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13-11-20

关键词:工业化河南指标体系

刘 蓓

(河南黄河河务局经济发展管理局,河南郑州 450003)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宏观背景下,河南工业经济要实现由大变强,必须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路。工业转型升级,既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延续,也是新型工业化题中应有之意。建立科学全面评价指标体系监测河南各地市新型工业化水平,并对其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河南18个地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展开实证分析,并就提升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一、新型工业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针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工业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命题、新论断和新思想,国外学界对此并无专门研究。但与之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很多,这些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典工业化理论。代表性研究有钱纳里等提出的人均收入判断法、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指标法和库兹涅茨的工业化五阶段论。第二,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批判。佩鲁认为,新的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米多斯等学者指出,世界经济和工业投资不能无节制增长,否则,工业化将招致人类自我毁灭。第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就业。第四,新技术革命对工业化的影响。

2002年以来,新型工业化问题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热点,一系列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其中既有对新型工业化内涵和特点的研究,也有对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的研究。陈佳贵等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方面对我国大陆所有省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特征、速度特征和阶段性特征[1]。任才方等率先对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他们认为在设置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反映工业化进程,又要反映工业化进程的增长质量[2]。陈元江提出,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必须正确区分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质量[3]。

二、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新型工业化的权威概念,借鉴现有相关文献,考虑到指标数据的易获得性,本研究建立河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的鲜明特征是:第一,考虑到指标的可比性,所有指标均为相对指标或人均指标;第二,十分强调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第三,格外关注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四,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发展,增加人均电信业务量、人均邮电业务量和互联网普及率等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指标。

表1 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三、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一)指标权重确定

现有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在指标权重确定时,应用比较多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为使最终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本研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具体指标权重。限于篇幅,具体计算方法不再赘述。

(二)指标标准化处理

表1中所列的大多数指标为正向指标,采取以下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9个指标值越小,说明该区域的新型工业发展水平越高,将其定义为逆向指标,采取以下公式对其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vij为指标标准化数值,xij为指标原始数值,ximin为该指标的最小值,ximax为该指标的最大值。

(三)评价模型建立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一项指标都会影响到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但是每一项指标都不能全面地反映新型工业化的整体水平。用每一个指标的标准化值乘其权重并相加的方法,得到最终新型工业化程度的综合指标Ai。

(四)实证分析结果

利用《河南统计年鉴(201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数据和熵权法,确定各具体指标的权重,如表1权重一列所示。利用公式指标标准化处理部分中的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河南省辖市各具体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利用评价模型建立中的公式计算河南18个地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后综合得分,确定结果、排名及划分等级(见表2)。等级划分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聚类分析模块进行运算。

表2 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结果

由表2可知,郑州新型工业化水平一枝独秀,得分最高,达到0.807 4,而黄淮四市的商丘、驻马店和信阳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得分较低低,分别为0.201 0、0.176 2 和0.168 8。信阳新型工业化水平与郑州新型工业化水平相差0.638 6。总体而言,河南18个地市新型工业化水平不高,新型工业化任重而道远,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通常情况下,学者以人均GDP的高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与人均GDP的散点图中拟合回归线可知,人均GDP与新型工业化水平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拟合度达到了0.580 4。人均GDP每提高1万元,平均导致新型工业化水平提高0.096 2。

四、提升河南新型工业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第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一是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二是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增强工业竞争力,推动工业技术水平和增长质量的稳步提高;三是利用好和发挥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保证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第二,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尝试开展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特别是要加大技术引进力度,着力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增强技术引进的政策导向;妥善处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积极创造出自主的科技创新成果。

第三,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河南在全国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大背景下,河南工业可以顺势而为,借机承接国际和国内沿海发达省份产业转移,努力探索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使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效融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特别是要加大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大力推进ERP、CIMS、工业智能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用企业的信息化带动整个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

第五,清洁生产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河南工业发展必须紧紧跟踪清洁生产新的发展动向,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围绕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再制造产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产业体系。

[1]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

[2]任才方,王晓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统计,2003,(5).

[3]陈元江.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与质量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猜你喜欢

工业化河南指标体系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出彩河南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