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创新与程式新用之我见
2013-11-21李岳星
■李岳星
推进文化创新与程式新用之我见
■李岳星
锡剧和众多姐妹剧种一样,都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艺术。舞台上借助于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程式化”基本功法表演,以虚代实,虚实结合,虚中求真,从而达到出神入化,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是戏曲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重要标志,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段。
所谓“程式”,就是戏曲表演形式的总体特征。祖辈戏曲艺术家以开阔的视野注视着无限的宇宙和人生,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艺术现象中吸取营养,把极其多样的艺术素材融入自己的形象构思,经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过程,不断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直至定格,“定型”为我们能看到的相对独立的艺术语汇,并逐渐积累丰厚成戏曲体系而传承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一批又一批现代剧目应运而生。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和交融,又让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炫目神采,仅就笔者所在的宜兴市锡剧团近年的实践而言,《陶朱公传奇》、《爱河滔滔》、《百合花开》等电视戏曲艺术片和现代剧创作剧目,或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热播,或在省市汇演荣获大奖,或则深入基层演出经久不衰。这固然归功于编剧、音乐、舞美等诸多因素,但都彰显了演员和导演成功地将“程式”艺术语汇,灵动而鲜活地“化”在演员表演中,“化”到观众眼里,使程式化“化”出了新的生命。
“程式化”的传承发展问题,一直是戏曲艺术面临的课题和演员棘手的难题。成功的探索运用比比皆是,就锡剧而言,最早轰动全国的《红花曲》即有出色的尝试和表现,至今依然光鲜;锡剧《沙家浜》,更有众多的精彩表演不胜枚举。如近些年被选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 《华子良》中“下山”一场挑担、耍草鞋;《骆驼祥子》中祥子拉洋车以及虎妞酒后醉舞等等,都较好地再现了中国戏曲表演“程式”的精髓所在和神奇魅力,更加符合现代大众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吸引着观众眼球而将现代剧目推上了“精品”。
由此可见,“程式化”并非僵“化”,更未“老化”。关键是在我们是否运用?怎样应用?如何用好?观照当今戏曲舞台,“程式”依然困扰和制约艺术同行们,表演上仍然存在诸多误区;有的把程式无变化地“组装”,无创造地硬套,显得格格不入甚或滑稽可笑;有的干脆丢开戏曲程式,“生活化”表演,或像“话剧加唱”,或像“演唱小品”,背离了戏曲艺术规律,失去了戏曲唯美要素,演者茫然观者哑然。
活用或新用则“成”,不用或僵用则“败”。这就从另一层面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程式化之“化”,固然有着“模式化”,“定型化”的本意。但是,时代和舞台同样赋予程式化之“化”新的内涵,这就是:在熟练掌握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而大胆变“化”,创造性地转“化”,进而让传统戏曲艺术衍“化”、深“化”,闪现异彩而出神入“化”。
这是因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物要登戏曲的舞台,戏曲要拥抱新时代,面对新观众,塑造新人物,光大新艺术,这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崇高使命,也是戏曲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唯一选择。
程式的灵活运用,符合在继承中发展,在制约下创造这一基本规律,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这一铁律。没有不受任何传统影响的程式能绝对的全新创造,因为你总要体现特色,吸取营养,才能站稳脚跟;也没有不受任何制约的绝对的自由创造,因为你总要发扬特色,充实内涵才能发展传承!
记得戏剧大家阿甲曾说过:戏曲程式“它和生活,是对头又是一家”。这极为形象地说出了传统程式与现代剧目互依互存的辩证关系。因为程式和生活原本就是“一家”。但若只把程式当作老祖宗留下的组装“部件”,生拼硬凑在新生活的框架上,使戏曲艺术特有的“美”与“真”在特定情境中剥离、变味,势必成为“对头”。只有服从舞台,顺应时代,融合衍化,在现实舞台的特定情境中使程式的“美”与艺术的“真”融为一体,浑如“一家”,不是外华内萎、骨肉剥离、有形无魂,而是将程式化“化”真于美,以臻无美不真,无真不美的至佳境界。这便是程式化之于现代化,“化”中求真,新中见美。
化中求真,新中见美,要求我们把“程式”这零散的并无整体活力的个体部件,在构成具体戏曲作品的特定情境中,在构成整个作品的完整艺术形式中,经过选择、变化、创造取得生命,成为健美肌体中活的细胞,以整体形式美来统帅个别的程式,而不是以个别程式的简单组装和套用来凑合一个支离破碎的整体,从而使戏曲艺术新生、永生。艺无止境,业精于勤。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出了“创作更多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伟大号召,戏曲工作者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在编演现代剧目实践中,必须以美的综合而求真的突破,以美的和谐而求真的深化,以美的多姿而求真的神韵。每个人都应确立“标时代之新,立艺术之异,扬戏曲之长,树个人之风”的标尺,弘扬艺术,淬炼自身,与时俱进。
综上可见:戏曲程式虽是一种严格的技术规范,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它的提炼原则,为我所用,在舞台上获得自由,化中求真,新中见美,就能让戏曲艺术永葆青春靓丽,溢彩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