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真菌培养液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2013-11-21疏义林柯丽霞

中国食用菌 2013年2期
关键词:茶树菇菌丝体平菇

洪 培,疏义林,胡 宇,柯丽霞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高校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 芜湖 241000)

菌糠是食用菌培养料经食用菌分解出菇后遗留的废料,其中不仅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菌丝残体蛋白、脂肪、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1,2]。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的菌糠与日俱增,菌糠综合利用研究随之展开,菌糠经适当处理后可用作肥料,亦可再栽培食用菌[3-6],但目前大部分菌糠通常还是废弃处理。

在酵母的培养过程中,一般用麦芽汁培养基。麦芽经糖化后原有的有机磷酸盐、蛋白质、淀粉等分解形成氨基酸、多态、低分子糖类等[7]。经过酵母发酵后发酵液中蛋白质占18.99%、总糖占17.5%、灰分占3.59%[8]。这些营养成分都是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但这些营养液也通常被当做废弃物处理掉,既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可再生资源。本文以农业废弃物稻壳粉和蚕沙作为主要的碳源和氮源,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和啤酒酵母发酵液,研究其对平菇、杏鲍菇和茶树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废弃物的再利用开拓新的途径,也为在深层培养食用菌时提高菌丝体的生长提供新的参考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平菇 (Pleurotus ostreatus)、杏鲍菇 (Pleurotus eryngii)、茶树菇 (Agrocybe aegirita)、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由安徽师范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保藏。

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

液体菌种培养基:葡萄糖2%、蛋白胨0.2%、MgSO4·7H2O 0.05%、CaCl20.01%、KH2PO40.05%。

基础培养基:稻壳粉30 g·L-1、蚕沙粉 10 g·L-1、磷酸二氢钾 0.5 g·L-1、硫酸镁 0.5 g·L-1。

发酵培养基:分别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和啤酒酵母发酵液,121℃灭菌20 min。

1.3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和啤酒酵母发酵液的制备

1.3.1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的制备

选取干燥无霉变的杏鲍菇菌糠 (配方为碎木屑60%、棉籽壳20%、麦麸5%、磷酸二氢钾5%、硫酸镁5%、硫酸钙5%),60℃烘干,粉碎,80目过筛,称取200 g,加水1 000 mL,煮沸20 min,用6层纱布过滤,补水至1 000 mL。

1.3.2 啤酒酵母发酵液的制备

麦芽经粉碎后,按麦芽∶水 =1∶4量取,65℃糖化4 h,双层纱布过滤,调节糖度至9°P,121℃灭菌20 min。向每瓶600 mL的麦芽汁中接入2环啤酒酵母,25℃静置培养48 h,离心20 min,取上清液即可。

1.4 菌种制备

250 mL三角瓶装量100 mL,接种活化好的斜面菌种4小块(1.5 cm×1.5 cm),25℃、130 r·min-1培养7 d 得液体菌种。

1.5 液体培养方法

250 mL三角瓶装量100 mL,接种10%(V·V-1)液体菌种,每组3个重复,25℃、130 r·min-1培养7 d。

1.6 菌丝体干重及菌球密度的测定

菌丝体干重的测定:参照吴雪辉[9]。

菌球密度的测定:参照涂俊铭等[10]。

1.7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平菇、杏鲍菇、茶树菇菌丝体产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3种食用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3种食用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

与对照相比,10%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平菇菌丝体产量,菌丝体干重为每100毫升2.2805 g,较对照提高了67%,但当加入量达到30%后菌丝体产量逐渐下降,60%时有明显抑制作用,菌丝体干重只有每100毫升1.4361 g;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树菇菌丝体产量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加入量的增加,菌丝体产量受抑制程度也随之增加。

2.2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平菇、杏鲍菇、茶树菇菌球密度的影响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平菇、杏鲍菇、茶树菇菌球密度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浓度的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3种食用菌菌球密度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

与对照相比,杏鲍菇菌糠提取液能显著提高平菇、杏鲍菇菌球密度,其中加入量10%时,平菇菌球密度最大为92 mL-1,较对照提高了114%;加入量50%时,杏鲍菇菌球密度最大为65 mL-1,较对照提高了71%;对于茶树菇,与对照相比,菌球密度均有所增加,且加入量40%时菌球密度最大,为77 mL-1,较对照提高了120%。

2.3 不同浓度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平菇、杏鲍菇、茶树菇菌丝体产量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见表3。

与对照相比,40%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平菇和杏鲍菇的菌丝体产量影响最显著,分别达到每100毫升4.5122 g和3.6640 g,且分别比对照高出275%和156%。而50%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茶树菇的菌丝体产量影响最显著,达到每100毫升4.1263 g,较对照高出201%。

表3 不同浓度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

2.4 不同浓度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平菇、杏鲍菇、茶树菇菌球密度的影响

不同浓度啤酒酵母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菌球密度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浓度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菌球密度的影响(平均值±标准误)

由表4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所试浓度的啤酒酵母发酵液 (10%~80%)均显著提高平菇的菌球密度,50%的啤酒酵母发酵液中平菇的菌球密度最大;10%和20%的啤酒酵母发酵液对杏鲍菇的菌球密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当加入量为30%~60%时,对杏鲍菇的菌球密度有明显影响,其中加入量50%影响最显著,达到73 mL-1,较对照高出40%;50%的添加量对茶树菇影响也最显著,达到96 mL-1,较对照提高了174%。

3 讨论

菌糠的科学处理关系着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菌糠可以作饲料、肥料、沼气生产原料和花卉或蔬菜栽培基质等[11],同时也有很多利用菌糠为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报道[12-15]。杏鲍菇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也含有真菌次生代谢产物[16]。菌糠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文研究了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3种食用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表明,对平菇和杏鲍菇而言,在菌糠浓度较低时,营养成分起主导作用能促进菌丝体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可能次生代谢产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起到了主导作用,导致菌丝体产量下降;对茶树菇而言,可能因为杏鲍菇菌糠中含有大量的化感物质会抑制以其为培养料的其它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发育[17],这与刘天翔等的结果一致[18]。结果表明同种食用菌的菌糠对不同食用菌的菌丝生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在食用菌生产中,菌球密度通常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来检测菌丝的生长,菌球越多表明其生长状况越好。在本研究中,随着菌糠提取液浓度的增加,平菇菌球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杏鲍菇和茶树菇的菌球有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可能与培养基内营养成分及物理条件有关。

酵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发酵过程中,如制作面包、馒头、酒酿等。在酵母的培养过程中,一般用麦芽汁培养基。麦芽经过发酵后形成利于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8]。本文研究了啤酒酵母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发现,随着啤酒酵母发酵液浓度的增加,3种食用菌的菌丝体产量都在增加,达到顶峰后又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所试浓度的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的产量都有促进作用。可能是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增加,其所含利于菌丝生长的营养物质也在增加,所以菌丝体产量呈上升趋势,达到顶峰后自然下降。啤酒酵母发酵液对3种食用菌菌球密度的影响的研究表明,所试浓度3种食用菌的菌球数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这可能与培养基质的营养成分及培养基的粘着度有关,也可能是啤酒酵母静置培养的过程中产生了少量酒精等有害物质导致菌球数量减少。

[1]郁建强.浅谈食用菌菌糠的综合利用 [J].再生资源研究,1997(5):34.

[2]蒋冬花,郑重.食用菌的代谢产物 [J].生物学杂志,2000,17(4):1-3.

[3]曾丽平.银耳废料栽培鸡腿蘑效益分析与关键技术 [J].食用菌,2005,27(2):17-18.

[4]马国良,刘卫东.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J].食用菌,2005,27(3):28-29.

[5]许绍林.袋栽香菇菌棒废料再利用研究简报[J].食用菌学报,1995,2(4):55-58.

[6]樊根强,陆学峰.蘑菇废料连茬栽培草菇高产技术要点 [J].中国食用菌,2005,24(2):29-30.

[7]马西壮.小麦芽在麦芽汁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D].山东:山东大学,2007.

[8]张延坤,谢印芝,尹昭云,等.大麦芽发酵物化学成分的鉴定分离及其抗氧化效果研[J].西南国防医药,2004,14(5):476-479.

[9]吴雪辉.栗壳天然棕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2,23(3):24-26.

[10]涂俊铭,陈少英,邱昌恩.杨树菇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J].食用菌,2003(2):26-27.

[11]郑林用,黄小琴,彭卫红.食用菌菌糠的利用[J].食用菌学报,2006,13(1):74-75.

[12]侯立娟,姚方杰,高芮,等.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J].中国食用菌,2008,27(3):6-8.

[13]李强,胡霞萍,卢淑芳,等.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香菇配方试验 [J].食用菌,2008,30(6):28.

[14]钟礼义,钟英有,李坤阳.培养基添加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06(1):28-30.

[15]龚振杰,赵桂云.木耳菌糠袋栽平菇技术 [J].北方园艺,2009(3):214-215.

[16]曾荣耀,郑林用,罗霞.蕈菌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活性成分[J].中国食用菌,2008,27(1):43-45.

[17]李俐俐,刘天学.平菇菌糠提取液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0-432.

[18]刘天翔,陈世昌,高玉千,等.刺芹侧耳菌糠及其提取液对糙皮侧耳生长的影响[J].食用菌学报2012,19(1):47-50.

猜你喜欢

茶树菇菌丝体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茶树菇菜谱
平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杂交选育品种‘吉香一号’在吉林地区栽培品比试验
拟黄薄孔菌菌丝体的固体培养条件及CAT和SOD活力动态研究
什么水煮什么花
从暴利开始的茶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