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冠脉内注射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3-11-20张广成安佰富张雪莲刘和平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23期
关键词:罗非罗非班高龄

张广成 安佰富 张雪莲 刘和平 (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Ⅲa受体拮抗剂,它可以阻断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最后通路,快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围术期,有效降低了慢血流、无复流及急性血栓的发生。然而,因出血风险的副作用,目前高龄患者应用比较慎重,临床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高龄(≥70岁)急性STEMI患者86例,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STEMI发病到PCI开始时间均在12 h内。且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符合下列标准:①病变近端血管无明显弯曲;②梗死相关血管(IRA)直径≥3 mm;③病变部位为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随后静脉维持(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75.95±2.82)岁。对照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75.02±3.15)岁。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间>12 h;②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③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④左主干病变;⑤心功能Killip分级Ⅲ~Ⅳ级。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IRA及术前TIMI血流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患者诊断明确后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600 mg)。PCI前按每公斤体重70 U静脉给予普通肝素,常规经股动脉或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明确靶血管病变,在导丝通过病变后,血栓明显的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高度狭窄的给予球囊预扩张后,治疗组以5 μg/kg的小剂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3 min(艾卡特50 ml:12.5 mg规格),继以 0.10 μg·kg-1·min-1的小剂量静脉维持 24 h;对照组不应用替罗非班,两组常规应用冠心病的相关用药。

1.3 观察指标

1.3.1 IRA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TFG)0级:梗死相关冠脉完全闭塞,远端无前向血流,造影剂不能通过;Ⅰ级:造影剂少量通过闭塞处,但远端冠脉不显影;Ⅱ级:梗死相关冠脉可完全显影,但与正常血管比血流缓慢;Ⅲ级:梗死相关冠脉完全显影且血流正常。

1.3.2 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CTFC)以15帧/s为标准,用PHILLIPS心血管造影机附带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按照Gibson等〔2〕提出的TFC来计数造影剂到达标准远端冠状动脉标志所需的电影帧数。因TFC受冠状动脉长度的影响,因此将前降支(LAD)的实际TFC除以1.7〔正常LAD的TFC值除以RCA和回旋支(LCX)的TFC平均值所得的比值〕进行校正,得CTFC来评价LAD血流情况。TIMI血流的计帧数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评价。

1.3.3 术后1 h梗死部位对应导联ST段回落率 以术前ST段抬高的高度为分母,术后1 h ST段下降多少为分子,求得回落率。

1.3.4 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和出血情况MACE包括心绞痛、再次心梗、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及心源性死亡。不按人次计算,按患者发生例数计算。出血情况根据TIMI出血分级标准来判定出现情况:①严重出血:任何颅内出血;有显著出血临床症状者血红蛋白(HB)≥5 g/dl或红细胞压积(HCT)绝对值减少≥15%;致死性出血。②轻微出血: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伴随有血红蛋白(HB)减少3~5 g/dl或血细胞比容(HCT)绝对值减少≥10%。③不满足以上标准的但有临床出血事件;任何出血的临床体征者HB<3 g/dl或HCT减少<9%。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血流及ST回落率比较 PCI术后TFGⅢ级获得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TFGⅡ级的慢血流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21);CTFC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5);术后1 h ST段回落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见表2。

2.2 两组MACE及出血并发症比较 两组30 d MACE的发生率和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

项目 对照组(n=41)治疗组(n=43)P值75.02±3.15 75.95±2.82 0.158性别(男/女,n)26/15 29/14 0.698高血压(n)29 25 0.229糖尿病(n)22 20 0.513吸烟(n)27 29 0.877 TC(mmol/L)5.05±0.81 5.28±1.11 0.271 LDL-C(mmol/L)3.17±0.79 3.31±0.82 0.427 IRA(n)LAD闭塞 13 11 0.534 LCX闭塞 12 14 0.744 RCA闭塞 16 18 0.791介入前TIMI分级(n)0~1级 35 38 0.683 2~3级年龄(岁)6 5 0.683

表2 两组术后血流及ST回落率比较(n,%)

表3 两组30 d MACE及出血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STEMI的诊治原则是早期持续开通IRA,实现有效再灌注。然而罪犯血管通常血栓负荷重,血栓抽吸导管抽吸不全或不能成功抽出,行PCI时血栓碎块随血流可阻塞远端的血管,其次由于血栓形成和血管内膜胶原暴露都可激活血小板,进一步继发血栓形成,甚至影响微循环障碍,造成慢血流或无复流〔3,4〕。慢血流事件临床上较常见,它虽然不像无复流那样立刻引起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减少了心肌的血液灌注,影响预后〔5〕。因此,为提高支架置入术治疗STEMI患者的疗效,应积极清除血栓和充分抗栓治疗。目前认为,血小板膜GPⅡ/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针对冠脉内的血栓较为有效的药物,它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被认为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国内外均有研究证实冠脉内给替罗非班可减少PCI治疗后冠心病事件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6,7〕。但在对于>70岁的高龄患者临床上应用替罗非班比较慎重,主要担心患者的耐受性及出血等副作用。

替罗非班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起效时间及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静脉使用替罗非班10~30 min可达血浆浓度的高峰,同时由于IRA多无前向血流,到达局部的药物浓度可能很低。本研究结果提示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减少血栓形成,确保了IRA开通后冠脉血流改善及心肌组织良好的再灌注。后续效应是IRA开通后ST段回落更明显,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说明STEMI急诊PCI本身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组所发生的心脏事件例数;另外,替罗非班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但发生率很低。

综上所述,STEMI的高龄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慢血流和无复流的发生,进一步减少心肌损伤,挽救了更多濒死的心肌,有很好的耐受性,且并不增加出血风险及MACE。因此,小剂量替罗非班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应用安全有效。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90.

2 Gibson CM,Cannon CP,Daley WL,et al.TIMI frame count:a quantitita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J〕.Circulation,1996;93(5):879-88.

3 Henriques JP,Zijistra F,Ottervanger JP,et al.Incid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istal embolization during prim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Eur Heart J,2002;23(14):1112-7.

4 Heitzer T,Ollmann L,Koke K,et al.Platelet glycoprotein Ⅱb/Ⅲa receptor blockade improves vascular nitric oxide bioavail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Circulation,2003;108(5):536-41.

5 Ohshima K,Ikeda S,Kadota H,et al.Cavity volume of ruptured plaqu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angiographic no-relfow phenomenon during primary ang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Cardiol,2011;57(1):36-43.

6 Deibele AJ,Jennings LK,Tcheng JE,et al.Intracoronary eptifibatide bolus administra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ith evaluation of platelet function:the Intracoronary Eptifibatide(ICE)Trial〔J〕.Circulation,2010;121(6):784-91.

7 李 响,王春梅,朱小玲,等.冠脉内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术中慢血流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69-72.

猜你喜欢

罗非罗非班高龄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
COX-2特异性抑制剂罗非昔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β沉积的影响
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诊治流程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