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旗袍工艺与造型的关联性探析
2013-11-19俞跃,赵明
俞 跃,赵 明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
旗袍属于袍服的范畴,传统旗袍与现代旗袍的本质区别表现在结构造型与工艺制作方法上。从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服装中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袍服最大的结构特征是上下连属,前后连裁,呈“十”字整衣型平面形态[1]。传统旗袍同样具有这种结构特征,前后身以肩袖线为对称轴,左右身以前后中心线为对称轴,前后左右片连裁,呈“十”字整衣型平面形态。图1直观地呈现出传统旗袍的结构特征。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传统旗袍则是运用连裁的裁剪方法及传统的粉线制版、打水线工艺手法等来实现造型的需求。
现代旗袍通过采用省道、处理肩斜角度、另装袖等在一块完整的服装面料上通过去除一定的余量,使面料最终达到塑造三维人体的造型手法的使其呈现出旗袍的外观造型。在这种西方服装造型观念的影响下,现代旗袍只是带有右衽门襟及立领等旗袍造型符号的西式服装,它在裁剪方式上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服装的“十”字整衣型平面结构,不属于传统服装的范畴。图2清晰地展现出现代旗袍的结构特征。在制作过程中,现代旗袍是运用分片裁剪的方法、现代工业制版、烫黏胶衬工艺手法来实现造型的需求。
笔者以传统旗袍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是中国传统袍服的延续,它所具备的造型方式和工艺特点与现代旗袍迥异。这种造型方式和工艺特点在岁月的考验中逐渐消逝,发掘传统旗袍内在的精华和价值,使之能够为中国服装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提供些许借鉴。
图1 传统旗袍结构示意Fig.1 Structure diagr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heongsam
图2 现代旗袍结构示意Fig.2 Structure diagram of modern Chinese cheongsam
1 传统旗袍中量体与造型的关联性
量体从侧面反映了服装成型后的造型特征,从中可以找到它对传统旗袍造型的影响。其一,传统旗袍量体的部位较少,仅取胸下围、出手、衣长等少量数据。这一点说明了传统旗袍对合体度的要求不高,服装并不是在塑造人体曲线,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起遮蔽作用,强调的是一种平面化的造型方式。所谓出手,是传统旗袍中的特有名词,属于传统范畴。具体量取方法是,站立时手臂自然下垂,由第七颈椎过肩端点量至手趾骨以下2 cm处所得到的长度数据。其二,传统旗袍量取的是出手,出手所反映的是衣身与袖子的连裁,使得手臂伸平后衣袖与衣身垂直交叉,穿着时呈平直宽松的造型特点。另外,量取胸下围和衣长,目的是在比例上将人体上半身缩短,下半身拉长,在视觉上求得整体造型的美观性。由此可见,量体是传统旗袍在造型特征上呈“十”字整衣型平面形态的先决条件。
2 传统旗袍裁剪工艺与造型的关联性
2.1 传统旗袍衣身的裁剪与造型的关联性
传统旗袍“十”字整衣型平面结构,要求衣身必须整身连裁,这种裁剪方式会使门襟裁开后款式线两边的缝份缺失。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来得到所需的缝份量,那么接底襟时的接缝线便会外露,导致门襟遮蔽的不足,从而影响穿着时的美观效果。
这个看似简单的门襟遮蔽问题国内曾有过一些研究,其中一种方法是直接将门襟拉合,盖住接缝线;另一种是用归拔的方法,于门襟处拔出所需的搭叠量。但两种方法都会或多或少地造成衣身前后中心线的偏斜。另外还有用宽绲边来遮盖的方法[1]。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从实物结构测量和文献中得不到答案,只能存在于裁剪或者缝制的过程当中,而这个过程都是由民间老艺人通过口头传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图3正是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处理手法。这种方法在保证前后中心线垂直地面的前提下,解决了十字整衣型裁剪中门襟的遮蔽不足问题,使旗袍整身平面连裁成为可能;保证了面料和服装表面的完整性,做到中国古人服饰观念中的“天衣无缝”,达到了造型上的完美;体现出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面料的节约美德,使得中国传统旗袍的裁剪结构更具有科学性。
步骤1:根据衣长确定所需面料的大小并画出横开领AC、直开领BD、前中心线AE和后中心线BF,见图3(a)。
步骤2:按图(b)画出前后抬肩线、大襟线和荒裁线。抬肩线、荒裁线是传统旗袍中的特有名词,属于传统范畴。
步骤3:沿着前中心线AE和后中心线BF双折面料,并在图(c)中所示部位拔开,使AE1成为新的前中心线,BF1成为新的后中心线。
步骤4:沿着荒裁线将图(d)中灰色部分裁剪掉并剪开大襟。
步骤5:如图(e)中所示方法使AE重新成为前中心线,BF重新成为后中心线。最终得到了所需的缝份量,即阴影部分的搭叠量。
图3 传统工艺对门襟遮蔽问题的处理手法Fig.3 Process technique of top fly covering in traditional craft
2.2 传统旗袍袖子的裁剪与造型的关联性
传统旗袍袖子的裁剪按三步骤来操作:1)画直线AC,使之垂直于肩线,并被肩线在长度上等分;2)在剩余面料上画出接袖ACHI;3)裁剪时衣身以DBF为净边缘线,接袖以EBG为净边缘线,即收掉FBG和DBE的省量。
由于传统旗袍的袖子与衣身呈十字整衣型平面状态,这种造型要求袖子与衣身必须连裁,受面料幅宽的限制,采用连裁的方法不可能实现长袖旗袍的制作。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上述的接袖手法,这就是传统旗袍的造型特点对裁剪方式的影响。反之,这种裁剪方式对传统旗袍袖子的外观造型又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这种裁剪方式使得袖子在变化上仅限于袖子的长短、袖口的宽窄和拼接的材质上;另一方面,只有在穿着以后才能实现传统旗袍由平面向立体的转变。随着手臂的自然下垂,腋下便会所形成消失于肩部的绺,这些绺并不是西方观念中的不良皱褶。相反,它是中国传统服装所共有的特点,正如中国画中所描绘的人物一样,寥寥数笔便能洒脱地勾勒出人物的形神,这腋下绺便是其中的重要之笔。
但是,如果面料很厚,而腋下绺又很多,考虑到着装后的舒适性,人们还是希望能够减少其数量,这便用到了归缩的工艺处理方式。所谓归缩,就是熨烫前用喷壶润湿面料,一手握住熨斗,一手把衣片上需归拢的部位向内侧缓慢推进,通过高温改变纤维之间的咬合度,使衣片归拢部位的边长变短,以达到收缩面料的效果。这样的工艺处理方式使得腋下面料的纤维密度变大从而达到收缩面料的效果,当手臂自然下垂后,腋下的绺便有所减少。还有一种工艺处理方式如图4所示,是在拼接袖子时将袖身与接袖各去掉1cm的省量,缝合后,接袖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向下倾斜度,从而达到减少腋下绺的目的。总之,传统旗袍的十字整衣型平面造型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工艺手法,这些传统的工艺手法在保证造型的基础上,又很好地解决着人体与服装的造型关系,使服装的造型更人性化,更趋于完美。
图4 袖子的裁剪Fig.4 Tailoring of sleeve
2.3 传统旗袍领子的裁剪与造型的关联性
无论是传统旗袍还是现代旗袍,立领造型都是其代表性特征。传统旗袍领子的制版与现代旗袍无异,仅在尺寸上稍有讲究。传统旗袍衣身松量较大,宽松舒适,如果领子也不合体,则会给人一种懒散松垮之感;同时,随着人体的运动,衣身上各部位会产生不合理的位置偏移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量取传统旗袍的立领尺寸时,不加放任何松量。穿着后紧紧裹住脖子,使人不得不挺腰直背,伸长脖颈,在总体造型上呈现出优雅的状态,体现出女人的独特气韵。
传统旗袍多采用纱、绸、缎等面料制作,领子若随意清洗则会破坏其美观性。所以传统旗袍的领子多单独缝制,然后用手工撬针的方法将其与衣身链接在一起。这样便出现了一衣配多领的状态,也便利了领子的清洗和更换。同时,每个领子微妙的款式变化也给旗袍的整体造型风格带来了些许改变,出现了领子常换常新的状态。
3 传统旗袍制作工艺与造型的关联性
3.1 粉线制版与传统旗袍造型的关联性
传统旗袍用料以丝绸为主,由于丝绸面料质地比较柔软,在拉伸时易于变形。在制作时,如果用坚硬的粉饼画线,则会将面料拉斜变形;而用粉线袋,则可避免出现此问题。只需按照图5所示的方法,轻轻一弹,即刻画出清晰的线条。当旗袍用料为棉织物时,也需要用粉线袋,弹出来的粉线,准确而不偏移。传统旗袍虽然造型简洁,但是每一条轮廓线和结构线都精致讲究。粉线袋的使用使传统旗袍在保证其外观造型的前提下,又将每一条结构线精练化、准确化。
图5 粉线袋示意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chalk line bag
3.2 打水线法与传统旗袍造型的关联性
打水线是中国传统工艺手法之一,这种工艺手法能够使传统旗袍在造型上更加精致。所谓打水线,就是将棉线含在口中,以口水浸湿,然后按照图6所示的方法,将其弹印于刮完浆糊的面料或者里料位置。打水线的工艺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浆糊遇口水软化,极易扣折熨烫,方便定型;其二,由于传统旗袍在造型上讲求简洁,注重线条的流畅感,而打水线的工艺手法恰好易于实现这种造型,所以这种传统的工艺手法一直被延续下来。在旗袍的滚条和衣身的领口、袖口、开衩、底摆等需要扣折熨烫的地方,多采用此方法。
图6 打水线示意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flutter line
3.3 归拔工艺与传统旗袍造型的关联性
归拔工艺在传统旗袍的制作中并不少见,可应用于臀部侧缝线、腋下、胸部的处理上。归缩的方法在前面已经叙述过。拔,则是把衣片所需拔开部位向外侧拉开,使衣片拔烫部位的边长增长,用来适应曲线变化大的人体部位。
以臀部侧缝线的工艺处理为例,传统旗袍臀部侧缝线的归拔处理是服装由平面向立体转化的关键。如图7所示的方法,将臀部侧缝线凸起的弧线外沿部分先用熨斗归成直线,并进行定型处理,这样臀部的侧面便出现了隆起的形状。然后,将隆起的部分用熨斗分别推至前腹部和后臀部,给腹部和臀部一定的空间量。这样便完成了传统旗袍在造型上由平面向立体的转化。如果不进行这种工艺处理,前后衣身缝合后,从侧面看时,侧开衩以下部位向外张开,底摆的前后中心线远离人体,完全破坏了旗袍造型的美观性。由此可见,归拔工艺是将传统旗袍由平面向立体转化的重要步骤。虽然中国传统服装强调的并不是符合人体曲线的立体造型,但是任何服装作为它的本身都要考虑着装后的舒适性和美观性,包括传统旗袍。归拔工艺的处理是为了达到传统旗袍在造型上适应人体的总体曲线要求,去除十字整衣型结构的平面造型特征所带来的由于人体与平面服装的矛盾所产生的不美观现象。归拔工艺仍然是在控制和把握着传统旗袍的总体造型特征。
图7 臀部侧缝线的工艺处理示意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fabrication processing of side sewing thread at buttocks
4 传统旗袍装饰工艺滚边与造型的关联性
在滚条的制作上,传统工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滚边布必须刮浆糊;其次,要以45°角的正斜纱方向斜裁成滚条。刮浆糊的方法如图8所示,用刮刀取适量浆糊,于滚边布的反面沿着直纱方向刮一至两遍。待晾干后直接用木尺在滚边布的反面沿着横纱方向反复刮试,使其由坚硬变得柔软。最后,用干熨斗于其反面干烫定型即可。这种工艺手法可以固定住横纱和直纱的丝道方向,在绱滚条的时候不易撑拉变形,以至于出现滚边宽窄不均匀的情况而影响整体造型上的美观性。另外,刮浆糊的工艺手法可以与打水线法结合使用,使滚条易于扣折熨烫成所需要的宽度并且保证宽窄的一至性,无论是只有0.2 cm的线香滚还是宽滚边都可以在工艺上实现。斜裁的方法如图9所示,以45°正斜纱的方向斜裁成滚条,这种做法可以保证在绱滚条时,滚条布可以弯适成多变的曲线边缘。另外,在后期手针撬缝滚条反面时缝纫线以45°倾斜角嵌入丝道中,不显露与外,保证了细节上的美观性。
图8 刮浆糊Fig.8 Paste removal
图9 裁滚边布Fig.9 Rolloff cloth tailoring
镶、嵌、滚等工艺方法,通常用于传统旗袍的领子、袖口、大襟、下摆、开衩的边缘,一方面,可以增加衣服的耐磨力;另一方面,它是一种装饰形式,使得传统旗袍符合点、线、面的形式美法则。同时,这种工艺手法使得滚条更加盈润、饱满、富有光泽感。可以说,传统旗袍平面整衣型结构决定了它的这种装饰手法,这种装饰手法反过来又对传统旗袍的整体造型起到丰富和点睛提神的效果。
5 结语
中国传统旗袍在造型上是“十”字整衣型平面结构,秉着求“整”的造型观念,将全部精力聚焦到服装的表面象征意义和视觉装饰效果上。传统旗袍中的打水线、粉线制板和归拔等传统工艺处理方法的应用,保证了传统旗袍的造型特点和本质特征,而这与现代服装中采用工业制板和烫粘胶衬等现代工艺处理方法,塑造人体曲的造型观念显著不同。因此,将传统旗袍中独特的造型方式和工艺特点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是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主要方法。
[1]刘瑞璞,邵新艳,马玲,等.古典华服结构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LIU Ruipu,SHAOXinyan,MA Ling.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lothing Structure[M].Beijing:Guangming Daily Press,2009.
[2]赵明.直线裁剪与双重性结构: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J].装饰,2012(1):110-112.ZHAO Ming.Line cutting& doublet structure:a study of Chinese ethnic costume's structure[J].Art& Design,2012(1):110-112.
[3]陆洪兴.满族氅衣造型结构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2(S1):37-40.LU Hongxing.Study on shape and pattern of Manzu Changrobe[J].Art& Design Research,2012(S1):37-40.
[4]陈礼玲.旗袍结构设计和工艺演变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CHEN Liling.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Qipao Structure Design and Technics[D].Wuxi:Jiangnan University,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