,包膜钙化可完整或不完整,与颅板相交呈钝角,不跨越颅缝,病变颅骨区密度稍减低,其内依然可见不规则骨质吸收区(低密度),颅骨与钙化包膜呈“夹层饼干状”,其中间为机化的低密度血肿。晚期有2例,CT表现为头皮软组织正常,脂肪层次清晰,局部颅骨外突隆起,颅骨内外板均增厚,板障区增宽。
3 讨 论
3.1 病因和机制 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主要因为产伤所致,胎儿分娩时,由于初产、胎头过大,胎头吸引器负压过高等多种原因,吸引器吸引胎头时,弹性(可塑性)较大的头皮软组织随吸引负压而变形隆起, 而弹性较小的骨膜与几乎无弹性的颅骨之间产生负压致使骨膜牵起脱离颅板,血管损伤出血形成颅骨骨膜下血肿[2]。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常在产后数小时致数日内出现,在生后1~2天内迅速增大,4~5天达高峰,以后逐渐缩小。大于80%的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在3~4周内自然吸收[3],经过一定时期(约3~4周)未完全吸收者逐渐钙化骨化[4]。骨化的机制可能为骨膜下成骨,病理切片发现在新生骨中可见粘附于发育成熟的骨小梁的造血组织,提示可能是骨膜下成骨[4]。另外新生儿骨膜功能十分活跃,直接参与骨的生成。骨化多开始于血肿与颅板交接的边缘部位,骨化的血肿与颅板相交呈钝角。颅骨骨膜下血肿骨化过程可概括为:未见钙化-周边钙化-壳状钙化-全部钙化、骨化。
3.2 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演变与CT表现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绝大多数发生在顶部(48/51),枕部、额部较少见,多为单发(47/51),偶可多发(4/51),因骨膜在颅缝处紧紧附着于该骨,故血肿不跨越颅缝,即使两块相邻颅骨骨膜下都存在血肿,呈两个孤立血肿,互不相通(图1)。颅骨骨膜下血肿吸收很慢或吸收不明显,而血肿包膜却逐渐钙化,因此血肿CT表现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早期较柔软,有弹性,1周以前CT表现为头皮下紧贴颅外板新月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50Hu,其密度稍高于头皮软组织密度,不跨越颅缝,邻近脑组织未见异常,颅骨未见异常,1周后,血肿下方的颅骨内可见多发性骨质吸收区(低密度灶),颅骨厚度大约正常。3周后,血肿边缘呈弧形或壳状钙化影,包膜钙化或完整或不完整,与颅骨相交呈钝角,病变区颅骨内依然可见不规则骨质吸收区(低密度灶),3到6个月,血肿包膜钙化更明显,CT表现颅骨与钙化的包膜呈“夹层饼干状”,中间为机化低密度血肿,但血肿下方的颅骨较正常密度低,为脱钙吸收表现。1年左右后,血肿包膜逐渐钙化骨化形成颅骨外板,血肿机化钙化形成板障,原来的颅骨则形成颅内板,再经过生长塑形作用逐渐形成局部颅骨增厚,外突隆起的异常颅骨,呈永久性后遗征象;CT表现颅骨内外板增厚,其内缘可毛糙不整,板障亦明显增宽。
3.3 鉴别诊断
(1)头皮组织和帽状腱膜下血肿,二者可发生于头皮任何部位,可跨越颅缝可高低不平,血肿张力相对较低,囊性感较强,CT表现头皮下高密度出血和低密度水肿影像与颅外板不紧密相连,吸收较快。一般不发生局部颅骨的骨质吸收; 也不发生血肿包膜的钙化。
(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骨瘤
发生于头颅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以面骨最常受累,其次为颅底骨和穹窿骨。
X线表现,主要为板障膨大,增宽,外板增厚和囊状改变,正常骨结构消失而呈磨玻璃样或明显骨硬化,颅内板较少受累或仅有硬化、增厚。全身性者常在婴儿期发病,受累部位较多[5]。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在晚期包膜钙化、血肿钙化骨化,其影像类似骨瘤,结合病史及影像特征,不难鉴别。
综上所述,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肿多由产伤所致,产后即可发生,病程规律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病史,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1.朱杰明.儿童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6
2.杨渭川.傅震.颅骨骨膜下血肿影像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4):224-226.
3.kaufmanH H,HochbergJ,AndersonR P,et al.Treatmentofcalcified cephalohematoma [J].Neurosurgery,1993,32(6):1037-1040.
4.周建军.梁平等新生儿头皮血肿骨化的临床特点[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2):1891-1893.
5.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