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角儿”小而不为
——一个青年戏曲演员对淮海戏传承的思考
2013-11-21卢蓓蓓
■卢蓓蓓
勿以“角儿”小而不为
——一个青年戏曲演员对淮海戏传承的思考
■卢蓓蓓
在祖国的戏曲百花园里,有一朵乡土气息浓郁的“小花”,它就是生长在广袤的淮海大地上、被誉为“淮海平原一枝花”的淮海戏,发源于连云港海州一带的淮海戏,是拉魂腔的三大根基剧种之一。与江苏苏南的锡剧、苏中的扬剧、淮剧一起,并称江苏的四大地方剧种。二百多年的发展积淀和艺术积累,造就了淮海戏“明快豪爽、乡风野趣、清新活泼”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淮海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淮海戏艺术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90年代后期,由于文化市场多元化发展带来的冲击,淮海戏跟其他不少地方戏曲一样,面临着冷遇甚至衰落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戏曲的发展在于保护与传承,淮海戏如何更好地进一步发展?在大力保护的同时如何做到通过青年演员更有效地传承?作为传承任务的直接“承载者”,淮海戏青年演员们肩膀上的担子还是份量很重的。作为一名淮海戏青年演员,在唱腔和身段等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在此我仅从自身的专业学习认知和时间不长的舞台实践出发,就有关淮海戏艺术传承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熟谙传统表演程式 于细微处拘“小节”
淮海戏的表演艺术风格,大多起源于苏北淮海地区一带农村的百姓生活,历经几代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些带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的表演程式,诸如扇子功里的“亮扇”、“改扇”、“穿云”、“托月”、“蝴蝶摆风”,丑行里的 “鸡刨塘”、“麻雀跳”、“猪掉腰”、“鬼扯转”等等,这些业已成为淮海戏的“压箱底的看家绝活”。现代舞台上的淮海戏已经在角色行当和表演程式上有了更加丰富的发展,但是,老一辈们一代代口传心授下来的“绝活”,在如今的舞台演出运用中,依然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淮海戏“特色产品”。我们作为青年演员,在传承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特色的东西,指法步法眼神务求精准到位,严格按照剧团前辈老师的指点,不断地训练不停地纠正,力求把这些带有本剧种特色的程式熟烂于心,“于细节处见章法”,才能在这方面达到真正的传承要求和水平。传统戏《催租》里的双姐(淮海戏旦行中的耍笑旦)与张福来(淮海戏丑行中的小耍丑)两个角色的“上驴”“骑驴”等一系列经典动作,一直以来都是该戏最大亮点,也是“卖点”。2012年我团著名淮海戏表演艺术家魏良昭老师成功举办了七十岁个人专场演出,我作为青年演员荣幸地参与了当天的演出。当晚魏良昭老师第一个戏就是跟省淮海剧团杨派名丑、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魏佳宁老师合作演出的《催租》,这场戏堪称是淮海戏的经典再现,特别是魏老师扬鞭骑驴赶驴的一系列动作,每一步都是连贯有序井井有条,七十岁的老人,在舞台上把双姐惩恶表现得如此细微而引人入胜,让人真正为之折服!再次亲眼目睹了魏良昭老师的舞台风采,领略了淮海戏摄人魂魄的优美唱腔的同时,也给我们青年演员上了深刻的一课。
二.爱惜自己的“角儿”珍惜舞台实践机会
江苏省淮海剧团作为淮海戏的省级专业院团,也是淮海戏这一地方剧种发展的领航者,多年来一直承载着淮海戏的传承与发展、演出市场的开拓与创新以及致力于青年传承人的选拔与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不俗的业绩。在这么一个偌大的专业剧团里,每一场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定位和功能。作为青年演员,不论角色大小,要把每一次演出都看成是难得的舞台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且要牢牢把握住角色心理,才能准确地将人物特质传送到舞台的整个空间中去。千万不要认为“角儿”小就是个摆设、戏份少便可有可无,因而就不去深刻琢磨仅有的几句念白或几句唱腔。要知道每场戏里的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当演员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角色的塑造中时,此时正是对他们表演演唱水平极大提升之时。也正是因为有了不分角色大小,齐心协力合作演出的统一思想,才能让一场戏在剧情向前层层推进的同时,把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整个剧情矛盾、情感主线饱满丰盈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2010年省淮海剧团排演了大型现代淮海戏 《永远的红手印》,讲的是安徽小岗村书记沈浩的故事,沈浩是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评选人物之一。这也是首次由省淮海剧团将沈浩的事迹搬上戏曲舞台。剧中的沈浩由的张居国老师扮演,他每天早早起床背台词、练唱腔,琢磨主人公沈浩的心理,练到了动情处,张老师把自己跟剧中的沈浩融为一体并默默流泪,这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在剧种扮演沈浩的女儿,戏份虽不多,但这是省淮海剧团排演阵容非常之大的一场戏,每个同事都非常认真且投入,公演之初的第一场演出就非常感人。当时我在舞台上就深刻感受到,作为青年戏曲演员而言,不论在一场戏里所扮演的“角色”戏份多少,只要能做到与“角色”人物在情感上融为一体,内心紧跟着剧情主线的发展方向,这不仅对成功塑造人物、对整场戏的演出效果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对于戏中每位演员尤其是像我一样的青年演员,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磨练的机会,通过舞台上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演出瞬间,让自己的表演演唱水平不断得以升华和洗礼,所以这场戏
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也让我今后更加地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更加地爱惜我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
三.悉听观众戏后点评 小“角儿”也需反复打磨
2007年,我们省淮海剧团的魏佳宁老师凭借在现代戏《豆腐宴》中对“麻叔”一角成功的塑造,问鼎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淮海戏戏迷观众都知道,该戏是省淮海剧团精心打造的一部淮海戏现代戏,历时十年打磨终成正果,而这“十年磨一剑”期间,听取了来自各方观众的意见与建议,剧中的男一号“麻叔”与女一号“刘婶”的唱词与身段都几经加工,而与此同时,剧中的乡长柳月、刘婶的儿子大水也都相应做了很多演出调整,最终给观众摆上一席“玉皇大帝也流涎”的精品豆腐宴来,这与主创老师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十年来的反复排练演出,倾听并相应采纳来自观众的点评意见,对于该戏最终取得的非同凡响的舞台效果,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再比如,由我们省淮海剧团根据传统戏《皮秀英四告》改编演出的新版《皮秀英》,从演出一开始就悉心听取来自戏迷观众的意见,诸如唱词的推敲,情节的设计方面,院团领导和相关的演员老师,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淮海戏戏迷交流群等方式,询问并听取了戏迷观众提出的各种提议。大到皮秀英一角,小到戏中的皮盾、知县戈自明,热心的戏迷朋友都逐一从专业、非专业的角度,对其身段表情提出不少建设性的观点,正如《皮秀英》一剧中皮秀英一角的主演、二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获得者吴玲老师讲的,新版《皮秀英》能获奖与广大戏迷的热心关注不无关系,一场大戏里的大小角色都离不开观众的关注和爱戴,正因为有这样的一种互动,也让我们青年戏曲演员看到了本剧种发展的希望。
2008年淮海戏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淮海戏——这一淮海大地土生土长的戏曲种类,其保护和发展进入国家视野。如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已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而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的先后获得,也更使我们淮海剧团、淮海戏新老演员、热爱淮海戏的广大戏迷朋友意气奋发。作为一名淮海戏青年演员,在增添学习信心、争取更大进步的同时,更感觉到肩膀上的一份责任,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向团里的前辈老师们不断学习、虚心请教,力争在表演演唱水平上更上一层楼,因为在我的心中有荷香四溢、乡音浓郁的三个字——淮海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