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扬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2013-11-21刘成喜

剧影月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扬剧曲调剧种

■刘成喜

江苏是戏曲大省,省内有京、昆、扬、锡、淮、苏、越、淮海、柳琴、梆子等十多个剧种。其中扬剧是江苏最具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之一。

扬剧是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戏曲剧种。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维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20世纪40年代以后,是扬剧艺术走向发展与日臻成熟的时期,艺人们进一步向京剧学习了武打技巧、身段动作、服装头饰、脸谱化装,还借鉴了越剧、淮剧及话剧等表演手段,丰富了艺术表现力。

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沧桑,形成了各行当艺术流派,其中“金派”、“高派”、“华派”并称扬剧三大流派。金(运贵)派其唱腔以音域幅度窄、字多腔短、似平非平、明快如诉为特色,旋律创新性强。其中尤以〔梳妆台〕最有代表性,被人称作“金派梳妆台”,甚至直接被称为“金调”;高(秀英)派其演唱音域幅度大,吐字如珠,健朗亮丽,常从高处下行,颇具倾诉感。她的代表性唱腔为〔堆字大陆板〕,其旋律由缓而急,高潮处异峰突起,艺术效果极其强烈;华(素琴)派其唱腔采众家之长,刚柔并济,跌宕有致,且表演细腻,戏路宽广。一代又一代的扬剧艺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在原有曲调的基础上,对音乐唱腔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曲牌体与板腔体相结合的音乐体系,常用曲调和板式有〔滚板〕、〔数板〕、〔大陆板〕、〔满江〕、〔梳妆台〕、〔补缸调〕、〔汉调〕、〔银纽丝〕、〔剪剪花〕等。

扬剧是维扬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地域性尤其鲜明,在其流行区域内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的一些经典作品如 《王昭君》、《母亲河》、《马娘娘》、《巡按还乡》、《百岁挂帅》、《丹凤湖畔》等,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意义,而且对研究地方风土乡情、人文状况及其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扬剧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地方戏曲中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对研究中国地方戏曲史有着很好的实证价值。

扬剧作为维扬优秀文化的标志之一,她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不可忽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各种文化元素的竞相出现,传统的戏剧艺术渐渐失去其优势,戏曲艺术的拥护者热爱者大多是中老年,而青少年占的比重却极少。传统戏曲存在题材陈旧,唱腔拖沓等通病,必然很难得到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这就是戏曲音乐在现代审美心理中所产生的“距离感”。如何传承与创新发展?如何使优秀的戏曲艺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使其拥有更加旺盛和长久的生命力,抓好扬剧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我们从事扬剧艺术工作者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所谓传承,一言以蔽之,就是承接好传下去。我们的祖先能够创造出灿烂的戏曲艺术,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代人手中传丢了,因此,传承好扬剧,一是要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一些扬剧的经典传统剧目、音像资料,虚心向老艺人请教,请健在的老艺人口述讲授,并录制一些具有扬剧地方特色的曲调,目前有些曲调已面临失传的危险,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抢时间更好地抢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把前辈们为扬剧的发展所创造的丰硕成果更好地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二是依托各相关艺术学校及剧团,培养优秀的扬剧接班人,并支持老艺术家收徒,开展传承工作。三是增加对重点新剧目的投入,更好地贴近时代和观众,这是担负在我们这一代扬剧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也是义不容辞的史命。

所谓创新发展,即有发展才能有生存,有创新才能有生命。中国的戏曲走到今天,每一次改变无不烙刻着时代的印记,每一个剧种都是在借鉴和吸收其他艺术样式的精华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所形成与创新发展的。一是在继承前辈艺术财富的同时,要吸收扬剧的唱腔特点和其它剧种的优美旋律,融入扬剧曲调中,有利于更好地刻画人物刚柔相济的内心世界。二是让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主流教育领域,如扬剧进校园,不仅能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域文化,而且繁衍壮大扬剧艺术生命。三是定期举办“江苏省扬剧节”及“扬剧艺术学术研讨会”,不断展演优秀剧目、培养青年演员及交流研究成果,让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了解扬剧、欣赏扬剧、喜爱扬剧,才能为扬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扬剧曲调剧种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扬剧艺术风格的地域特点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