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舞蹈结构

2013-11-21徐国富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叙事性编导

■徐国富

结构,从字面意义上说即是一个整体各部分的搭配与安排,在艺术领域,结构则是文艺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成,具体到舞蹈创作,结构就是人物、情节、以及自然或社会背景之间的立体的编织。

结构,对于一部舞蹈作品创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在当下舞蹈创作实践中,有些人过于随性编舞,因而导致作品产生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必须明确,结构是舞蹈创作的基础,也是体现舞蹈编导的基本能力之所在,当你借用文学作品或其它姐妹艺术或根据生活感悟构思一个独立的舞蹈作品时,就会遇到“结构”问题;当把相对完整的舞句、舞段纳入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时,还会遇到“结构”问题。由此可见,“结构”的问题会在诸多不同层面上出现。

笔者认为,结构即“骨架”的表达比较准确地道出了结构的重要价值,它在作品中承载着支撑作用,是统一舞蹈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立体框架,是体现舞蹈作品情感和意趣的完整骨架。正因为有了“结构”的引领和规定,才能使创作者理清思绪,顺应内容题旨与情节发展一步步进行编织,从而体现出编导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意图。

结构还具有连接和桥梁作用。这种连接包含了多层意义,首先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通过对动作之间连接的把握,可以使得原先平淡无奇的动作形成变化或抑扬顿挫、节奏感鲜明并独具风格的动作形式。其次是舞段与舞段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相对于动作连接来说要提升一个层面。作为舞蹈编导,编创舞段的能力至关重要,一个段落的主题是否准确,色彩是否纯正,都关系到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因为一个舞蹈作品是由若干舞段构成的,如何将舞段与舞段巧妙地连接起来就显现各编导的功力与水平了,既要有段落之间的变化,又要顺理成章地连顺,这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结构”还具有一种更高更深的“连接”,它是作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观众,正是因为其表达了创作者本人的心声,而这种心声又能与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舞蹈创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我表达,编导的任务就是要在这最后,也是难度最大的层面上将作品本身散发出来的意蕴与编导自我表达“连接”得水乳交融,从而促进作品情感的迸发,推进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而这一切都必须依靠舞蹈的主干“结构”来完成。可以说,结构本身就是一个连接过程的主导。结构的价值也在于此。

那么,在舞蹈创作中如何把握好结构呢?著名编导舒巧曾根据自己丰富的舞蹈创作经验,总结归纳出“十字方针”结构形式,具体分为五个部分,即:引子,开端,展开,高潮,结局。肖苏华教授提出的“环形结构”则是借用光环的视觉效果指导创作者理解结构的指示性意义,其分别是:中心点,人物,情节,形式,环境。以上两位所提出的两种结构形式,被我国舞蹈编导教学长期采用,成为编创者的结构舞蹈的“良方”。

近来一个时期,舞蹈创作园地里舞剧和情节性舞蹈呈活跃之势,对这些叙事性舞蹈而言,“叙事”是总的原则,然而我们看到不少作品因忽视叙事,淡化“情节”而导致了结构的凌乱和贫乏。匮乏的结构使得当下一些舞剧成了由散珠碎玉的“舞”演述着寡淡飘忽的“剧”。因此,应该通过对舞蹈叙事结构方式的深入探索,使舞剧等叙事性舞蹈由于结构方式的丰富而精彩起来。

首先,叙事性舞蹈的叙事结构应该是完整的。对此,在东方文化观念中,便有了“起、承、转、合”的表述。而西方文化观念则通常把叙事的完整性表述为“正、反、合”。有人依据这种观念提出了“陈述、纽结和解结”的舞蹈叙事结构。无论“正、反、合”还是“起、承、转、合”都暗示出叙事结构的“历时态”特征,我们通常称之为“线性结构”,于平先生曾对我国舞蹈叙事性结构方式有过相当的研究,他认为叙事性舞蹈的创作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多种线性结构方式,有待于我们认真总结,研究,用来指导创作实践。

例如:贯穿式——彩线串珠: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通过一条线把本来不甚相干的素材自然而贴切地串联在一起。聚合式——滚雪成球:这种结构方式是以某一素材为内核,在其线性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展,不断聚结,显得既有凝聚点,又有一定的厚度。层进式——剥笋脱壳:这种结构方式是把有较丰富内涵的素材先不事雕琢地整体亮相,然后如吃笋剥壳般地层层剥开,层层推进,剧中“线”的任务不是“穿”,也不是“团”,而是“进”。另外还有粘合式,潜行式,跳脱式等等。舞蹈叙事因其“历时态”的特征而以线性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但在创作实践中,也有许多“非线性结构”,例如,环环相扣的链式结构,经编纬织的网状结构,切割焊接的板块结构,中心开花的幅射结构,戏中有戏的套层结构,移花接木的拼贴结构,以及意识流,生活流之类的“蒙太奇”结构等等。

总之,舞蹈创作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期待的舞蹈作品,结构绝对少不了,而且还要结构得好,只有结构得好才能做到高屋建瓴。其实,任何一门文学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各自特有的结构,舞蹈创作更是如此。所以,想有所作为的编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结构,认真研究结构,努力创新结构,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舞蹈作品。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叙事性编导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
中学音乐剧《梦想启航》创作实践初探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