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舞台监督的认识
2013-11-21王天福
■王天福
在每一台演出剧(节)目中,舞台监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岗位,也许不少人对舞台监督了解不多,也没有对舞台监督一个准确的定位,似乎也只是喊喊演员、催催场之类的工作。根据笔者的体会,一个合格的舞台监督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几点,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舞台监督的认识。
首先在一台剧(节)目付排之前,舞台监督(下面简称“监督”)就要融入主创队伍中去,了解导演意图,熟知舞美及舞美各部门的设计与制作,熟悉全剧的音乐……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当导演及主创人员在新剧目彩排完毕后,正常演出以的后工作都是由监督来执行,如果你对各主创部的创作过程一无所知,当导演和各主创班子撤出剧组,作为舞台监督是无法尽快地把戏接过来的。
剧团的演出流动性大,各地剧场舞台条件都不一样,在巡回演出前,作为“监督”就要充分了解所要演出的剧场条件,以便在不同的剧场条件下尽可能让剧(节)目完美呈现,要想做到这一点,对身任“监督”的人,就会有一系列的要求,他必须懂得灯光和音响的配备,必须知道在不同条件下舞台装置工作,他必须熟知舞台调度,在确保演出质量的前提下,对舞美,灯光的取舍,以及合理的舞台调度,除此之外,对演出的每个剧(节)目舞台节奏的把握等。此外,包括排除演出事故,现场补救办法等等,都是一个合格的“监督”必备的艺术修养和组织管理能力,所以说“监督”是继导演之后的再体现者,是每场演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舞台各部的沟通协调者,把每一部好作品呈现给观众的重新制作人。
我们团有一部进京演出的大制作,剧目《王昭君》在进京之前赴苏北农村巡回演出,参演队伍有120多人,灯光舞美道具有数十吨之多,我们不间断地连演了27场,剧场条件各不相同,要想把这一台优秀的剧目尽可能地完美呈现给观众,舞台监督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作为演出“监督”的我,必须要和舞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如:电力不够,应在确保基本光的前提下,对剧情所需要“定点”光,采取一光多用,我将舞台调度小作调整,既解决电力不足的矛盾,也尽最大可能不削弱原有的效果;乡镇一级剧场,没有电动吊杆,不少剧场高度也不够,剧中那么多道的“软景”怎么办?如果不装,整体艺术效果就大打折扣。在仔细研究了剧场结构后,采用“反拉”吊装。要准确把握好场与场之间的换景时间,采取在一道吊杆上,逐场吊挂。虽然辛苦一点,紧张一点,但剧中所规定的的情景,得到了较完美地体现,使每一场时空的变化和剧中人在特定情景下的表演都能得到观众的阵阵喝彩。那是做舞台监督人的满足和成就。
所以,一名合格、优秀的舞台监督必须有一种积极主动、一丝不苟、注重细节、不甘平庸的精神,随着舞台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舞台监督工作的专业性增强,难度增大,从业者更需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思维,还要具备新的技术和舞台实践经验,更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时俱进,不断挑战自我,真正当好舞台演出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