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窥昆舞的“内意外形”与养生健体

2013-11-21陈健

剧影月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脊椎意念人体

■陈健

何为“昆舞”?马家钦(昆舞创始人)给出了一个特征性的描述,“姓昆的舞”,是以昆曲“唱、做”表演形式为素材衍生出来的、古典文化内涵深厚的舞蹈样式。它是一种“内向型”的舞蹈,除具有昆曲表演艺术的规律与外形特征(缓慢的有氧运动)外,“意守丹田”的意念作用是其核心“法门”,思维方式上的中国哲学、美学涵义是其内在根据。手在舞蹈中的推拉和运动空间的27“点位”的设计颇具“太极思维”,动作和韵律深蕴传统文化意味;昆舞训练主张“先立脑、后立身”,以意为帅,然后身体从之,这符合中国传统运动思维的基本理念,这样的运动才是有意味的运动。

昆舞表演从其外形特点(含、沉、顺、连、圆、曲、倾)和韵律特征(上、下、平、日、推、拉、延)来看正好符合大多数人喜欢参与的有氧运动,它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心理素质。支撑和引领昆舞外部动作表现的是表演者的内在意念。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老的阴阳动静,五行生克,对立统—变化的原理,并根据人体内部脏腑和外部筋肉皮肤“分之各有其能,合之连贯致用”的道理,以手足运动内脏,完全注意“意念先行下引领外形动作”的密切配合运动。简单地说就是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其论点多与中国医学理论中的养生、预防等学说以及导引手法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一.昆舞的意念引领与养生健体

“意念引领”是昆舞语言构架的重要特征之一,她包括以意引行,以意生象,以意生韵,以韵达意。意念是抽象的,所以在抽象空间中覆盖了具象空间,使意象和形象的运动轨迹,始终是在两个空间运行,同时又重叠在一个轨道上,在具象的极致以后,意象的运动又到了抽象空间自由翱翔。意的运动线始终引领了人体具象的行动线。由于由意引领意象的运动总是比身体具象的行动快一点点,所以昆舞的语言就是永远在复调中进行。昆舞中的“意念”领引,是让身体得到自主与自由;有了自由,才能真正实现身体的“放松”,以致身心欢快。而精神乐观,则点脉通畅,机体自然健旺。

(一)意念是昆舞练习的原动力

“意念”是通过大脑思维而产生的,应该说是先有意念然后才有动作。当动作开始的时候,意念也已经开始,起始动作能调动意念,用这个意念来带动下面动作的完成。用现代生理学解释,大脑思维发动昆舞动作,久而久之,则条件反射形成动力定型。比如通过昆舞韵律特征中“上、下、推、拉”的意念对于经气的导引,对胸部肌肉的牵拉刺激心血管的运行,使心血管的瘀血可以排除。其结果对有冠心病症状的病人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决不是一种动作的心理暗示,而是意念产生动作,动作又疏导了身体内气的流动,疏通了经络,通则不痛。

值得注意的是昆舞起舞时,必须使你的动作随着意念而流动。那么意念流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应该在肢体运动之前,并且引领和关注肢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做,我们就做到了意念既有起点,又有流动线。使意念的流动和身体的姿式的流动合为一体,那样疗效就会很好。以中医理念体会,这是意念→动作→内气的流动→血瘀的疏通。

(二)意念是昆舞动作的联接点

昆舞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动作组成的,动作之间的联系有多种,一个重要的联系的方式与联系的关键因素就是意念。当你做完一个动作,意念转移到下一个动作时,就会不由自由地做一些连接的动作,这个动作一方面保证了你身体上的适应性,另外一方面也保持了动作的连贯性。

在整个动作的操作中,必须及时地把意念从上一个动作移到了下一个动作,而且在动作的协调方面及时的跟进,所以整个动作看起来毫无痕迹,非常协调,这正是我们昆舞所追求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连贯的养生保健的结果。

(三)意念是昆舞治病的调节点

意念的调节点即离病灶最近的人体关键的部位。假如我们在治疗内脏下垂,就可以把固着点停放在一个人体很重要的穴位——神阙穴,以这个穴位为中心引导治疗病灶动作的完成。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意念从神阙穴发出,逐渐从神阙穴相平的起势开始由意念引导,通过双向对位手位和双向错位手位的背掌推拉运动中的托掌过程时,伴随着自然呼吸的“吸”在意念中托起下垂的内脏,最后随着手掌的收势又回到肚脐的神阙穴。这就是整个意念完整的流动过程,从调节点起再回到调节点。这个动作反复演练对内脏的复位有极大的帮助。

从现代观点分析,大脑的意念,一方面可以发动外周的躯体运动。另一方面,大脑的意念也可以通过脑内各级植物性神经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等),一方面作用于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用于神经某些部位产生神经化学递质,对内脏产生明显的效果。也是中医所谓的气与血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上三点归结为:在意识的支配下,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一动,引导内气、催动肢体,随之一节一节贯串而动;一动全身各部位都参与运动,追求筋骨、肌肉、关节在意念上的空松圆活。因此,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得到提高,能迅速、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各种信息,从而改善了神经系统功能。在运动中,人的大脑一部分指挥系统兴奋、集中,而平常工作的那部分则得到了充分休息,抑制了疾病的病理和病灶,修复和改善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同时内脏器官的病患也得到修复和改善,某些局部的病状也会逐步减轻和消失。

二.昆舞的形态展示与养生健体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倘用这一朴素的哲学命题来分析昆舞的“意念先行论”即“一种用意念引领而行的舞蹈”,亦仍需紧密依靠身体的内外功结合,凭借并辅以“27点位作为昆舞的运动空间,始终贯穿于整体的律动之中”,其引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性的身体。

“动作元素提炼”是中国古典舞从戏曲、武术以及洞窟艺术、画像石等等传统艺术载体中,剥离、提炼乃至“舞化再造”的成功经验。昆舞也无例外地吸收、运用了这种经验。由于舞蹈是以肢体运动为媒介的艺术,这种提炼最终必然会“落实”到身体的“形态层面”上。从呈现练习效果上看,昆舞有健脑养身,增强体质和抗病免疫的能力功效。

(一)昆舞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全身运动。

跑步看似全身运动,其实运动很单调,缺少扭旋动作。昆舞则不然,自始至终是全身运动,全身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都不断地进行着各式螺旋运动,因而使筋骨皮肉及内脏系统得到全面锻炼。腹式深呼吸则更加增强了内脏的锻炼和按摩。昆舞还要求提起精神、神志安详、排除思虑,集中于练习,这又使大脑得到休息,神经指挥系统得到锻炼。

(二)昆舞练习是强而不猛的适量运动。

运动生理学家告诉我们,超负荷运动有害健康。一座桥梁,瞬时超过负荷极限,就会产生裂缝,甚至断裂,人体也是这样。竞技运动的金牌得主,往往因拼搏过度成为病号。温和的运动,例如步行,虽然有益于健康,但效率低,耗时多,而且动作单调,锻炼不全面。昆舞的特点是动作连绵不断、复杂多变,没有激烈运动,但始终不泄劲,看似缓慢柔和,其实是一种高效率的运动。昆舞用的力主要是以内向外,即自我拉伸、自我压缩、自我弯曲、自我转动的劲。因为是自我用力,因而运动强度可以自我掌握,是一种有利无弊的运动。

(三)昆舞活动形式是纯粹的有氧运动。

生理卫生知识告诉我们,在有氧运动时,人体的动物淀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能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和中枢神经功能,因而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功效。相反,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动物淀粉来不及充分进行氧化反应,只好在无氧情况下,酵化生成乳酸以提供能量,这种无氧运动造成酸性物质积累,加速人体衰老。昆舞是全面而适量的纯粹的有氧运动。氧气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尽情享用。要使氧气不仅进入肺部、进入血液,还要能进入周身各部的组织,滋养全身,才是充分享用了大自然的恩赐。昆舞就有这样的功效。

(四)昆舞是以脊椎为运动核心的运动。

脊椎不仅是人体的力学支柱,也是中枢神经之所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植物神经从脊椎两侧伸向人体各部分,指挥人体的生理活动。针灸穴位图上也沿脊椎分布着肺腧、胃腧、肝腧、肾腧等穴位。健身必先健中枢神经,因而必先健脊椎。昆舞身法的外形特点讲究“含、沉、顺、连、圆、曲、倾”;身法的韵律特征讲究“上、下、平、日、推、拉、延”。身法问题,其实也就是脊椎运动问题,“气贴于背……力由脊发”,这直接点明脊椎是动作的核心。昆舞的举手投足,都要先动腰,由脊椎发力,带动肩膀或髋部,再带动臂与手和腿与脚的动作,不是简单地做手和脚的动作。这是昆舞动作和一般体操(健身舞蹈)动作的根本不同之处。昆舞练习时,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着脊椎的自我拉伸、压缩、左右转动、上下搓动、向前后做躬腰的活动。更准确地说是不断进行着把这些活动综合在一起的螺旋活动。

由此可见,昆舞是一种适合生理的健身运动,昆舞的健身功效,非一般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健身器械运动等可以比拟。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改善了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几乎适应各种人体慢性疾病的康复,对神经衰弱、神经痛、高血压、心脏病、肠胃病、肝病、肾病、腰肌劳损、风湿寒腿、关节炎、糖尿病等等,都有良好的疗效。它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养生、保健运动。

昆舞练习重点突出了“意随气行,形随意动”的观点。“意”、与“形”二者是独立存在的,但在昆舞中这二者必须互相依托,结为一体,用“意”来引导练舞者的外形动作,才能达到舞者解放身体、舒展身心的目的。做到动作时松而不懈,力而不僵,并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由于昆舞将意、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练习,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恰如《索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昆舞之所以能够养生,道理也正在于此。

[1]马家钦.释解中国昆舞流派语言构架(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省级课题《“昆舞”的生发与本体构建》重要报告)

[2]马家钦.昆舞的概念与昆舞艺术的特质[J],剧影月报,2009(昆曲学专辑)

[3]罗斌.关于昆舞的断想[J],舞蹈,2007(4)

[4]江东.“昆舞”如何 如何“昆舞”[J],剧影月报,2009(昆曲学专辑)

[5]李艳君.太极拳的强 身健体作用[J],现代养生 ,2001(6)

猜你喜欢

脊椎意念人体
人体“修补匠”
意念机器人(上)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追求原始冲动和意念的自由释放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涓滴意念汇成河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意念打字,让幻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