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某农村社区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

2013-11-18余宁生黄宣银张雪丽李清金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3期
关键词:秩次自测健康状况

余宁生 黄宣银 张雪丽 文 红 王 丹 李清金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躯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身心要达到一个和谐状态。以往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社区人群,对于西部农村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还十分有限,因此调查农村社区人群的身心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非常必要。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RHMS)是许军等[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及文化背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筛选自测健康评价指标研制的,本研究采用SRHMS 对绵阳市游仙区农村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绵阳市有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游仙区为农村研究社区,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首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两个乡镇,然后在两个乡镇中各抽取6 个社区或村作为研究现场,最后,根据各村人口比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6 个社区或村的居民。纳入标准:①年龄14 岁以上;②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有严重躯体和(或)精神疾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共2050 人,发放调查问卷2050 份,收回有效问卷2023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7%。其中男性1167 人(57.7%),女性856 人(42.3%);汉族1935 人(95.6%),其他民族87 人(4.3%),1 人未填民族;年龄14~89 岁,平均年龄(50.00 ±14.13)岁;已婚1621 人(80.1%),其他402 人(19.9%);文盲209 人(10.3%),小学737 人(36.4%),初中795 人(39.3%),高中及中专182 人(9.0%),大学61 人(3.0%),研究生及以上3 人(0.1%),36人未填受教育程度;在职754 人(37.3%),离退休57 人(2.8%),无业失业半失业783 人(38.7%);家庭妇女370 人(18.2%),全日制学生57 人(2.8%),2 人未填工作状况;农业劳动者1172 人(58.0%),个体经商者86 人(4.2%),产业工人或体力劳动者117 人(5.8%),公务员或机关工作人员21 人(1.0%),军人或警察14 人(0.7%),专业技术人员60 人(3.0%),农民工487 人(24.1%),机关企事业管理者3 人(0.1%),一般公务员28 人(1.4%),从未工作过19 人(0.9%),其他14 人(0.7%),2 人未填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收入0~120000 元/年,中位数800 元/年;有宗教信仰553 人(27.3%),无1469 人(72.6%),1 人未填有无宗教信仰。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①自编人口学基本信息表,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②SRHMS,由48 个条目组成,包含3 个分量表10 个维度,涉及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SRHMS 采用模拟线性评分法,每个条目下面给出一条10cm 长的线,由受试者在自己认为适当的位置划上标记,从而进行定量化测量。评分值越高,健康状况越好[1]。

1.2.2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调查员为经过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生,由村医生通知被调查者到村卫生院,在其专门的一间办公室里,调查员统一指导填写问卷。个别偏远者,采取入户的形式进行调查。整个调查过程中调查员不得诱导调查对象偏向于选择某些答案,所有被调查对象均在15~20 分钟内独自完成问卷。

1.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Mann-Whitney 检验、Kruskal-Wallis 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SRHMS 评分比较 Mann-Whitney 检验显示,不同性别组的生理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平均秩次比较结果显示,女性的生理健康(1049.98)高于男性(984.14);不同性别组的总分、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不同年龄组SRHMS 评分比较 不同年龄组SRHMS 生理健康、社会健康评分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SRHMS 评分比较(平均秩次)

多重比较显示,青年组(1 组)与中年组(2组)的四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青年组与老年组(3 组)、中年组与老年组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及量表总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秩次比较显示,青年组>老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见表1,2。

表2 组间两两比较

2.3 不同民族SRHMS 评分比较 不同民族组的社会健康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秩次比较显示,汉族居民组平均秩次(1017.12)高于少数民族居民组(886.54);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及量表总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4 不同婚姻状况SRHMS 评分比较 Kruskal-Wallis 检验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组的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 <0.05)。量表总分、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多重比较显示,未婚组与其他组(同居,离异,丧偶)的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婚组与已婚组,已婚组与其他组的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秩次比较:未婚组(1103.25)>已婚组(990.24),其他组(1095.19)>已婚组(990.24)。

2.5 不同受教育程度SRHMS 评分比较 不同受教育程度组的量表总评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3。

表3 不同受教育程度SRHMS 评分比较(平均秩次)

2.6 不同工作状况SRHMS 评分比较 不同工作状况的量表总评分、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不同工作状况SRHMS 评分比较(平均秩次)

2.7 不同职业SRHMS 评分比较 Kruskal-Wallis 检验显示,不同职业组的量表总评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7.41~11.63,P >0.05)。

2.8 不同收入SRHMS 评分比较 除生理健康评分外,不同收入组的量表总评分、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不同收入SRHMS 评分比较(平均秩次)

2.9 有无宗教信仰SRHMS 评分比较 两组间的社会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秩次比较显示,有宗教信仰组的平均秩次(1038.96)高于没有宗教信仰组(1001.16)。量表总评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 论

绵阳某地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测健康量表评分在性别、年龄、民族、婚姻、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经济收入、宗教信仰方面存在差异(P <0.05)。具体地讲,女性的生理健康状况优于男性,四川地区的农村女性很多在家照顾家庭,而男性更多在外打工,大多是做一些体力劳动,所以女性的生理健康更优于男性。

本研究显示,老年组的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评分比中年组和青年组均低(P <0.05)。有研究表明,个体对疾病的敏感性和关心程度与自测健康存在负相关,且自测健康与社会健康和角色功能(返回工作岗位、疾病恢复等)存在关联[1]。老年人的疾病抵抗能力和活动能力在不断下降,患有慢性病的情况普遍存在,其客观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测健康水平高低,所患慢性病的种类越多,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就越差,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自理能力是健康的重要标志[1]。但是在心理健康的得分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间并没有差别,这与张婉奇等[2]关于北京地区的农村社区居民自测健康的分析研究不同,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四川地区居民历来生活比较悠闲,农村乡镇上有很多茶馆,常常爆满,大多数是老年男性,老年男性聚在一起喝茶打牌,很多老年女性在家中做家务带小孩,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很充实,也很难出现负性情绪、失落感和无意义感。青年组和中年组SRHM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四川农村地区的少年很多在9年义务教育以后就辍学去打工,然后一到了结婚年龄就开始结婚生子,所以在很早就承受了同中年组一样的生活、工作、家庭压力。

不同婚姻状况对自测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已婚组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及总评分均低于未婚组和离异、丧偶、分居居民组(P <0.05),自测健康状况较差。与北京地区农村社区自测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四川农村地区的收入低有关,结婚后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而生活事件与自测健康关系的研究则表明,生活事件会通过影响个体情绪和心理的平稳进而造成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失调[3],引发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4]。也可能与家庭结构有关,四川农村地区常见家庭结构为一个大家庭内同时存在几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间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一些争执,同时要与一个家庭中不同的人共同相处,难免会有摩擦。

研究生、大学生及高中生的自测健康情况较好,文盲的自测健康最差,随着学历的升高,自测健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邱芬等[5]对个体自测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学历是健康的保护因素,学历越高的人健康自评越好。

在工作状况方面来看,离退休人员的自测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和自测健康量表总分得分最低,相应的健康状况最差。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在躯体功能、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均不断下降。在职人员的各项得分最高,健康状况最好。在职业类型方面自测健康各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四川农村地区各个职业类型的工作、生活、家庭方面的压力相差不大,这与四川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6],大多数人下班后会有更多的释放压力的方式,如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等娱乐方式。

本研究显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500 元的个体自测健康最差,2500 元以上者自测健康状况最好。提示,在四川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越高身心越健康,在四川农村地区要重视对于低收入人群的心身健康的保障工作。

本研究显示,汉族组、有宗教信仰组自测社会健康评分分别高于少数民族组和没有宗教信仰组(P <0.05)。少数民族在当地人数较少,可能更多的受到社会区辨作用影响,导致其自测社会健康劣于汉族组,确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7]。

综上所述,绵阳某农村社区女性的身心健康状况优于男性,老年人、已婚者、退休人员身心健康状况均较差,汉族、收入2500 元以上者身心健康好于少数民族和其他低收入人群。绵阳农村社区各项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应充分考虑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性别、民族、宗教信仰的差异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因为在四川农村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而所抽取的样本多为中老年,其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尽管做了大量解释工作,但部分中老年人对一些测试项目的理解仍可能出现偏差。

1 雷鹏,徐玲,吴擢春.中国居民自感健康与常见慢性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417~418.

2 张婉奇,杨凤池,朱梅芳,等.北京市农村社区居民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分析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081~1085.

3 胡山山,王洁,王雪,等.老年人自测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06~608.

4 涂阳军,郭永玉.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52~655.

5 邱芬,曹乾,蒋露露,等.个体自评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7):746~748.

6 吴俊林,李跃,任蓉,等.汶川地震3 年后某重灾区干部焦虑抑郁状况及应对方式[J].四川精神卫生,2013,26(2):72~75.

7 许军,赵静波,罗乐宣,等.生活事件对深圳市民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9):730~731.

猜你喜欢

秩次自测健康状况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知识点自测
非整秩次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工作效率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非整秩次WRSR
基于Weibull分布的高速自润滑关节轴承可靠性分析
中年教师健康状况及体育参与行为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2009—2010赛季CBA各队攻防能力的分析
一年级上册10月学习能力自测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