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桥逆变电源电路设计
2013-11-20周成虎
周成虎,李 娜
(河南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用于井下电力设备的高标准逆变器,要求其正弦波的谐波含量较低,虽然传统纯硬件控制的逆变器就可以实现,但其体积庞大、效率较低,难以推广应用.另外,传统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反馈调节复杂且效果不佳,输出电压波形约占总谐波失真(THD)的31%[1-2],而采用数字算法控制可以提高逆变电源的开关频率、减少其体积和质量,并可消除变压器的噪声、改善输出电压的响应速度[3-5].本设计给出了新型数字正弦脉宽脉位调制(SPWPM)控制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原理,并用ARM微处理器实现了该算法.
1 逆变电源电路的原理分析
图1 逆变电源的系统图Fig.1 Inverter power supply system diagram
本设计采用的直流电压是蓄电池的输出电压VDC=48 V.使用全桥逆变器产生等幅不等高的不连续脉冲电压Uef,该电压供给负载,经高频变压器隔离并滤波后得到正弦波Uo.该电压控制芯片选用ARM微处理器,主要通过查找表的方法进行PWM脉宽控制,经光耦隔离并由专用驱动芯片IR2130驱动桥式逆变电路,如图1所示.
电源VDC为蓄电池电压,考虑到蓄电池在欠压的情况下不宜工作,故设置欠压保护.欠压保护的功能由继电器实现,其常开触点与电源串联,电源电压不足时继电器不吸合,电路无法工作.D1是一个大功率二极管,用于防止电源反接造成的短路.
采用全桥式DC-AC逆变电路输出工频交流电压,通过ARM微处理反馈调节电路,使桥式逆变电路(V1~V4)输出电压为等幅不等高的不连续脉冲电压Uef,如图2所示.
图2 电压Uef的波形图Fig.2 Voltage waveform Uef in figure
电源电压和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平均值Uf变小,与标准值相比得到一个系数k1=Uf/标准值.查找表的所有数值均除以系数k1,来调节ARM微处理器输出的每个PWM波的占空比.这时,电压Uef的平均值会上升,使正弦波Uo的幅值上升,该调节方法不影响其总谐波失真(THD).反之,用同一方法减少查找表的所有数值.
谐波校正是该电路的难点,电压Uo的总谐波畸变率
(1)
可将电压Uo展开成傅里叶基数,从而得到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波[6-9],如果采用以前部分学者的反馈方法,逐个计算谐波分量,再按照分量逐个补偿,其反应速度较慢.
图3 驱动电路原理图Fig.3 Driver circuit diagram
逆变器控制系统选用具有Cortex-M3内核的ARM微处理器(STM32F103RTB6).外部晶振选为8 MHz,内核频率为72 MHz,谐振开关频率是5.5 kHz.
2 驱动电路及软件设计
驱动电路原理如图3 所示,ARM微处理器的PWM驱动信号经过高速光耦(6N137)隔离和升压,得到15 V驱动信号.再经过IR2130得到驱动开关管V1~V4的信号.IR2130内置简化的自举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自举电路由电容(470 μF)和二极管组成,其原理参见有关手册,不再详述.
为了保证电源的可靠运行,在开关管V1~V4的栅源极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用以消除感应电压,防止桥臂上下两个MOS管直通断路[10].
根据以上分析,给出该电路的软件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软件流程图Fig.4 Software flow chart
3 实验结果
图5 负载电压波形Fig.5 Load voltage waveform
该电路的输入电压为48 V直流电压,V0=660 V,输出频率为50 Hz,I0=0~1.5 A,开关频fs=5.1 kHz.设定纹波电压ΔV0<2 V.控制系统是设计的关键部分,由ARM微处理器控制DC-AC变换电路,实现电压的稳定输出.ARM微处理器自带A/D.采用闭环控制电路来实现输出电压稳定和减少谐波影响,实验波形如图5所示.
电路具有输出电压自动调节、输入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采用该算法的逆变器克服了传统SPWM逆变器的缺点,具有电气隔离功能,电路结构简单.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电路功能,输出电压波形占总谐波失真(THD)的比例小于5%.
参考文献:
[1] 张兴,张崇巍,曹仁贤.光伏阵列并网逆变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2,23(6):770-773.
[2] 杨海柱,金新民.基于DSP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的跟踪问题[J].太阳能学报,2005,26(6):760-765.
[3]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使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5.
[4] 叶秋香,郑建立.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器的研究与开发[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1): 78-82.
[5] 孙孝峰,邬伟扬,李长吾,等.高效率并网太阳能逆变器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3,37(2):49-52.
[6] 李开彦,贺攀,干磊.PWM技术优化的实现与应用[J].煤炭技术,2011,30(9):66-69.
[7] Member M D,Marwali M N,Jung J W.A three phase four wire inverter control technique for a singl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it in island mode[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8,23(1):322-331.
[8] Ahmed M E,Mekhilef 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 level three-phase inverter with less switches and low output voltage distortion[J].IEEE Power Electronics Letters,2009,9(4):593-602.
[9] Somasekhar V T,Gopakumar K.Three-level inverter configuration cascading two two-level inverters[J].IEEE Proceedings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2003,150(3):245-254.
[10] 周成虎,瓮嘉民.电动汽车无线反馈非接触充电电路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2,46(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