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费开放文化场馆强化文化服务职能

2013-11-21韦红玉

剧影月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南通场馆市民

韦红玉

文化丰富生活,文化提升生活,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让更多的普通人享用公共文化资源。各地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不仅能让人民群众欣赏到一流的文物、一流的书画作品、更多的书报杂志,更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保障人们文化权益的好事。

应该说,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是一项全新工作。我们南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过去的文化场馆很少向市民免费开放,现在我们走在了全国其他兄弟城市前面,所有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大大丰富了市民生活,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

一.免费开放文化场馆,提高城乡文化品味

免费开放文化场馆是实现公民最大文化权利的好做法。如何让公益事业最大限度的惠及于民,是对为政者的考验。那些抱着GDP政绩观的人,对办好公益事业的重要性是很难认同的。同样,这样的为政者也是很难让老百姓认同。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否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场馆,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就成了衡量政府能否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尺度。南通市文广新局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南通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提高市民文化净福利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种观念和思路的指导下,南通决定向市民永久免费开放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为了将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南通市加大了对公益性文化场馆的财政拨款,保证他们不会因为经费问题而影响正常的服务。文化场所是公共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这些公益性文化场馆都是由政府拨款的,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理所当然要将文化产品交给老百姓享受。比如南通博物苑以前的门票收费是20元钱,虽然钱不算多,但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低收入人群拒之门外,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收费不能充分体现公益性文化场馆应面向市民服务的宗旨。免票之后,这方面担忧就不存在了。据介绍,南通博物苑自免票开放以来,参观的观众明显增多,尤其以普通市民数量增幅最大。其实过去南通一年的文化场馆门票收入也只不过几十万,现在南通广大市民零距离享受文化大餐,取得的社会效益是远远超越经济效益的。在舍与得之间,政府应该考虑的应该是放弃前者,敢舍小才能得到大,丰富和提高780多万南通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品味这是大得。

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应支持以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围绕服务,一切体现服务,一切落实服务。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剧增,尤其是节假期和“黄金周”,文化馆、博物苑都出现了“爆棚”、“井喷”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人民群众多么迫切需要精神文化生活,这就对我们的服务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本应由公共财政供给的文化事业单位却一直“自收自支”,门票价格不断飙升,将许多群众尤其是低收入者挡在门外。文化场馆一直远离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人们享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正当权益长期被忽视。文化场馆爆棚现象表明随着社会发展,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用切实的行动回应百姓的这种期待,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将文化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让普通百姓都能免费享受到优良的文化服务,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味,要知道一座城市的文化品味是建立在广大市民的文化基础上的。

二.增强文化场馆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人们带着愉悦、放松的心情,来到文化场馆,欣赏艺术作品、这是何等的惬意。我是一名京剧演员,在市文化馆工作,在热爱京剧的同时,也喜欢欣赏观摩中国的书画作品。在南通,我曾经多次到南通美术馆、个簃艺术馆等欣赏著名的书画作品展览,对我而言,每一次走进艺术的殿堂,欣赏名家书画作品,这是一种美的享受。现在南通免费开放文化场馆,像我这样爱好文化艺术的市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艺术的熏陶了。现在我隔三差五到各个有艺术展览的文化场馆转悠。南通博物苑是全国第一家公共博物馆,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幽雅的环境、丰富的展品、不断更新的展览让我流连忘返。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有几十家风格各异、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像珠算博物馆、风筝博物馆在全国独此一家,许多外在游客来南通是必看之处。今年“五一”黄金周,与往年不同的是,许多本地市民到文化场所欢度长假:去图书馆看书,去书城“淘”书,去美术馆看画……而不少从外地来通的游客,也将南通一些高档免费的文化场馆作为“到此一游”的必经之地。南通市文化馆、南通博物苑成为南通市民和外地游客享受“文化假期”的首选。还有不少港澳游客,趁“五一”长假来南通“淘”书。我们可以看到,免费开放南通开放文化场所,大大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免费开放文化场馆,这是一大创举,有必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文化权利。

一个城市文化场馆的多少是与城市人民的文化素养、文化水平成正比的。文化场馆承担着宣扬主流文化、倡导文明生活的责任。像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并不缺漂亮的文化场馆,但这些城市缺的是让这些场馆有蓬勃生命力,缺的是让广大市民走近文化场馆,接触高雅艺术的环境与机会。像很多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都是高雅的艺术圣地,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可是在这富丽堂皇的背后,却有一些与文明不相协调的东西,那就是博物馆、美术馆面对广大市民却高昂着头。应该看到,一些公益性文化场馆,在长期收费经营的模式中已经尝到了甜头,有的一方面拿着政府财政划拨的工资,一方面将场馆所得各项收费变成单位员工的奖金和福利,因而这些文化场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其永久免费开放的不积极态度。因此,在免费开放文化场馆的问题上,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文化场馆自身都有一个认识问题。这些认识问题,都不应成为实现公益性文化场馆无偿为公众服务的障碍。提高市民的文化生活是一个城市的软环境之一,免费开放文化场馆,可以满足市民知识渴求,为市民源源不绝地输送文化营养。

三.转变文化工作理念,重视文化功能效应

随着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今日的文化场所之功能已经日渐繁复。比如,美术馆必须突破原来单一的展览陈列的功能,成为一个集收藏、保存、展示、研究、教育、推广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而美术馆的收藏、保存、研究等,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将其反哺于民,培养全民欣赏高雅文化的情趣与习惯,“免票”是与这一理念相一致的。当然,高雅艺术的熏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吸引观众进来观看之外,文化场馆还应从被动的展示转向主动的引领,由幕后走到前台。免费开放文化场馆后,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参观人数上升,这必然会带来工作量增加、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首先,要确立设施是服务的理念,因为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其实,要确立产品是服务的理念,文化场馆要把文化产品做到有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为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和感染广大群众。再其次,要确立管理也是服务的理念。文化场馆要根据免费开放的需要,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

南通有关部门就是按照这样的理念对文化场馆进行管理和引导,同时还要求这些场馆要不断强化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公益文化场馆只有实行免票,才能使高端文化真正走向大众。作为普通市民,我深刻感受到南通市民对提升自己,增值自己,对文化知识的渴求是非常强烈的。但南通市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享受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众多免费“文化大餐”。南通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免费开放所有艺术场馆的城市,靠的是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政策的恩惠。南通的博物苑、文化馆、图书馆等由政府管理的文化场馆属公益设施。对于普通市民而言,不同的城市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渴求。全国更多的城市都应该像南通这样永久免费开放文化场馆,一时不能做到的,也应在春节期间、平时的周六、日实行向市民免费开放,让公众在春节期间享有更多的文化生活。一个仅仅把眼光放在想方设法收取公众门票的城市,其城市市民的文化生活、城市的文化功能的提高是极其有限的,而没有文化的城市是缺乏内涵的,对公众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应该重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只有把文化场馆实行免票,与民共享,才能使高端文化真正走向大众,才能真正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档次。

中共中央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明确强调,文化场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免费开放文化场馆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与智慧,给每位走进文化场馆的人最大的尊重,最好的服务,满足于他们最大的文化需求,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这是让广大市民受到更高雅文化陶冶的最有效方法,也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功能的最有效途经。

猜你喜欢

南通场馆市民
北京冬奥会场馆:科技“建”证可持续发展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送清凉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