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西装翻驳领造型与衣身的结构关系研究
2017-08-09彭云怡
彭云怡
摘要:人体肩颈部的骨骼肌肉分布状态、肩斜角度、颈斜角度、基础领窝形态各异,而影响翻领结构的重要因素是领窝的形状、翻折松量值、领座高与翻领宽的差等,这些因素都与人体结构息息相关,领型样板结构设计不可以统一含糊无区别地对待。
关键词:人体肩颈部 翻驳领 衣身 结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TS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96-01
翻驳领是服装结构设计中结构最为复杂、用途最为广泛、技术性最强的领型之一,并且兼具所有领型结构的综合特点。本文以与人体肩颈部非常贴近的翻领基础样板为研究出发点,从人体颈部结构的角度,分析翻驳领的原理。
一、衣身结构与人体的研究
(一)日本文化原型对翻驳领造型的影响
根据女性体型对翻驳领造型的影响方面,参考了经典的第八代文化式原型尤其是肩颈处对翻驳领造型的影响。
(1)冲肩量,从胸宽线测量,到达手臂外肩点部位距离称为冲肩量。相对于男性身体而言,女性身体的骨骼更加纤细,并且肩部更窄、更加圆滑,从身体到达手臂外肩点的距离相对更近,并且在胸围状况的影响下,体型越大越能够影响到冲肩量,同时也需要更大的撇胸量。
(2)女体前胸丰满凸起,后背部比较平坦,女装前后腰节长差值较小,约 07-1cm,后肩斜度小于前肩斜度。
(3)从人体侧面来看,女体呈“S”曲线,女体的颈前倾斜角度决定了衣身样板颈部的开领样式,通常以19度左右为标准,作为女性颈前倾斜角度
(4)由于女性不同的胸部形态,其在大小上的差别,在设计的整体过程中对于撇胸款式的选择与撇胸量的选择存在着差别。撇胸的实际作用是能够满足衣服设计的合体设计,并且在前身全省中获取到更多的省量。
(二)撇胸与胸凸量的关系
所谓撇胸,就是在设计过程中以“省道”的形式来解决由颈肩部至胸部所出现的倾斜问题。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撇胸的表现形式,可以试着将胸凸量转移至前中心线位置上。不过在“胸省”转移到前中线位置上的过程中,由于女体胸凸量大小与中心线至胸高的距离并不能够完全确定,并且胸沟的深浅情况也不同,就会使得转移的过程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在理论基础上,“胸省”围绕BP点有着全方位360度转移的操作空间,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并不会把“省道”转移到前中线位置上,除非是特定的款式与制作要求,并且在女体胸沟的影响下,胸凸量的大小对于前中线位置的确定所产生的作用是很小的。
(三)颈部的横截面特点
通常情况下,人体颈部前面都相对较圆,而面较平,并且颈侧较宽。对于女性特有的身体特征,女性的颈部相对更加纤细、显长,并且女性的喉骨位置相对较高,微微隆起但是并不明显,喉骨的横截面整体会呈现出扁圆的形状。
二、翻驳领的结构研究
(一)驳领的结构分析
翻驳领,是一种开放式的领型,其组成的部分包括领面和领座、驳头、翻折线等部分。
驳头的设计非常关键,设计上的长短与宽窄直接影响着翻驳领造型的整体感觉,是外观体验中的重要部分;参照衣身造型扣位与叠门线的交点确定驳口起点,驳口线就处于驳口起点与翻折点之间连接的部位。再确定了驳头的基本设计造型后,要画出详细的驳头外观形状以及驳头的宽度,从而进一步确定串口线的倾斜角度,以串口线为出发点进行延伸,通过衣体的颈间点,并找到领里线,最后再确定领里的深度。
(二)翻领基本结构研究
翻领领下口线和领外弧线、领座宽和领面宽及产生的后领倾倒量是结构的关键。并且,在翻领结构的研究中,颈部下端和驳头的驳口线是翻领设计的主要方面。
(1)翻领的结构原理。由人体结构学内容和几何学的内容可以推导出具有极强应用效果的翻折角度公式,翻折角度公式的内容为:(a+b):2(b-a)。在翻领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在领口位置假设出一个领基圆,再通过驳口点作为领基圆的切线,从而得出驳口线。
(2)依据贴合颈部形状与驳头关系得出领子的基本结构的原理。通过前文对于驳头结构的研究,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串口线与驳口线进行准确的定位,尝试性地划出驳头的简单结构与轮廓线;然后再确定串口线的倾斜角度,通过串口线与颈肩点找到领里线,再通过领弧线的长度,进一步确定出领里的中心点;最后依据造型的需要来设计驳头缺与领缺,模拟领角的角度,并画出一条直线与后外领垂直线,最后以两根直线的弧切线画出外领口弧线的位置;同时确定出领座高及翻宽尺寸和符合造型的领缺。
(3)依据领子与颈部的贴合关系完善翻领。结构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并且设计师是用平面规划来对立体结构进行解读、表达的过程。在修改过程中,一旦增量或者去量,都会引起立体结构的大范围变化,造成服装在造型上的损失,所以对于设计的补整是整体结构设计必不可缺的步骤,制图也经常会出现多次修补的情况
三、结语
领部结构和造型设计是服装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结构设计过程与制图的方法决定着整体设计的成败。随着潮流的发展,服装设计感越来越重视简洁化,服装结构的设计也需要进行细致分类化、专业化与区别化,从而提高服装高级制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经熊,吴颖,李高峰,最新时装配领技术第三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蒋锡根.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母型裁剪法[M].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3]三吉滿智子.服装造型学——理论篇[M].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教科书出版部,2002.
[4] 刘咏梅.服装结构平面解析——基础篇[M].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