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的音乐人
2013-11-21岳佳
■岳佳
活在当下的音乐人
■岳佳
完成了日常工作,脱离人群,打开电脑,一杯咖啡。每每这个时候不免会有很多思绪闪过。也许这就是人生,一个永远都在寻求跟别人不同却又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无奈举动。在他人眼里我们有着靓丽的光环,进出剧院,风尘仆仆,一个一个的文艺范儿,说话无拘无束,可又有谁能理解我们的压力和为了音乐事业所付出的辛苦呢。生活在所谓的娱乐圈里,碰到过无数的同龄人,畅谈无数,感悟很深。前辈们经常调侃我们是苦逼的80后,我也只能一笑而过,是敌不过心里那个不服输的自己吧。
演出之余跟同事聊天是一个缓解压力和增进感情的方法,这个时候就难免聊到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很多同事都是在大人们的逼迫下从事的音乐工作,父母有着音乐的梦想自己完成不了就把希望寄托给孩子,也不管是不是这块料,反正先学了再说。再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制度,文化课的成绩达不到理想大学的标准,通过考前的短期培训,上个艺术类院校,拿到文凭才算是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的人生。那么还有一类就是生活在艺术世家,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愿意为它付出,从而一直从事下去。
每一个从事音乐的人都想把它发展到极致,对嘛,“不想当将军的司机不是个好厨子”,老师们常常告诉我们要“玩音乐”可是音乐怎么玩呢?说玩就能玩得起来吗?答案是否定的。要想“玩”起来音乐,首先得有一个完美的天赋。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得来的”可是有谁能知道他的后半句是“但百1%的天分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得多”所以,我的很多音乐学院同学在毕业以后都纷纷转行从事了其他的职业,算是无奈吧。
21世纪人才积压太多,我是幸运的一个,进入一个文艺单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一个人生活无压力。可是现在的体制说改就改,你不知道哪一天会出台一个什么样的新政策,所以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地位,你都不知道接下来将要面临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就算有一天暴风雨真的来了,我们有着坚硬的翅膀,无所畏惧,那个时候就可以轻松地说“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说到玩音乐,作为一名剧团流行唱法的歌手,我也算是职业搞音乐的音乐人了,可就是这个职业要面对一个最根本的难题,选歌问题。不管商演也好,公益性演出也好,政治性演出也好,满足观众的要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想要把音乐玩起来,就要做好不被观众接受的准备;相反,要想被观众接受,这音乐就玩不起来。观众的人群建立在老百姓的基础上,可老百姓对音乐的理解和音乐人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跟老百姓们谈艺术行不通。为了能够更好地和观众沟通,我们只能选择妥协,比如唱一些观众们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从这种歌曲中寻找共鸣,从而达到演出的效果。这些是我们为了音乐工作而做出的努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阻碍了音乐的发展,缺少了艺术性的音乐走不远,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只能在幕后不断地去积累去突破,不断创作可以让老百姓接受又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音乐人不代表与社会脱节,普通老百姓存在的问题我们一样存在,首先前期学习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等到毕业找工作也同样面临就业困难的压力,好不容易进了剧团,也要为生计奔波。音乐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普遍都是来自外省的佼佼者,想在本地生存很艰难,房价疯涨,住房问题首先就难倒了不少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年轻的音乐人们也没有放弃,足以证明他们对音乐的执着。
为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我们通常会选择比赛,比赛可以带来社会地位,也会满足心里的那点拿不起来的虚荣心,所以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去拼搏,去努力。想在比赛中崭露头角就必须得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修养,跟作曲家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首好的作品不仅可以体现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更能够帮助演员在比赛中的发挥。当然,拥有了这些还远远不够,比赛是由评委来评审,每个评委的审美观点也不同,而我们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众口难调,我们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慢慢摸索,摸爬滚打,为了那口气,无数的好歌手一次次被打击但又一次次地爬起来,这也是我们的坚持,谁叫我们要对自己热爱的事业负责呢。每一个音乐人都有个性,但是个性不代表就会被接受,表现不好就会被人误解,看着电视机中的面孔,没有人知道我们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人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许可以代表我们的心声吧。
对于我们来说,音乐就是我们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们付出再多也值得,我们会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进步,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难,我们会一直坚持。我热爱音乐,我相信每一个音乐人都和我有着一样的情怀,跌倒了没有关系,每一次爬起来都是一种历练。只有这样不断积累,才能够越爬越高,走向最后的胜利,这就是我们的音乐人生。
活在当下的音乐人,活的是那股倔强,活的是那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