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戏曲表演技巧

2013-11-21姚莹湘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张生红娘表演艺术

■姚莹湘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今的观众对戏曲的审美取向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剧种是否得到观众的喜爱,除了剧本之外,更取决于演员的表演,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时刻接受着观众的考验,一个演员是否能够成功地塑造出一个舞台人物形象,观众是最好的评判者。

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表演技巧是必备的基本要素,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运用语言,唱腔,肢体动作再结合内心的体验,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因剧本提供了各种不同规定的情境,人物为了完成自已既定的任务,提出了各种要求,这就要求演员必须适应塑造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物,并在各种不同规定的情境中去表达人物丰富细致的思想情感,要想做到这几点,演员就必须进行一系列表演技巧的训练,如:唱、念、做、打等的技巧训练。戏曲表演艺术它的特点是集中诸多的艺术形式而统一于演员一身,为了充分发挥舞台的时空艺术和视听效果,演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好舞台一系列的表演艺术和技巧,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观众真正体会和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亦高于生活,舞台艺术要对真实生活加以适当夸张,所以无论是唱、念、做、打都必须做到:动作优美,吐字清楚,字正腔圆,给人以美的享受,否则,人物形象会暗淡无光,枯燥无味。唱、念、做、打是戏曲舞台上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用以塑造音乐形象得是“唱念”,用以塑造形体形象的是“做打”,而唱居首位,唱:讲究优美动听,字正腔圆,一气呵成;念则更难,俗话说“三分唱腔,七分念白”可见念白的重要性,比唱更难,念:必须咬字清楚,高低自如,刚柔相济,富有旋律,并通过夸饰的音调及有节奏感和音乐感的念白,来突出和表达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做:是戏曲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它必须借助音乐的旋律、节奏来体现,始终贯穿着全剧,而且不同的节奏可以突出不同的思想情绪,并担负着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思想内容的任务;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表现两军对阵和持械格斗,那一整套套式和路数,那一场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开打场面,要给观众以视觉冲击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戏曲表演的程式性的一面。

戏曲表演除了程式性之外,还有它的虚拟性,虚拟性亦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有限的空间演绎一段完美的人生故事,运用虚拟的手法创造出舞台艺术的真实性,给人以无限的空间自由感,比如:走一个圆场表示到一个地方,提裙走几步代表上下楼,四兵八卒代表千军万马,挥几鞭子表示已到千里之外等;就以走一个圆场来举例:《西厢记》里有一场戏“探病”即侍女红娘探望生病的书生张珙的一个场景:相国之女崔莺莺与书生张珙因寺院退贼而结缘并定下婚约,然崔老夫人想悔约赖婚,张生得知后,郁郁寡欢,相思成病,莺莺亦思念张生,并派侍女红娘带一简贴前去张生处探望,莺莺与红娘所居之处本在西厢,而张生借住的是僧房,按戏曲舞台上的场景结构安排,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场景,这在舞台上就有一个表演空间,即:让红娘走一个圆场,再来几句唱腔,场景即刻转换,红娘即从西厢来到张生住处。这就是舞台表演中的空间虚拟性,它赋予舞台时间、空间以极大的自由,以虚带实,虚实相生,舞台有了这样的表现手法,人物之间的互动就更加传神了。

戏曲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综合了各种门类的表演元素,它把“歌、舞、表演、念白等巧妙地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特殊的戏剧形式,把曲词、音乐及表演所呈现出的美溶为一体,从而达到和谐而统一,再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表演艺术,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感觉是一种享受,尤如在享受一顿文化大餐。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戏曲观众,他们喜欢看一些传统的剧目,他们甚至对某个剧的剧情熟悉到倒背如流,很多人还能唱上几句,特别是我们苏北的地方剧种“淮剧”,拥有很大一部分观众,只要一听说哪里有淮剧演出,观众即纷纷前去观看,对于他们耳熟能详的剧目是百看不厌,甚至于有时台上演员演唱,台下观众呼应,场面之热烈让人十分感动,这说明戏曲的魅力与演员的表演艺术是分不开的,所以,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好表演程式技巧,同时更要从深处挖掘人物角色的思想灵魂,只有这样,塑造的舞台人物形象才会更加丰满,更加真实,更加动人。

猜你喜欢

张生红娘表演艺术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雷打冬
雷打冬
张生题字喻客
医学转化中的“红娘“
三点共线向量式的巧妙应用
音律与音乐表演艺术
见习小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