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苏州弹词流派琴调

2013-11-21黄庆妍

剧影月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气势流派唱腔

■黄庆妍

在过去如同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受社会环境和制度的制约,苏州评弹女演员较少,所以在弹词流派的发展上男演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许多流派唱腔如马调、夏调、沈薛调、蒋调、小阳调等,都带有浓厚的男性特色。后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解放,女演员大大增多,在唱腔方面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女演员结合自己的特点发展,并形成了诸多的女声流派,如琴调、侯调、丽调、香香调等,现在我想要探讨的是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已故老艺术家朱雪琴老师所创的流派“琴调”。

琴调脱胎于继承马调衣钵的沈薛调,后来又兼收并蓄了许多其他的评弹流派,如俞调、夏调等的个别唱腔,并且也吸收了京剧的某些唱腔,因此,在沈薛调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它演唱时精神饱满,气势宏大,磅礴充塞,如长江大河奔泻千里,再加上演唱者的奕奕神态,生动表情以及悦耳的旋律,能紧紧地抓住观众。有时,即使其唱段连续有三四十分钟之久,而听众仍旧不会觉得沉闷和厌烦。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琴调有着强烈跳跃的节奏,这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它运用节奏来渲染气氛,也通过节奏来表达感情、塑造形象、构成意境。比如朱雪琴老师演唱的《妆台报喜》“七十二他”有着轻快、跃动而调皮的节奏,处处都显出了小儿女的机智和谐趣来。有时一段轻快的琴调,象一条明净的溪流带着它明快的水花欢乐的跳跃,又象滚泻着的满盘珍珠晶莹圆润玲珑活泼。节奏本身就带来了感染人的欢乐情绪和明朗气氛。于是,有人认为琴调特色就是明快,而怀疑它究竟能不能表现悲戚的感情。朱雪琴老师没有用一种单一的轻快节奏裹住自己的双足,她的语言因素较强的唱腔,也是可塑性很强的。她把语气、声调的节奏化入了自己的唱腔,从明快的节奏里变化出缓慢来,在恰当的运用的停顿和任意延长中蕴蓄了深沉的感情。如她演唱的开篇《潇湘夜雨》中,她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节奏,来唱出那些“阴霾霾”“呼啸啸”“病恹恹”“静悄悄”“暗淡淡”“情切切”“泪汪汪”等一连串的形容词,借以表达出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假如说节奏形成了琴调的骨骼,那么气就是琴调的骨髓。气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可以说那就是内在感情的长流。有时汹涌澎湃,有时飞溅喷射,唱腔有断续而其气不断,唱调所至气韵随之,有时,即使唱调尽了而其气不尽。这样,内在感情生发而成气势,气势又驾驭了唱腔的高下、缓急、断续、抑扬,显得生气勃勃。

琴调既有着刚劲的节奏,雄健的气势,它的感染力也是强烈的。它一般是由慢转快越唱越紧,以炙热的情感形成了自然的高潮。它继承和吸收了马调系统各种曲调的特点,擅唱迭句,同时,她又参照了京剧流水板的唱法,使这些迭句更为紧凑连贯,一气呵成。

说书以“精气神”三字为贵,其实弹唱也需要“精气神”的结合。琴调也可说接近这样的要求了。另一方面,琴调虽然以吟诵体为主,语言因素较强,但其音乐性并没有因此削弱。它吸收了评弹诸多其他流派的特色,再加上朱雪琴老师天赋音域宽广,嗓音浑厚,又善于运用共鸣,演唱时高低音真假嗓并重,并富于装饰性的小腔,使她的唱腔变化多端悦耳动听。

作为琴调的又一特色的是她的伴奏音乐,在与郭彬卿老师长期合作中,他们共同创造了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伴奏音乐。这套伴奏音乐加强了琴调的跳跃性很强的节奏,格外突出其气韵,增强了它的音乐性。并且朱雪琴老师为上手弹的三弦过门是从琵琶上化出来的,挥洒自如自成一格,加上郭彬卿老师的琴调琵琶的衬托,真是珠联璧合。所以,拿掉了郭彬卿老师的琵琶伴奏,琴调竟会有逊色之感。

作为后辈,我非常喜欢琴调,只是往往我们年轻演员在学习琴调时容易只注重于形式上的模仿,只注重于琴调的高腔花腔和花色的过门,这无疑是只学到了琴调的皮毛,而没有学到琴调的精髓。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把老师的某些不足之处不加分辨一并学习且无限夸大。那样非但起不到学习继承琴调的作用,无形中对琴调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我们喜欢热爱琴调的年轻演员,要想学好唱好一个流派,必须先研究这种流派的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因素,然后通过勤奋的学习,掌握它的精髓,才能真正的唱好琴调,使琴调有新的发展。

猜你喜欢

气势流派唱腔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既有惊喜,又有气势 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报道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海洋玉髓鉴赏收藏的“十大流派”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