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表演中的气息与怯场
——论如何运用呼吸训练减轻怯场心理

2013-11-21刘媛媛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怯场上台连贯

■刘媛媛

歌唱表演中的气息与怯场
——论如何运用呼吸训练减轻怯场心理

■刘媛媛

歌唱表演中呼吸与怯场,看似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部分,但仔细分析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位歌唱演员在学习声乐以及上台表演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的碰到同样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在演唱中保持正确的、连贯的呼吸状态,以及在上台歌唱时使“气息”与表演自然的结合,放松、和谐,不怯场。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舞台经验:课堂上练习得好好的,气息连贯,收放自如,但是一上台就紧张,一紧张气息就上浮,全部都端在胸部以上喉咙的位置了!与其说是因为心理紧张而导致气息不稳、上浮,不如说是在平时训练时就没有打好基础,在呼吸方面的训练不足才导致的。要想弄清楚呼吸和怯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让两者更好地结合,那就要从呼吸和怯场的本质说起。

一.关于声乐学习中的呼吸方法

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唱歌,呼吸是发声的基本动力,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训练中至关重要,也是声乐学习取得成效的极为关键的环节。从呼吸的类型上来说,歌唱时多用的是“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这两种呼吸方式基于横膈膜的主要作用力,并伴有肋间肌、膈肌及部分腹肌的联合运作,所以吸气时腹部放松,横膈膜放下,腹和肋骨扩张开,它不仅吸入气量多而且较深,所以有较强的气息能力。这两种类型的呼吸在歌唱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呼吸训练方法上来说,主要有“叹气”和“闻花香”这两种方法,因为用这两种方法吸气吸得最深、最稳,也比较容易连贯。那种“惊讶法”(俗称狗喘气)的呼吸方式不适合初学者,因为突然的、急促的呼吸反而容易使呼吸的位置抬高。大家试想一下,一个人在受到惊吓后,第一反应是不是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心脏都要跳出来的感觉呢?了解了呼吸的类型和训练的方法,下面就来说说如何在日常的声乐学习中巩固加强深呼吸的训练。

1.用拉长的“哼鸣”音阶练习。正确的哼鸣不是靠声带摩擦出来的,而是气息经由声带推出来的,为什么要用哼鸣而不是平时经常唱的“mi—ma—”之类的发音呢?原因是哼鸣通过鼻腔发出,最费气息,而不是像“mi—ma—”从口腔发出,容易多用声带而不是大量气息。所以练习哼鸣最能训练气息的深度。

2.多练习高而弱的长音。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要想唱得高,必须气息深。道理就像弹簧和拍皮球,想弹的更高,向下的力就要越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辅相成。很多人往往一唱高音就气息十足,又高又响,这样气息是放下来了,但是保持得不够,容易昙花一现。而弱高长音的练习能在深呼吸的基础上加强气息的连贯、保持和控制能力。

二.关于歌唱表演中的怯场心理

这里要讨论的怯场因素不包括因“性格内向”导致怯场的方面。如果性格实在内向到“台下歌唱家,台上初学者”的程度,那他也实在不适合从事表演艺术。与其说怯场是一种心理状态,不如说是对自己不自信和技能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就算是有无数舞台表演经验的歌星、久经赛场的歌唱家,每一个演员,每一次上台多多少少都会紧张。怯场的程度不同,轻微的怯场可以让演员保持思想集中,谨慎小心,对完成作品有一定的益处。严重的怯场却会导致上台忘记歌词,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等等。大家可能发现,越是歌唱技巧成熟的演员,怯场心理就越轻,越是在台下练习时气息较深的演员,在台上越容易进入状态,就算因为紧张而有怯场的表现,平时深厚的基本功和平稳的气息也能使他顺利度过表演的难关。

三.论如何运用呼吸训练减轻怯场心理

1.深厚的气息功底是克服怯场心理的基础。当一位歌唱演员在练习时对呼吸的深度、连贯、保持、控制力等都做得非常好,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唱歌,就是这样的状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发声模式,这种发声模式会让歌者产生相当自信的心理暗示,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早在十几年前,我刚开始学习声乐没多久,虽然平时练习的时候气息也算比较深,但是并不固定,老师在旁边指导的时候我就能比较容易地达到状态,但是老师不在身边,自己练习的时候就不太容易把气“放下来”了。最关键的,我自己也并不知道气息深浅的区别,因为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是不一样的。在长达十几年的反复实践和练习之后,我已经很熟悉这种感觉,就算没有老师指导,自己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一句是深呼吸,哪一句是气息上浮的,因为我已经练习成为了一种歌唱习惯。即使一段时间疏于练习而气息变得不稳定,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调整到正确的状态。上台演出时基本上一开口就可以找到气息流畅的感觉,所谓水到渠成。

2.深厚的气息功底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怯场带来的影响。在重大演出、音乐会和大型比赛的时候,演员往往比平时更加的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比较急促,吸气不容易平缓,也不容易吸得够深,这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通常比较颤抖,甚至会走音。这时候要开导劝慰演员不要紧张功效并不大,但是如果他平时气息练习得比较好,那就能最大限度的弥补紧张带来的影响。相信很多演员在第一次上台或者参加重大比赛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紧张得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唱歌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但是平时练习的条件反射帮助他完成了演唱。就是这种“条件反射”,在怯场严重的时候是非常关键的“保险”。平时训练时气息深厚、呼吸平稳、发声位置相对固定的演员,即使十分紧张,表现出来的演唱效果也不会差。

综上所述,歌唱表演中气息与怯场是有联系的两个部分,也是相辅相成有因果关系的两个部分。总的来说,气息越稳定,怯场的影响就会越小。歌唱者要想更好地克服怯场的感觉,那就要在平时的声乐训练中多多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

猜你喜欢

怯场上台连贯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别怯场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将句子写连贯
中学生音乐表演怯场现象的调查及对策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