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莫愁听雨》的创作体会

2013-11-21王啸冰

剧影月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曲风编曲首歌

■王啸冰

歌曲是音乐表现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歌词和音乐以有声的表达方式一同随着时间的延续得以展现的、统一而完整的艺术形式。一首好歌不仅仅需要词曲的完美结合,还需要演唱者在二度创作中准确地表达出音乐和文学的唯美意境、深邃内涵,还要让受众感受到它的美并产生审美共鸣。

一.关于歌词

具有良好文学底蕴和新意的歌词,能为歌曲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激发作曲者强烈的创作冲动、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

“水温柔、雨淅沥,莫愁听雨我和你;石径白、芳草碧,湖心亭外轻纱起。风漫舞、云飘逸,莫愁听雨情相依;花泛白、心含蜜,胜棋楼前飞思绪。雨丝根根琴弦,是谁拨清律,人在自然中,心溶天籁里,万条柳枝摇玉肌。雨珠点点似音符,灵动春消息,何处采桑归,一池芙蓉曲,千般梦恋入画意。”李朝润先生的一度创作给了我丰富的想象空间,山水丹青般的泼墨画境仿佛掩遮我的双目而使我无暇他顾。应该说,这首歌词无论是在题材选择的角度还是思想艺术性以及语言的鲜活性等方面都符合我在歌词选择方面的审美追求。

二.关于曲调

我国著名作曲家张千一先生曾经说过歌曲创作要尽量做到四个注重:1.注重艺术品味;2.注重技术含量;3.注重雅俗共赏;4.注重时代精神。

从歌词的的本身立意来看,“听雨”是这首歌的第一语汇。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出“莫愁”的地域特色。也就是说这首歌一定要写出烟雨江南濛濛的水色、金陵莫愁多情的雨景。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我选择了七声雅乐羽调式这一不为人常用的调式音阶来架构这首作品,旨在更精确地表达江南的绵柔之美、纤巧之韵,营造一个飘荡在音乐中的雨中莫愁湖景。

歌曲一开始是一个八度跳进的人声引子,像是在描绘耳畔飘逸的风声、淅沥的雨声。接着一个减三和弦律动感的主导动机,缓缓唱出“水温柔”和“风漫舞”的如梦歌词,把听者带入了一片美轮美奂的天籁意境。第一段结束在d羽调式的三音上;反复一遍后结束在d羽调式的主音上,然后在其上方五度形成歌曲的第二段也就是副歌部分,结束在c徵调式上并进入器乐化的间奏部分。在一遍完整的反复后,歌曲进入尾声段落,变化再现引子部分的素材,但最终出人意料地以d羽调式的大三度的三音完成了整个乐曲的收束,给人一种浮想联翩、意犹未尽之感。

三.关于编曲

一般而言,编曲是在构思上以旋律层为依据,在创作的过程中以“二维空间”(平面)到“三维”或“多维”空间的处理方式,所形成的复杂的多声部音乐作品称之为 “编曲”。简单地说,编曲工作是如何决定一首歌的精神、风格、特点及乐器搭配的种类。

如何使民族化的音乐语言焕发出时代感和新意是这首歌成功与否的关键,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摸索,我最终将其编曲风格定位为BOSANOVA,也就是舒适怡人、无拘无束的“小野丽莎”曲风。这种慢抒情爵士的曲风也是近两年全球非常流行的音乐曲风。

四.关于演唱

众所周知,演唱者的审美体验对于整部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西方美学还是中国古典美学,歌唱艺术的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的全过程。

在这首充满中国古典园林式的词义意境中,对演唱者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演唱时必须渗透着丰富的情感,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气息的运用也是这首歌在声音美学处理上非常难以掌控的地方,浅则靡、满则溢。当然,每一位演唱过这首作品的歌者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在为她们录音监棚的过程中也时刻注意发挥她们自身独特的嗓音和气息,唱出“一池芙蓉曲,千般梦恋入画意”的唯美意境,唱出属于她们自己个性的《莫愁听雨》。

(歌曲《莫愁听雨》由李朝润作词,王啸冰作曲。该曲曾荣获江苏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优秀作曲奖、江苏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猜你喜欢

曲风编曲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音乐“编曲”著作权之考辨
就是这首歌
Big Big World
双排键编曲教学在中专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音乐编曲 大家都是音乐人
用音乐赏析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的研究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黑猫·雪山
婚外恋酿成的苦酒只能自己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