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3-11-21符妮
符妮
现代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作为美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音乐教育,这一观念已越来越受到大众认可与重视。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力,提升音乐修养与审美素质,仪容仪表也能得到良好训练,同时也更可以得到品格、性情的陶冶以及精神的冶炼。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大量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音乐教育的许多途径因为其由内而外的情感动力,往往比德育或智育方面的纯理论式教育更有感召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节奏训练中,生活中的纪律作用便暗蕴其中;在音乐表演中,仪容仪表必然要受到高度重视;在合唱合奏的训练中,便可省悟到团队精神与分工合作的道理。所以说,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学、勤劳、刻苦、坚毅、合作等良好品质。
一.音乐教育 提升美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美是一种心灵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音乐艺术是一门情感艺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它反映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演奏者的情感升华,更存在于欣赏者的心灵之中,表现为审美情趣。那么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音乐能使学生产生美感,不断累积美感,促使审美意境的不断提高,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情操,促使他们自身素质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在欣赏优美旋律的时候,就仿佛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在我们面前展开,让人们情不自禁地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和山河壮美的锦绣,从而对自然、对生活产生热爱之情。在欣赏雄壮旋律的时候,一股催人奋进的情绪便会油然而生,使人感到心灵的震撼。人的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受到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熏陶而逐渐形成。而音乐教育恰恰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
二.音乐教育 激发潜能
每个人在不同方面都蕴藏着不同的潜能,通过音乐教育,来挖掘和引导学生的这种潜能,并让他们得到发挥与完善,这将有利于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新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与创新精神。音乐学习,是教与学互相配合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音乐学习无论是器乐、舞蹈还是声乐,都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会了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坚强的毅力,才能使音乐学习的技术技能不断提高。而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一首作品,千万个人可以从中汲取千万种不同的灵感,这就在于每个人创造性思维的活跃程度的不同。以前的音乐教育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故显得传统而死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与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创作教育,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潜能,这也成为音乐教育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三.音乐教育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未来社会,大多会是一种团体生活,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互助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不仅对自己负责,更对所在团体负责,同时还要对社会负责。音乐教育中的很多形式,例如合唱、合奏等,都是训练团队合作精神的良好方式,没有合作那只是一盘散沙。音乐教育中的很多内容,例如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很多作品本身就是唤起人们团结合作的歌曲。我们应该多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用音乐的力量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代社会,音乐教育是全面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绝不容忽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特殊作用。在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充分运用音乐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对现代综合教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