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蝙蝠侠:黑暗骑士》浅析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的成功模式

2013-11-21李安娜

电影评介 2013年7期
关键词:蝙蝠侠小丑超人

李安娜

一、美国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的起源及现状

漫画改编电影的历史可以溯源到1929年拍摄的《人猿泰山》,不但开创了美国式的英雄主义电影,更开启了漫画改编的大门。超人是公认第一位正式的超级英雄,在1938年6月《动作连环漫画》第1期上首次展示了脚蹬红靴的超人把一辆汽车高高举过头顶的形象,平凡的报社记者危机时刻却总能救人于水火,身世复杂、天赋异禀的超人立刻获得了全世界粉丝的狂热喜爱,一时间超人成为了英雄的代名词,可谓是美国英雄题材漫画的代表人物,他的名字Superman也成了超级英雄Superhero一词的由来。上世纪40年代《超人》真人版搬上银幕,自此,一个个超级英雄粉墨登场,纷纷在银幕上拯救世界,英雄漫画改编电影从此也成为好莱坞繁荣电影市场的一大法宝。

同时,改编电影热潮带动了漫画市场的发展。美国的漫画市场一直被号称漫画英雄摇篮的D.C.和Marvel两大漫画出版公司垄断,国内耳熟能详的超人、蝙蝠侠、美国队长、绿巨人、蜘蛛侠以及X战警等均是上述两大公司的英雄明星,并先后改编为电影,英雄漫画的发展如火如荼。

二、《蝙蝠侠》电影的沉浮史

蝙蝠侠电影最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了自己的连续剧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则属1966年的《蝙蝠侠》,此后直到1989年由提姆·波顿接过导筒,这位黑暗英雄才算正式开始了他的银幕之旅。提姆·波顿当时年仅31岁,即已奠定了电影的哥特风格,并有着浓重的超现实意味,良好的票房促使华纳对《蝙蝠侠归来》、《永远的蝙蝠侠》投拍,成就了提姆·波顿的“蝙蝠侠三部曲”,也造就了小丑、企鹅人、亦正亦邪的猫女、双面人及谜语人等经典反派角色。空前的票房成功,使得华纳重金打造了由乔·舒马赫执导的《蝙蝠侠与罗宾》,美术风格也走的是夸张华丽路线,结果却制造出了蝙蝠侠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烂片,整部电影系列也从此被视为票房毒药。

直到8年后,克里斯托弗·诺兰重新演绎了这一系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赋予了黑暗骑士系列完全不同于以往漫画英雄电影的外在与内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让蝙蝠侠一举翻身,成为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的殿堂之作。

三、《蝙蝠侠:黑暗骑士》成功模式

1.颠覆传统的叙事模式

好莱坞有自己的商业片剧本模式,其本质就是生产线,一个成功的模式经过了无数的成功或失败的票房总结出来,而一旦有效,好莱坞向来不忌讳重复再重复地使用它。

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诺兰摈弃了传统类型片叙事模式,从影片开始就在不断地制造冲突、解决冲突,制造更大的冲突、解决更大的冲突……每个冲突涉及的人物几乎都不一样,冲突和冲突环环相扣,引发连锁反应,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整个社会的风暴。密集的矛盾冲突只压缩在了短短2个小时中,节奏快到看的观众应接不暇。最终每个矛盾冲突都得到了解决,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结局,整个过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组织成一张庞杂的网。业内有人评价:“以后所有的商业片导演和编剧,都会为如何超越这个神话般的巅峰而苦恼异常”。

2.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传统的超级英雄模式正如《美国超级英雄的神话》的作者,哲学家约翰·劳伦斯和罗伯特·朱厄特所说,现代英雄指的常常是单打独斗的主人公受到枪支、炸弹以及消灭罪恶的召唤,在相信个人能力可以超越法律和社会建构的前提下,本着神话信念在民主社会框架之外采取行动的过程[1]。

《黑暗骑士》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丰满的,导演对每一个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心理剖析并进行形象的刻画。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全剧的主角蝙蝠侠自然是整部电影最着力表现的角色。诺兰将连环漫画中的英雄角色和其人性的另一面延伸到真实世界中,在其写实风格下,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平时多做几百个俯卧撑的凡人,没有了上一集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诡异身手,他伤痕累累,他并不强大,内心期望着有一天能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卸下自己义务警员的担子与爱人团聚。他明显不是小丑的对手,因为他恪守着一些信条,在小丑面前他的地下正义纠缠于法律与道德之间,遭遇了背叛、伤害。

小丑这个角色之所以当之无愧地成为《黑暗骑士》中最经典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由于希斯·莱杰完美的演绎,也是由于编剧和导演对该人物的用心塑造。从片头的劫匪互残到海上两所游轮之间命运的相互抉择,小丑如同物理教师演示引力实验一般,将社会崩溃的方程式写在了黑板上,他牢牢抓住人们的阴暗心理与弱点,最后形成最强大的破坏力。小丑狠毒且无所畏惧,自称是绝对混乱的代言人,有人将其描述为登峰造极的邪恶,创造邪恶和施展邪恶本身就是唯一的追求,不为别的,他只是要为这个城市创造“更高品味的邪恶”而已。

希斯·莱杰版小丑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夸张的妆容:脸上斑驳皱褶的白底色,随意涂黑的眼眶像废弃的深井,嘴周胡乱的涂红使得脸部的丑陋疤痕明显可见,这刻意肮脏的妆容似乎揭示了他也曾遭受巨大打击,内心和外表都伤痕累累。

3.人性善恶的犀利拷问

前面提到过在黑暗骑士系列之前,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趋向于过于依赖特效,而忽略了剧本的构建,使得剧情薄弱,人物平面。而在《黑暗骑士》的改编中,罪犯不只是简单的疯狂,还有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动机。

《黑暗骑士》在带给我们惊艳和震撼的同时,也有窒息的黑暗,之前没有任何一部漫画英雄电影如此的残酷而沉重,如此的真实到不色彩缤纷,如此深入的从心理层面拷问了人性的善恶。

虽然小丑骇人恐怖,但却又有着迷人的吸引力,他的存在正属于人性的黑暗面,他善于洞悉恐惧,所以能轻易操纵、玩弄人心于股掌之间,给人带来恐慌。小丑关于人性的命题是:所谓的文明人不到威胁自身利益的时刻,谁都想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在绝望的环境里,他们就会撕去伪装,互相撕咬。在他看来,蝙蝠侠在民众的眼里也只是和他一样的“怪物”,只要苗头不对,这个捍卫正义、维持治安的英雄也会离弃!小丑一针见血的道出:“在这个世界上光明与黑暗的力量永远都是一对双胞胎”,正是蝙蝠侠的存在才使他“变得完整”,他和蝙蝠侠根本就是同一种人,只是站在天秤的两端。但是善与恶真能分得如此清楚吗?

所谓的善与恶只在一线之间,即便蝙蝠侠有自己的信条,碰到爱人陷入险境也会失去理智,而哈维·丹特偏执的相信绝对公平,在其信念崩溃后说道:“我们无法在这个邪恶的世界做个正直的人,世界是残酷的,唯一的道德准则是运气,唯有运气没有偏颇,没有成见,公平十足”,终于在小丑的助力下,投奔黑暗。笛卡尔说过,“物质分为表象和实质,我们的所见并不一定就是现实”[2]。

结语

超级英雄的漫画世界塑造了数不胜数的正义英雄,银幕上充斥着各种华丽的特效,但故事千篇一律,人物简单粗暴,长久以来,观众业已审美疲劳。之前的票房惨败使得蝙蝠侠系列电影被束之高阁,而克里斯托弗·诺兰用了150分钟的时间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个迷人的角色,他们的爱恨情仇构成了一部黑暗的、悲壮的、气势磅礴的史诗电影,同时在票房上也获得巨大成功,在电影史上创造了多个之最,虽然未得到奥斯卡的垂青,但仍是万千影迷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本片的成功也为此后的漫画改编电影指明了方向。

[1]Lawrence JS,Jewett R,The Myth of the American Superhero[J].Eerdmans,2002(15).

[2](法)笛卡尔.哲学原理(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52).

猜你喜欢

蝙蝠侠小丑超人
《新蝙蝠侠》谁在囚笼之中
蛋超人
幽默的小丑
飞越超人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
超人
我想变成超人
小丑
勇敢的小丑
我像一个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